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安乐井小学9月教研活动

赵蕊

<p class="ql-block">  为促进我校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我校在9月进一步对新课标与小学课堂教学基本标准的学习后,有计划的开展了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邢河恩老师所执教的五年级上册部编版的《搭石》一课,课前导入邢老师以为提问的方式带领同学自行总结了默读的知识要点作为作为指导,让学生带着问题“什么是搭石?”展开了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个别回答与关键词填空对“搭石”进行了解释,并引导学生总结本段落中心思想——话搭石。</p> <p class="ql-block">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p> 摆搭石 <p class="ql-block">  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从关联词感受到老人们的淳朴、善良、为他人着想的品质。“无论……只要…一定……直到……才……”。这个场景也暗示着搭石对家乡人们的重要性。</p> 走搭石 <p class="ql-block">  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共同研究了两处“走搭石”的暖心小场景。</p> <p class="ql-block">  来往的行人协调有序的走搭石,形成一副和谐的人文美的画面。此处邢老师将“食堂内有序排队就餐”美好愿景进行了表达,加强了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家乡的人们偶遇过溪,会进行闲谈,充满人情味,年轻人更是将背老人过河看成理所当然的事情,同学们深深的感受到家乡人尊老爱幼的良好品质与传承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深深感染着学生们。</p> 赞搭石 <p class="ql-block">  一排排的搭石,仁人走,任人踏,同学们深深感受到搭石是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邢教师适时提问,他真的只是在赞美搭石吗?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借搭石实际在赞美家乡的人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此方法为借物喻人。</p> <p class="ql-block">  课后语文教研组长华姣老师积极组织教师进行了评课议课,老师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讲解。肯定了作为年轻老师的优势制作精美ppt、活动形式多样,值得我们学习。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p><p class="ql-block">1.过度的依赖ppt,被ppt牵着鼻子走,不利于课堂的生成性。</p><p class="ql-block">2.注意时间上的分配,在第一部分“话搭石”花费过多的时间,而在后面体会搭石的人文美景时略显的仓促,没有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情景,让学生更好的进行感悟。</p><p class="ql-block">3.慷慨激昂与娓娓道来相结合,感受语文课中的语言文字美、情景美。</p><p class="ql-block">4.加强鼓励性、引导型的评价语。课堂中教师评价语偏少,若加以鼓励课堂氛围会更好。</p> <p class="ql-block">  此次教研活动,及时反馈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调整与改进教学工作,共同促进、共同成长。</p>

搭石

学生

老师

教师

教研

家乡

同学

感受

课堂

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