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青春——又到中秋

张歌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风清气朗,明月高悬。灯火映万家,团圆共此时,又是一年金秋月,秋风习习庆佳节。愿花常好,岁常宁,月常圆,人常久,家兴百合,月圆人圆,事事圆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据相关文献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唐太宗时,《太宗记》中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的记载。到北宋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民间的正式节日。明清时期,中秋节发展成为和春节一样的中国主要的传统佳节。</span></p> <p class="ql-block">  年少时的中秋节是最快乐的。对于我来说更是劳动节。生活在农村,中秋一般都是秋收的高峰期。农村学校一般都要放一周左右的假,让学生们帮助家里秋收。母亲也多次问我们学校多会儿休息,然后根据我们的放假时间安排家里的秋收。早早的母亲就把我们兄妹几个从被窝里叫起来,大姐二姐拿上镰刀、母亲带好干粮和水、二哥拉上小平车,我和三哥最舒服,两个人简单地在小平车上铺上两个布袋,一屁股坐到上面,就向田里出发了。到了田里,母亲简单的给我们分一下工,一天的劳作就开始了。我、二哥和三哥是掰玉米,刚开始,身上好像有用不完的劲,兄弟仨兴致冲冲、你追我赶,谁也不服谁。新鲜劲一过,三个人速度就慢了下来,脸上、身上全是汗,手也被玉茭秆划破了。而<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母亲还是不紧不慢、有条不紊地劳作着。看到我们累了,她就会说:别累着了,快去旁边歇歇,吃点干粮喝点水。 我们三就入获大赦飞一般地跑到田边边吃干粮边休息......等全部结束,我们捡的捡、扛的扛、装车的装车,从田里回到家已经下午四五点了。母亲回家依然没有时间休息。她又马不停蹄下厨房简单地炒个肉丝、白菜、土豆丝和西红柿鸡蛋之类的菜,再配上苹果、梨、月饼。这时候父亲也从厂里下班到家了。点上香,祭拜一下月神,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吃饭就是团圆了。我们兄妹多,苹果、梨、月饼是按个分的,分到手里藏得紧紧的,舍不得一下子吃完。现在过中秋,月饼、各种水果堆在家里,基本没人动,不由得让人感慨时代发展真是太快了!那时虽然很清苦,但是小时候的中秋节让我至今难忘!</span></p> <p class="ql-block">  最浪漫的当然是青年时期的中秋节!“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大学四年,是人生中最美的时节。中秋有是一年中最惬意的时节。每逢中秋,学校为了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廖解大家的思家之情,就会组织大型的晚会等庆祝活动。给每个学生发放水果、月饼,关爱满满!各个学生社团也不甘寂寞,有的组织诗歌朗诵、有的筹备书画展览、有的举办英语周会、有的开展交谊舞比赛、你方唱吧我登场,整个校园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每逢中秋我们宿舍也相互邀约开展聚餐、篮球赛、郊游和唱歌联谊等活动,在一块儿无所顾忌地释放、挥洒着年轻的荷尔蒙,中间还发生了许多现在想起来都忍俊不禁的糗事。年轻时的中秋,更多的是放肆、是冲动、是缱绻、是回味。更留恋年轻时的风华正茂、风花雪月、风景独好!</p> <p class="ql-block">  人到中年,中秋节更体现一种担当!生活条件变好了,更注重中秋节的仪式感了。我们家也一样,父母已两鬓苍苍、渐渐老去。每逢中秋,他们嘴上不说,心里却早早期盼儿女们回去一起共度中秋,共迎团圆之夜。到了中秋晚上如果哪一个哥哥没有到,父亲就会看是不经意地说:看来是有事,老四,你给打个电话,让他忙自己的,不用赶回来了。实际上我能从他的眼里读懂那一丝思念和落寞。老返小,父亲从小是一个独苗,他年纪大了,更希望儿女们都能承欢膝下!看到儿女们一个个全回来,他的兴致一下子就高涨起来,平常滴酒不沾的父亲就会主动说:今天是中秋节,难得都能回来,给我也倒上酒,我陪你们喝点。母亲这时候就会在边上说:少给你爸倒点儿,别喝多了。可是此刻能感觉到父亲和母亲那种发自肺腑的那种欣慰之情。</p> <p class="ql-block">  又到中秋节了。父母亲已先后离世。父母在,家就在;父母去,家就失去了凝聚力。兄弟姐妹都由亲人变成了亲戚,各自过各自的日子,渐渐地关系越来越淡了,中秋节也聚不起来了。只能一家三口摆好时蔬水果、月饼美酒,自己祭祀月亮祭祀父母。祝愿父母亲在天堂一切安好,祝愿家人团团圆圆!</p><p class="ql-block"> 年过半百,才愈发明白古人“少年听雨歌楼上、壮年听雨客舟中、而今听雨僧庐下”的三重境界。珍惜当下、不要说什么来日方长。在中秋团圆夜,让我们共同举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p> <p class="ql-block">  “一生几度中秋,中秋几回月明?”圆圆的月亮寄托着与亲人团聚的情意,也满怀着游子远隔千山万水的离愁。中秋,就是一段段一缕缕悱恻缠绵的思恋眷念,就是一世世一代代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p> <p class="ql-block"> (文中图片摘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