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悠悠 难忘统景

亚克西

<p class="ql-block">  9月14日,统景“御临河畔街坊邻居”群由十妹陈迎春发起了“忆往昔、约中秋!街坊邻居相约统景打糍粑😋”的活动。活动本着自愿、安全自负原则,拟定于9月28日下午_29日,在初六中旁边的红莲农家乐相会,希望大家前往叙旧!邀约老街坊参加。</p> <p class="ql-block">  街坊们在网上截屏的统景相关资料</p> <p class="ql-block">  老街一角</p> <p class="ql-block">  远眺御临河大桥</p> <p class="ql-block">  统景大桥(被统景人叫了多年的东风大桥)</p> <p class="ql-block">俯瞰统景温塘河、统景大桥!</p><p class="ql-block"> ——许可拍摄,黄灏提供</p> <p class="ql-block">  与十妹、晓云在群里对话截屏,就这么一来二往中入坑了,决定为28日的聚会写几句回忆文章,一来应景,二来怀念那段难忘的统景岁月。</p> <p class="ql-block">【我的童年照片】</p> <p class="ql-block"> <i>统 景 往 事</i></p><p class="ql-block"> ——我的1979、1980</p><p class="ql-block"> 1979年春,随着文革的结束,被打压多年的父亲落实政策,从明月中学的高中语文教师调到统景完小任教导主任,当时的统景完小实是一所拥有小学和初中所有年级的,功能齐全的学校。母亲则需要等到暑假结束,有新的老师接替她的工作后才能调到统景完小与父亲团聚。考虑到我们早迟都要离开明月开始新的环境新的学习生活,也为了减轻母亲的辛苦,父亲五一节回家便把我姐、我弟和我统统转学到了统景完小,我插班进入首届三年制开了英语课的初一下学期。由此,开始了我在统景十六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在统景结识了很多的师长、同学、朋友、街坊邻居,打下了深深的统景烙印。今天,以我的角度,在这里分享我少年时期的一些记忆碎片,串起那段陈年往事......</p> <p class="ql-block">【我与老姐】</p> <p class="ql-block"> 统景对于我,就象现在的农村与小县城,是连接城市的桥梁——这里有照明电、有自来水、通公路有班车、有厂矿学校、有很多的商铺饭馆、有从事各行各业的职工居民、有驻军部队、还有氤氲着浓浓硫磺味的温泉,是御临、温塘两河交汇的水码头,是一方很大很大的天地。懵懵懂懂到统景,是兴奋又好奇的,更多的是乡下人进城时的那种惴惴不安。</p> <p class="ql-block">【1978年夏摄于武汉东湖的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  很快,这种忐忑不安被班上同学的热情和真诚消除了。一下课,黄清秀、陈知行、周华玉等同学主动大方的来招呼我一块出去玩耍,还把其他同学介绍我认识。加上父亲教案里面有一份班上同学名单,没两天我就把名单上的同学和真人全对了上号,冯仁文、袁飞、任宋兵、王新建、宋长兰、尤斌、游晓、李学文、李云燕等等,这些同学也成了几十年来守望相助的好朋友。当时教我们的老师多数是外地人,如卿和平、李定容、陈光秀、魏平等老师,只有英语老师陈德莲、音乐老师王和芳等少数老师是统景的人。得益于吃住在学校、自己性格又比较外向、天真烂漫讨人爱,转学不到一个星期,就与学校的其他老师熟悉了。年轻老师们青春靓丽、朝气蓬勃,年长的老师和蔼可亲,待人宽厚。他们大都见多识广、学识渊博,从他们闲暇时的谈笑风声中也能学到不少做人做事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1978年夏摄于遵义会址的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  刚到统景,我与姐姐住在黄金楼上一小木屋内,弟弟与父亲住在伙食团隔出的一个口袋屋里,条件十分简陋。父亲工作忙,母亲又不在身边,一日三餐都学校食堂解决,放学后都是放飞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在如此宽松的环境下,让我们快速的认识了许多的小伙伴、哥哥姐姐,叔叔孃孃。我们仨姊妹最早的去处就是去父母的故交老友家玩。如住在区公所的龙宁云叔叔家,熟悉的披云为首的龙氏四姐妹;住电影院背后的邓恩玉孃孃家,他们家的晓霞、晓曼是我们在明月时都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常在他们俩家进出,我们最早认识了街坊邻居中的李惠、吴容姐妹、刘素娟、刘兴娟等;很快,我也有了自己的同学圈子,去得最多的当然是长兰的家。她家在电影院对面,其母曹孃孃对人十分和善,家中兄弟姐妹又多,各自的同学朋友都爱往她家跑,因此又在她家认识了更多的小伙伴。第一次去长兰家,她带我参观了悬挂在二楼墙上的相框,知道她有一位英雄的父亲,令我又震惊又敬佩!还知道她有一个漂亮的穿军装的姐姐长会,羡慕极了!</p> <p class="ql-block">【妈妈在统景完小教的第一个班级小学毕业照】</p> <p class="ql-block">  慢慢地,对统景的人和事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特别是母亲调到统景完小后,她教的第一个班级,街上学生很多,特别方便与家长频繁互动。每当跟着母亲走过长长的街道时,不停的有人打招呼沟通自家小孩子情况。对那家住那儿,在那个巷子,一说都能知道个八九不离十。至今都还记得母亲在统景教的第一个班级的许多同学的名字:刘志、袁凤、任晓霞、李松涛、白浪、陈亮、陈卫、邬红娟、叶红、周国强、杜群、雷政等等,我弟弟赵波也是这个班的优秀学生之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统景完小部分老师合影】</p> <p class="ql-block"> 那些年、统景有太让我难忘的记忆,如:春节玩龙灯打铁水,放烟火舞狮子打莲香拜年,家家户户支根竹竿把烟酒糖等礼品绑在上面,舞狮之人需要大费周章才能取到礼品;医术高明、节俭抠门的袁老头袁自强医生;拥有外籍身份的阮德金、阮玉华母女,在当年闭塞的状况下,居然有老外就在我们身边;除了县川剧团的演出外,街坊邻居中的票友居然也能整出一场戏来,其他的人我记不得了,但清楚记得有叶红的妈妈演花旦,扮相很美,实在是太牛了;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有个英模报告团来统景演讲,学校发动全校学生采集鲜花送到学校,再做成大捧大捧的鲜花献给英雄们。我是献花成员之一,感觉无上光荣呀。演讲地点就在电影院,战场上的精彩故事令崇拜英雄的我们热血沸沸腾,现场十分火爆,令人难忘;大约在1979年下半年,学校成立武术队,因我在明月时就有练武的基础,所以父母要求我与弟弟一起参加训练。我是十二分的不愿意,因为武术队只有我一个人是初中生,其他队员全是小学生。但又不敢违背父母的意志,不得不早起,开始了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训练。我一共经历了三位教练,分别是戴老大戴祖典、刁树生、廖华。队员中陈亮最能吃苦,武功最好。我则是最敷衍的队员,我大概练了一年多,便退出了。1982年,电影《少林寺》火遍全国,此时又我很后悔当初没有好好习武了;1980年,川剧团来招演员,在学校面试了几天,好多同学都去报名面试亮嗓子。我也很想去,很委婉的向父母提起,没想到被他们直接忽视,最终没去报名。后看到任送兵、黄晓琴去了川剧团当演员,小小年纪拿工资,羡慕得不得了;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是刘兴娟的姐夫危明在读四川大学在读期间,利用寒假办了个物理课补习班,既挣钱贴补了家用,也反哺了家乡的教育事业。二是依靠修建御临河大桥掘得第一桶金的田世沛叔叔紧跟时代步伐成立了“御临建筑公司”,开始了修桥铺路的事业,带领父老乡亲共同致富,成为统景美谈。三是五一旅馆的包季东大叔很有眼光的招商引资修建了统景最时髦的建筑——川染招待所,为自己及员工谋到了一条好的出路……</p> <p class="ql-block">【1984年,统景完小御临河畔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  笑看云卷云舒,坐看风起云涌。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进程,看着插队统景的知青一个个返城,最后消失;看着来自城里的老师们陆陆续续调走,未曾再见;看到咱们统景街上的帅小伙一批批参军入伍,建功立业,也看到经过军营锤炼后返回的他们更加阳光自信的进入新的工作岗位;钟灵毓秀出美女,有幸目睹了那个年代咱们统景街上的少女们青春勃发、热情洋溢的绝代风华;统景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若才女陈迎春、才子黄颖全是80年代优秀学子代表。那王继红、黄晓云、黄秀春、刘素娟则应是80年代弄潮儿的代表吧....</p> <p class="ql-block">【1987年夏四姊妹合影摄于长沙,第二年春举家搬到两路】</p> <p class="ql-block">  在年轮更迭中,在来来去去中,我也渐渐溶入,并镌刻上了统景标签,终生不忘。滔滔长江,日夜奔流梦中来;悠悠御临,乾坤弥合诗意收。壮哉!感桶井之美,千古江流中国梦!美哉!恋古镇之悠,万丈霞光九州红。</p><p class="ql-block"> 统景涵养民族精神,街坊彰显时代良风。难忘统景!我爱统景!!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3年9月20日初稿</p><p class="ql-block"> 2023年9月21日修订 </p> <p class="ql-block">  【2023年2月,与家人重返统景,在统景完小旧居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  街坊提供的部分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  阮玉华姐及家人合照</p> <p class="ql-block">街坊提供的部分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江北县体校乒乓队合影(1976年)统景有三名队员,分别是:前排右三(黄秀春)、右四(陈兰),后排左二(袁飞)</p> <p class="ql-block">  悠悠月岁,一首难忘的歌,由街坊提供的部分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  由此往下四张照片由陈德莲老师提供,记录了她对统景故土深深的眷恋与热爱。</p> <p class="ql-block">  聚会活动发起人陈迎春的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 御 临 河 赋</p><p class="ql-block"> ——黄晓云</p><p class="ql-block">御临河,皇帝亲临之河也!</p><p class="ql-block">古之传说,其迹可漳!印留黄印,小息龙安,观音福地,景揽天下!</p><p class="ql-block">御临河水,润泽留芳,河岸青翠,物华橘香!文汇人丰,温汤泱泱,古韵新风,代有华章!</p><p class="ql-block">观音洒甘露播慈悲,王母赐玉液施琪祥。温汤润华夏,青翠溢四方!</p><p class="ql-block">感桶井之美,千古江流中国梦,恋古镇之悠,万丈霞光九洲红!</p><p class="ql-block">御临河,吾辈之母亲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3年9月,为御临人小聚题</p> <p class="ql-block">  军旅生涯时期的黄晓云</p> <p class="ql-block">  前一张黄忠祥、杨泽文与黄晓云,德阳部队。后一张战友们在统景相馆,李培中老师摄影。</p> <p class="ql-block">  中年后的街居兼战友聚会,号称统景七兄弟(老大刘洪毅缺席),照片中晓明和祥勇已驾鹤西去天堂坐班……</p> <p class="ql-block">  9月28日_29日准备聚会人员名单,这是以街坊邻居的由头首次聚会,街坊邻居以自己的方式关心、关注、参与其中,预祝聚会活动圆满成功!</p> <p class="ql-block"> 相 聚 2023.中秋</p><p class="ql-block"> ——黄晓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菊芳桂香月儿明</p><p class="ql-block"> 竹翠水清琴声悦</p><p class="ql-block"> 御临人聚观音寺</p><p class="ql-block"> 神彩飞扬忆春色</p><p class="ql-block"> 相逢一笑夕阳美</p><p class="ql-block"> 秋韵好美更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9.28中秋,贺御临河畔街坊小聚</p> <p class="ql-block">  28日晚,部分街坊已迫不及待的聚在一起了。</p> <p class="ql-block">  29日上午,相聚在红莲农家乐打糍粑,贺中秋!</p> <p class="ql-block">街居+师生合照</p> <p class="ql-block">  当年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部分成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活动大合照</p> <p class="ql-block">【写在结尾】由于年代久远、图片资料较少,作者水平有限,记录中难免存在误差、不准确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敬请指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