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中秋情 快乐中秋节”金翔幼儿园中班组中秋活动

小王子快快长大

<p class="ql-block">  秋风过户,送来诗意的联想;明月相照,迎来绝美的笑靥;碧水环绕,迎来真纯的祝福。</p><p class="ql-block">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中秋节,感受中秋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丰富生活经验,云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金翔幼儿园中班组在中秋节来临之际开展了“浓浓中秋情,快乐中秋节”主题活动。</p> <p class="ql-block">  通过开展“浓浓中秋情,快乐中秋节”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等,感受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p> 认识中秋节 <p class="ql-block"> 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二十四节气"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而来。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中秋节庆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不过由于历史发展,后来历法融合,使用阴历(夏历),所以将"祭月节"由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p> <p class="ql-block">  老师给小朋友们一一介绍了中秋的来历后,小朋友们纷纷说道,自己还知道中秋节的习俗有:赏月、吃月饼……</p> <p class="ql-block">  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一切活动均围绕着月亮这一主题,吃月饼、拜月、供兔儿爷等,在汉代已普遍崇拜月亮,古代帝王祭祀太阳,也祭祀月亮。北京的坛为祭月的建筑,月饼象征着全家团圆之意,这种象征明代已经开始。</p><p class="ql-block"> 农历八月十五,恰处一年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是夜,月亮圆而亮。东晋时,在隶属于南京的牛渚(今采石矶),高士谢尚、袁宏于中秋之夜泛舟江上吟诗赏月,故而有了"牛渚玩月"这一佳话典故,且对中秋赏月的形成影响颇大,至宋代,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明清以降至民国时代,中秋节成为盛大节日,解放后,民间仍盛行中秋赏月、吃月饼、点花灯、吃团圆饭等。</p> 诗歌朗诵 <p class="ql-block">  小朋友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每周五经典诵读里学习了</span>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正值中秋,诗人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p> 制作灯笼 <p class="ql-block">  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制作灯笼的一系列材料,分步骤制作灯笼:撑起灯笼、选择自己喜欢的贴纸拼贴、把漂亮的贴纸贴到灯笼上。小朋友们开始动手操作了😁</p> <p class="ql-block">  看我们制作的灯笼漂亮吗?</p> <p class="ql-block">  本次中秋节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增强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了孩子们的文化自信!</p><p class="ql-block"> 值此中秋佳节,全体中班组老师祝大家:中秋快乐!</p>

中秋节

中秋

灯笼

小朋友

月亮

习俗

赏月

传统

月饼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