“携手•传承•创新”美术特色课程送教下乡活动心得

周静

<p class="ql-block">  本学期工作室的第一次活动,便是给三亚市立才学校送教下乡。这所学校距离三亚市有30多公里路程,一路上风景优美,充满生机,远处的群山环绕在一片片浓雾之间。学校里的老师和学生们也格外善良朴实,宋教导热情又有责任心、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笑脸,都令我历历在目。<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给乡村学校的孩子带去好玩的美术课,还有幸听到了很多优秀老师的课,确实是一件既有意义又难忘的经历。</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也上了一节不怎么满意的课,<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尤其是看了其他老师精品课,</span>想起来还带着很深的羞愧感。报课后施老师给我打了两次电话说选了我课要我好好准备,我却把它当成了一项任务,准备匆忙,没有多少自己的思考,更别提深入钻研了,留给自己琢磨的时间很少,事实证明课上的我完全乱了阵脚,逐字稿没有记熟练,课件也不完善,课堂不够灵活,任务单并没有发挥出来太大的作用,好在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在短短20多分钟完成了作品。下课后我一直刻意躲避施老师的眼睛,不想她失望,施老师本来就是一个富有大爱能给予别人爱心劝慰的有智慧的导师,但我总觉得辜负了她的期待。一直在想,我是不是已经好久没有明显的进步了,那其实,没有进步的我,就是在退步,所以上这节不怎么满意的课让我看到了自己的状态和不足,更清晰地感受到自己与其他美术老师的差距。</p> <p class="ql-block"> 印象很深的几节课:张江丽老师的《花手帕》、朱暖娥老师的《视觉中的红屋顶》、赵莹老师的《奇葩建筑师—高迪》、杜馨老师的《千姿百态的帽子》,这几节课我印象特别深,<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她们都做到了</span>设计新颖,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教学目标也基本达到。这几节课的共性是她们把每个内容都说的很详细,知识点结合案例分析特别容易理解,老师在教学时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善于运用简单直观的语言和词语解释孩子们听起来比较抽象的概念,课堂效果特别棒!<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实践环节,也真正让学生体验到课堂的有趣,在玩中学,学中玩,给这所学校的学生们带来的好玩的美术课。</span></p> <p class="ql-block">  记得施老师之前说过“她不仅把教师看成自己的职业,更是自己的事业”,教师是我喜欢的职业,也是我努力考上的工作,接下来要去主动努力,先从一个“小目标”开始,把每一节课都上到自己满意,不要把每一项工作都当成任务去完成,而是发自内心的主动地去享受过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