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防控秋冬季传染病 我们一直在行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尊敬的家长朋友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时值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临近,秋冬季传染病再次进入高发季节。为有效防控秋冬季传染病,根据上级各部门关于“中秋、国庆前后和秋冬季传染病防控的工作”要求,确保全体师生身心健康、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序推进,请各位家长,用心学习,密切配合,人人参与,科学防控。</b></p>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是一种比较常见、会引起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毒,全年均可发生感染,冬春季节高发。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以肠道传播为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主要症状: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可伴有头痛、寒战和肌肉痛、低热、乏力及食欲减退等症状;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腹泻为多,24小时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黏液脓便,患者经常无预兆剧烈呕吐,呕吐物有感染性,。诺如病毒潜伏期为24~48小时,病程为自限性,一般2~3天即可恢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传播途径: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容易被感染的地方有很多,特别是像学校食堂、餐馆等人群聚集的公共用餐地,所以,在公用场所用餐最好使用自己的碗筷。</b></p> 水 痘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二次感染,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主要症状:典型表现为24小时内出现皮症,并呈红色斑丘、疱疹、结痂、脱痂的变化过程。伴有发热、头晕、头痛等。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水疱期痛痒明显,避免抓挠,若因挠继发感染时可留下轻度凹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b></p> 流行性腮腺炎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主要症状:以腮腺炎肿痛为主要特征,有时累及其它唾液腺。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恶心、呕吐等全身不适症状。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整个病程约7~12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易感人群: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感染后一般可以获得持久性免疫甚至终生免疫。</b></p> 流行性感冒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目前流行的是甲型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飞沫传播为主,具有较强的传染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主要症状:急性发病,主要发热,患者体温亦可在39℃以上,一般持续2-3天。常有全身不适,如头晕、头痛、乏力、咳嗽等。少部分患者伴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症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b></p> 手足口病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主要症状:此病以手、足部出疹和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为特征性表现,一般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绝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后5~7天自行缓解,少部分患儿发展为重症,通常在发病后1~4天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等并发症,包括脑膜炎、脑炎、脊髓炎、脑脊髓炎,以及肺水肿/肺出血和循环衰竭等。危重症病例进展迅如不及早诊断和救治则病死率超过80%。其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b></p> 传染病防控措施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一、如发现有疑似病例,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及班主任的工作,带孩子去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或者让孩子在家休息观察,治愈后或隔离期解除后,持医院诊断书及返校有效证明方可返校上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对于医院确诊的病例,家长要及时告知班主任,学校对相关场所进行消毒处理。确诊后让孩子注意休息,治愈后并出具证明方可返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三、勤洗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他人。因此,必须特别注意双手卫生。洗手时,要用洗手液或肥皂搓洗,特别是要洗净手指缝和指甲缝,并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干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四、不随地吐痰,打喷嚏、咳嗽前要用纸巾捂住口鼻。不要让飞沫溅到别人,必须洗手,不要用手直接触摸眼、鼻、口等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五、坚持锻炼身体。平时多参加户外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不使孩子过度疲劳,充足的睡眠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抗疾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六、注意营养均衡。不吃生冷食物,注意饮食营养卫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光顾无牌无证的流动摊档和卫生条件差的饮食店等。偏食、挑食最容易发生免疫力下降,要想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合理、均衡营养非常重要。家长可有意识增加含钙量丰富的鱼虾、豆制品,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注意蔬菜水果的摄取,适当搭配粗粮和杂粮,避免高糖分、高脂肪和油炸食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七、学会穿衣。入秋天气转冷,早晚温差增大,秋季穿衣不宜增加过快,“渐渐加厚”,让人体慢慢适应逐步下跌的气温,根据天气变化和体质情况,适时增减衣服,以感觉不冷为准,注意脚部保暖。个人生活用品要专用,不要与其他人共用或交换使用毛巾、牙刷、口杯等个人专用物品。经常清洗和晾晒衣服被褥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八、开窗通风,做好消毒。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让流动空气去除过量的湿气和稀释室内污染物,保持阳光照射室内,借助紫外线杀菌。尽量不到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活动,不到医院探视患传染病的病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九、科学佩戴口罩。戴口罩是阻断呼吸道分泌物传播比较有效的预防手段,能够较好的起到阻隔病毒、细菌的传播。戴口罩即是保护自己不被别人感染,也是当自己有了呼吸道症状时保护身边人的有效措施,就好像是给自己的呼吸系统设置一道“过滤屏障”。</b></p> 重要提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接种疫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有效防止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手段就是疫苗接种,及早到防疫中心接种疫苗,才是预防传染病的根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感谢您的大力支持,让我们共同陪伴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b></p> 以生为本 和·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