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春雨工程”盘锦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边疆行侧记</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b><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主题词:春雨工程 文化润疆 送文化 种文化 兴文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我的和布克赛尔</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春雨工程”盘锦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边疆行侧记</span></p><p class="ql-block"> 李玲</p> <p class="ql-block"> 2023年8月15日早6点,在市文化馆门前,一辆标着“双兴客运”的大巴车,满载艺术作品和创作器具——“春雨工程”盘锦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边疆行的12名队员,打起行囊蓄势待发,即将开启一项史无前例的“文化润疆”行动,他们是:赵世杰、刘仁、刘杰、史维静、李玲、史洪斌、吕寒冰、于兴军、耿文飞、王伟、王德壹、桑兆丰。此项活动是盘锦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依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民委印发《“春雨工程”——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边疆行计划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实施“文化润疆”计划,推动优质文化和旅游资源以志愿、公益的形式向边疆民族地区流动,实现从“送文化”到“种文化”再到“兴文化”,助力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p><p class="ql-block"> 此行的目的地是盘锦市援疆对口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逐梦前行,只为心中的和布克</b><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赛</b><b style="color:rgb(237, 35, 8);">尔</b></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次充满荆棘充满期待的旅行——和布克赛尔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地处塔城、克拉玛依、阿勒泰三地区中心,北与阿勒泰、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交界,东西最长210公里,南北最宽207公里,平均海拔1200米。 行政区域面积30600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为51325人。这里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为塞种人、乌孙、匈奴等古民族的游牧地,西汉时期属乌孙国。东汉三国时期因西域天山南北诸国互相攻伐合并,县境归入车师后国……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4月,成立和丰县人民政府;1954年9月10日,成立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区(县级);1955年2月,改称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隶属塔城专区。</p><p class="ql-block"> 盘锦至和布克赛尔近5000公里的距离,中途要经过长达600多公里的荒漠无人区,面对茫茫荒漠和肆虐无情的沙尘暴,为了赶时间,队员们的早餐和午餐都要在车上解决——面包、矿泉水、火腿肠是主食,八宝粥、黄瓜竟然成了人们的“最爱”。</p><p class="ql-block"> 著名油画家、年近70的赵世杰老师感叹道:“第一次乘坐大巴车去新疆,把下半辈子的车都座完了,但这是一次无悔的旅行,文化援疆是盘锦艺术家牢记初心使命、坚守文化自信的神圣职责!”</p><p class="ql-block"> 著名摄影家刘杰老师说:“去过和布克赛尔,结交了巴图等一些玩摄影的朋友,在巴图的引导下我获取了大量珍贵的资料,我们始终保持着联系,和布克赛尔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太想念那里的朋友了。”</p><p class="ql-block"> 据领队刘仁介绍,本次活动充分体现“盘锦和布克赛尔一家亲,文化志愿心连心”的工作理念,以盘锦市文化馆美术、书法、摄影专业人才队伍为核心,招募专业文艺工作者、群众文艺带头人、民族文化工作专业人才等作为文化志愿者,包含美术、书法、摄影、文学、数字媒体专业,在和布克赛尔分别开展艺术理论培训和辅导,美术、书法艺术家现场写生创作,各门类学员与艺术家现场交流互动,共同体验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无穷魅力。</p><p class="ql-block"> 这也是全体队员的共同心愿,不论路途多么艰难,有爱陪伴,无所畏惧。同行的著名诗人史洪斌感慨作诗:</p><p class="ql-block">乱山无语绿云稠,</p><p class="ql-block">猎猎长车碾晓秋。</p><p class="ql-block">壮士昔曾驱寇虏,</p><p class="ql-block">男儿原不为封侯。</p><p class="ql-block">关河冷月三千载,</p><p class="ql-block">白日悲风百二州。</p><p class="ql-block">却道行囊多画笔,</p><p class="ql-block">不知身在画中游。</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文化润疆,盘锦和布克赛尔一家亲</b></p> <p class="ql-block"> 8月19日晚,经过5天的长途跋涉,盘锦文化志愿服务队顺利抵达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两地时差近3小时,人们风趣地说,在盘锦还没有睡醒就喊你吃饭,来到和布克赛尔太阳总是高高的,咋还不吃饭?尽管如此,艺术家们不顾旅途劳累,第二天就来到和布克赛文化馆,以“送文化”“种文化”“兴文化”为主题,有条不絮地开展各门类的艺术理论培训讲座和辅导,并先后到江格尔宫、古城遗址、胡杨林、龙脊谷等地采风,激情写生创作。</p><p class="ql-block"> 8月20日,史维静、王伟的书法理论讲座,结合碑帖讲解不同时期的书风,具体结合作品进行点评,现场和学员交流。</p><p class="ql-block"> 8月21日,刘杰的摄影理论讲座《理解湿地》,用图片助推地域文化的推介和传承,交流盘锦湿地风光图片的拍摄与呈现。</p><p class="ql-block"> 8月22日,史洪斌的文学理论讲座《中国古典诗词之美》,根据自己亲身的创作经历,讲述诗词格律方面问题,并和学员们探讨在诗词创作以及欣赏诗词上的一些心得。</p><p class="ql-block"> 8月23日,王德壹的数字化新媒体理论讲座,以设备采购与使用视频创作入门、新媒体平台分析帐号创建运营维护、项目分析帐号创建供应链解读运营维护、优秀作品分析对标帐号分析等入手,与观众互动答疑。</p><p class="ql-block"> 8月24日,吕寒冰的美术理论讲座,结合自身创作实际,讲述如何从生活题材中挖掘出符合艺术规律、符合审美秩序的画面构成。</p><p class="ql-block"> 期间,赵世杰、刘仁、史维静、吕寒冰、王伟、耿文飞等艺术家现场进行美术、书法创作,令观看学员叹为观止。摄影家于兴军跟踪拍摄记录,电影人王德壹、桑兆丰拍摄短视频及时进行新媒体报道。</p><p class="ql-block"> 和布克赛尔文化馆馆长额尔齐木,先后两次来过盘锦,他多次接待过盘锦客人,这一次新朋老友相聚,他激动地说:“非常感激盘锦艺术家们‘雪中送炭’,由于条件所限,馆里的各项培训业务相对滞后,这次来和布克赛尔的艺术家规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对和布克赛尔的文化事业一定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艺术家们克服语言沟通困难等各种不利因素,根据学员基础条件不一,因地制宜改变教学方案,与学员们现场互动,其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p><p class="ql-block"> 来自莫特格乡文化站的哈萨克族学员古丽那尔和查干库勒乡文化站的蒙古族学员乌仁其米格是好朋友,她们表示,第一次听到如此高规格的书法讲座,听完史维静老师和王伟老师的讲课受益匪浅,知道以前自己走了许多弯路,更加明确了以后努力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一位叫于团的汉族学员说:“我曾经是兵团的一位老师,退休以后在家开办了个少儿书画培训班。以前很少接触美术、书法大师,这一次不仅满足了心愿,在业务上也得到了提高,今后能够更好地服务边疆人民。”</p><p class="ql-block"> 一位叫马鹏辉汉族学员是一位国家西部计划志愿者,毕业于河南省商丘师范学院,现就职于和布克赛尔县公安局巡逻防控大队,这次是单位派他来听文学讲座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文字写作水平。听说还有美术、书法、摄影、数字媒体讲座,马鹏辉高兴极了,他说自己在学校学的就是美术专业,也曾做过画家梦,他表示一定要坚持听完全部课程,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文化盛宴,掀起和布克赛尔文化艺术新潮</b></p> <p class="ql-block"> 8月26日,作为“兴文化”的具体体现,由辽宁省盘锦市援疆工作队、盘锦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中共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委员会、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人民政府为主办单位,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文化旅游局为承办单位,盘锦市文化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文化馆为执行单位的“春雨工程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边疆行”——和布克赛尔.盘锦美术书法摄影作品交流展在和布克赛尔文化馆隆重开幕。展出的115幅作品充分体现两地地域风貌、人文、经济发展和民风民俗秀丽风光。</p><p class="ql-block"> 开幕式由辽宁省盘锦市援疆工作队副队长、和布克赛尔县委常委、副县长遇守航主持,和布克赛尔县人大、政协及相关单位领导参加并观看展览。和布克赛尔县县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宣布交流展开幕。</p><p class="ql-block"> 在开幕式上,盘锦艺术家现场捐赠原创画册、散文集、诗集、专业短视频辅导书和《红海滩长卷邮票》、书法、美术作品:</p><p class="ql-block">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市文化馆馆长、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刘仁,捐赠画册《画说盘锦》。</p><p class="ql-block">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刘杰,捐赠红海滩长卷邮票。</p><p class="ql-block"> 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李玲,捐赠原创散文集《走过那片芦苇荡》。</p><p class="ql-block"> 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史洪斌,捐赠原创诗集《时光草图》。</p><p class="ql-block"> 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微电影研究会常务理事、辽宁省电影家协会理事、市电影家协会原主席王德壹,捐赠《专业导演教你拍好短视频》。</p><p class="ql-block">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共盘锦市文化馆支部书记史维静,捐赠书法作品,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p><p class="ql-block">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大洼区书法家协会主席王伟,捐赠书法作品,内容是“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辽宁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双台子区美术家协会主席、辽河国画院院长耿文飞,捐赠中国画《秋日向阳开》。</p><p class="ql-block">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常务副主任、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赵世杰,代表盘锦一行捐赠特别为和布克赛尔创作的中国画《锦池和风》,由史维静题字,史洪斌作诗:“西风吹老古城尘,万里征途豁眼新。酒未倾杯人已醉,和丰盘锦一家亲。”充分表达了盘锦艺术家对和布克赛尔人民的深情厚谊。</p><p class="ql-block"> 和布克赛尔是江格尔的故乡,在英雄史诗《江格尔》中记载了江格尔大汗和12位勇士的故事,本次来自盘锦的文化志愿者,恰好是12位应了12勇士之数,显示了此次交流展冥冥天意和两地人民的缘分。特别是来到英雄的故乡进行文化志愿服务,这里独特的风土人情,美轮美奂的史诗传说以及别具一格的古迹地貌,都给艺术家们心灵以极大的震撼,并成为日后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p><p class="ql-block"> 和布克赛尔文化馆副馆长克西格说:“近年来,盘锦和和布克赛尔的文化交流比较密切,这次交流展是和布克赛尔县有史以来规格最高的一次综合展事,体现了新时代文化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的决心,更体现了党的援疆政策对我们边疆人民的厚爱。”</p><p class="ql-block"> 开幕式后,身穿民族服装的和布克赛尔人像过节一样兴高采烈地涌进展厅。在展厅门口,一对衣着休闲的汉族老年夫妇格外引人注意,老两口来自贵州省攀枝花市,是来和布克赛尔旅游的,看完展览,格外激动,连声说:“太好了!太好了!红海滩、美丽雪乡、辽河油田,盘锦的变化真是天翻地覆呀!”原来,30年前他们曾经在盘锦“九化公司”工作过,至今还与盘锦的老友们保持联系,这次意外的“偏得”,勾起了那些温暖的回忆,也加快了他们要“荣归故里”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文化交流,盘锦和布克赛尔的温暖牵挂</b></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蒙古族、哈萨克族、汉族和睦相处的边陲要塞。国家“春雨工程”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边疆行盘锦12位艺术家的到来,不仅推动了和布克赛尔与盘锦的艺术交流与合作,也将大幅度提升和布克赛尔文化艺术氛围和知名度,对和布克赛尔旅游业发展以及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 吐妮克,哈萨克族小学老师,她于2019年在盘锦第三完中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业务培训,与该校谷丽丽老师结为帮扶对子,还听过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讲座,她对盘锦的芦苇荡、红海滩印象深刻。听说要举办和布克赛尔.盘锦美术书法摄影作品交流展,专门和爱人带着孩子来看展览,在展厅看到《红海滩》《大湿地》等摄影、美术作品,感到非常亲切,她说:“在盘锦的那段日子是我最重要的人生经历,不但开阔了视野,自己的业务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太想念盘锦了!”</p><p class="ql-block"> 满有才,一位来自四川的逐梦人,先是在乌鲁木齐打工,8年前在和布克赛尔开了自己的“福满餐馆”,有了自己的房子,把父母也接到了新疆,他对盘锦的文化援疆工作非常满意,深有感触地说:“我们都在为和布克赛尔提供‘粮食’,你们提供的是文化精神粮食,我开饭店为和布克赛尔人民服务。”</p><p class="ql-block"> 在和布克赛尔.盘锦美术书法摄影作品交流展开幕式上,有一对盘锦援疆教师“夫妻档”——来自盘山县高升中学的赵民和张桂娟,对他们来说,踏上援疆之路,是诗和远方,更是对事业执着的追求和为新疆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情怀,在万里之外的盘锦,有他们的父母、孩子、亲朋好友最真挚的祝福和温暖的牵挂。</p><p class="ql-block"> 新疆的风沙大,在一些地区中小学有一项特殊的待遇——每到大风天就要放“风假”。盘锦文化志愿服务队在返程途经哈密市就因为风大高速公路封闭而“享受”了一把这样的特殊待遇。队员们风趣地说,这或许就是天意,让我们在新疆多停留了一天。</p><p class="ql-block"> 据市文化馆馆长刘仁介绍,国家“春雨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自2011年实施以来,累计组织文化和旅游志愿者约30万名,以公共文化服务积极传承发展各民族优秀文化,架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连心桥”。实施“文化润疆”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刘仁表示,盘锦市文化馆还将不断地丰富其内涵,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各门类的艺术理论培训和辅导,立足和布克赛尔地区的实际,精心筹划,以民族团结融合发展为正题,依据民族地区特色风格确定创作主题,大力支持两地作者开展创作辅导活动,打造“对味”的公共文化产品,搭建起盘锦和布克赛尔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平台,建设“永远不走的文化工作队”,各展所长、各施其能,从不同领域为边疆民族地区带来源源不断的精神给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文脉与国脉相连,时代呼唤人民艺术。相信两地艺术家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一定会创作出符合时代精神,更有高度,更有深度,更有广度,更有力度和更有温度的作品,为民族大团结做出新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我的和布克赛尔……</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