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花开金秋季,同心掬得满庭芳——长桥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展语文电子备课课前研讨

<p class="ql-block">  业精一分汗千滴,爱心一颗花万朵。教学教研亦如是!为了进一步夯实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优化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2023年9月27日,长桥乡九年一贯制学校语文教研组迎来了本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研讨内容为三年级上册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电子备课。</p><p class="ql-block"> 本次研讨活动以电子备课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教学设计为蓝本,各位老师围绕“学习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展开了交流讨论。</p> 一、研讨教学目标 <p class="ql-block">  各位老师首先对教学目标的设计进行了肯定: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接下来,黄苑希老师提出:《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分为两个课时授课,第一课时应主要解决生字以及了解课文内容,教学目标中的“知道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看到了什么,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可以去掉,作为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p> <p class="ql-block">  周绪远老师则认为,教学目标中写“理解课文内容”这一说法不够恰当,应改为“了解课文内容”,其他老师纷纷表示同意。</p> 二、研讨教学过程 <p class="ql-block">  教学过程是一篇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设计的优劣,往往也就决定着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只有优化的教学活动过程,才能充分实现教育目标。所以,各位老师在研讨中针对教学过程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p><p class="ql-block"> 吴楠老师首先提出:本课为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应该适当花时间加入对单元导读的讲解,让学生对本单元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进行简单了解。</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是对导入环节的研讨,黄苑希老师认为:谈话导入中提到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这一设计不太符合本校学生的学情,乡下学生大多阅读较少,让同学们讨论这个问题可能会出现“冷场”的情况。所以可以把“谈话导入”改为“视频导入”,通过播放《卖火柴的小女孩》动画片激发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p><p class="ql-block"> 黄苑希老师还针对导入环节的最后一步“引导交流”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这一问题常用在平时的课题导入中,但是往往在提出这个问题后,大部分学生都不能提出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从而使课堂偏离主题,所以该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对课题提出质疑呢?</p> <p class="ql-block">  魏晓初老师根据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答:可以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先根据课文内容想好要提的问题,并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对学生进行引导,即可让学生提出紧扣课文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之后是对教学过程第二环节“介绍作者,了解童话”的研讨,老师们纷纷认为,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不需要对作者有太深入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  罗毅强老师则针对这一环节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说说童话的特点”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直接说特点可能比较难,可以引导同学们通过课文插图以及导入时播放的视频来总结。</p> <p class="ql-block">  最后是对“初读感知”环节的研讨,杨武生老师提出,既让学生听范读又让学生自读,然后再讲生字可能会让学生觉得疲劳,可以先让学生自读,再讲生字,之后再听范读了解课文内容。</p> <p class="ql-block">  各位老师对教学设计内容研讨完毕后,邱桂明副校长对本次研讨进行了总结。并且还提出,课前研讨虽然只研讨一篇课文,但在研讨中所学到的却不能只局限在这一篇课文中,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们在二次备课时应该多加思考,规避错误,把每堂课都上精彩。</p> <p class="ql-block">  良好有效活动的展开,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实践教学理念、锻炼自我、展示才干、交流学习的平台,使我们在教学方面得到了磨练、提升、成长、切实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p><p class="ql-block"> 教育学生,耕耘课堂,是一个漫长而美好的过程,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更是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倾尽全力要到达的目标。相信长桥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全体语文老师会以集体备课为契机,共同研究、共同商量、共同讨论、共同进步,努力创造语文新篇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长桥乡九年一贯制学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3年9月28日</p><p class="ql-block">编辑:吴楠</p>

教学

研讨

学生

老师

课文

课文内容

备课

导入

语文

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