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还没去过广东,还没去过顺德,然而,这一切,并不妨碍我们来探一探这家号称顺德美食的“大洗”饭馆。什么叫“大洗”?沿着楼梯拾阶而上,无论是墙壁上的店招,还是迎面而来位于二楼的饭馆大门与门口放着旧皮沙发的排位区,都颇有在九十年代港片中能常常见到的那种茶餐厅、麻将铺以及桑拿店的装修风格——原来,“大洗”的招牌菜就是桑拿鱼、桑拿鸡,食材犹如做桑拿,这就是“大洗”的意思——这般命名方式,实在耳目一新。</h1> <h1> 点菜时,先老老实实请教服务员这桑拿鱼、桑拿鸡都怎么个吃法,哦,原来是在一锅汤上放置蒸格,鱼与鸡等食材放蒸格上蒸熟,加蘸料。待菜吃到尾声,还可以喝汤或者用汤煮粥吃。此外,饭馆菜单上还有粤式小炒、点心等可选。考虑到只有三个人,便选择了两人套餐,包括无骨鸡肉、去刺鱼肉、桑叶芽、胜瓜、素菜拼盘及小吃避风塘鱼骨,再另外单点了小炒避风塘脆皮豆腐、桑拿黑虎虾滑,汤锅则是在滋补鸡汤、白果鸡汤、大洗菌汤、特色鱼汤中选了菌汤——后来吃到尾声时发现,份量掌握得刚刚好,说明点菜的人预算管控水平高——自我表扬一个。 </h1> <h1> 下面说说菜单与菜品端上来时给人的感受。一是感觉广东人和江浙人差不多,做事比较精细。且看菜单上对桑拿系列的菜品都是详细标注了克数的,如素菜拼盘就详细列明有鲜虫草花50克、桑叶芽70克、秋葵50克和娃娃菜100克。二是待蒸的食材摆盘都很漂亮,每样主菜下都垫着不同的蔬菜。无骨鸡肉垫的是桑叶芽,去刺鱼肉垫的是胜瓜,黑虎虾滑则是与西兰花相配。按照这个规律,好奇地再深入了解下别的桑拿菜的配菜——哦,原来牛肉是与秋葵相配,郡肝、鸡肾、牛舌、墨鱼仔等都是与虫草花相配。三是管中窥豹,因为点菜初步了解了广东人喜欢好彩头的习俗。瞧这胜瓜,初看名字自然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但一看盘中模样,再查查资料便立马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丝瓜嘛——不过确实和四川夏天市场上常见的那种丝瓜还有略有一点差异的,也许是品种的原因。至于为啥叫胜瓜,原来是因广东话中丝与输近音,故取输的反面命名为胜瓜。哈哈哈,这么一看,人家这忌讳虽让外省人有点匪夷所思,但这命名方式还是很有正能量的。“你说我要输。不,我偏要赢给你们看看!”</h1> (无骨鸡肉和桑叶芽,桑叶芽很好吃) <h1> 蘸料台上十几种小料,自由选择。选择了沙茶酱、蒜泥、香菜,服务员好心来提醒需要加点油才好,我说不,就喜欢吃“干碟”——这是把四川人吃火锅时油碟干碟的选择偏好又挪到人家这来了,哈哈。事实证明,这样不按章出牌搭配的蘸料味道还不错,至于点的三样用作桑拿菜的鱼、鸡、虾滑,个人最喜欢的是鱼,而配菜中最喜欢的是第一次吃到的桑叶芽。还开玩笑说,这可是来当一次蚕宝宝了。</h1><div><br></div><h1> 接下来,作为一个系列的避风塘脆皮豆腐和避风塘鱼骨都是走的香脆路线,很是好吃。在一顿饭吃到末尾时又加了一份顺德毋米粥之鱼肉粥,但个人觉得有点偏咸——毕竟是加在汤锅中煮粥,加上人的口味本来就会越吃越咸,这也难怪。因此,下次来应该不是会点粥吃了,就点店里的白米饭就好。不过后来好奇查找了一下顺德毋米粥的做法,讲的第一道工序就是“用广东的大米,放入净水中浸泡,再放入适量的油、盐,搅拌均匀,浸泡30分钟以上,让油、盐与米粒混合,发生微妙的变化……”这么看来,这是本身就带盐味的粥了?</h1> (避风塘鱼骨) (避风塘脆皮豆腐) (煮粥进行时) <h1> 末了说结账。咦,刚才到旁边去接电话的同事笑嘻嘻跑回来,问我,“姐,你什么时候把账都结了?是扫的桌上的码(结的)吗?”我当然是万分诧异,没有啊,我还没去结账啊。哦……于是两个人齐齐把目光投向刚刚说去上卫生间那个同事的座位——“可是刚才明明看着她是往卫生间去了啊,没去前台那啊……”又是一个百思不得其解。最后答案揭晓,这是在刚进店我正忙着点菜时,这位小同事借去上卫生间先去前台给了钱——让吃完后多退少补。还有这样诚意抢买单的人,真的是,真的是,防不胜防啊,明明说好我请客的。这番互相买单的小插曲,恰好证明了店家墙上的一行广告词:大洗之味,小喜之时——吃饭,果然要和搭调的人一起吃,吃的就是这么一个“小喜之时”。</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