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营胡同及周边胡同

爱逛人文景观的香格里拉

<p class="ql-block">  方家胡同东西向,为元建大都时所辟。方家为谁,不祥。仅知为明嘉靖初期以前人。《地名志》引《琐闻录》谓系因明万历年间戎政尚书方逢时居此而名,并不正确。清雍正九年(1731年)开始设南学于方家胡同东部路北,计房舍190间。清朝内火器营马队也在此巷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方家胡同是北京工业史上重要的“机床胡同”。曾用名红日北路七条,所处街道安定门街道办事处,临近街道西起安定门内大街,与分司厅胡同相临;东至雍和宫大街。</p> <p class="ql-block">  循郡王府方家胡同13号、15号。循郡王名永璋,是乾隆皇帝第三子,死后追封循郡王爵。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13号、15号为北京市第二批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p> <p class="ql-block">  方家胡同46号院即原中国机床厂的厂址,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约13000平方米,是北京工业史上重要的“机床基地”。所处街道安定门街道办事处,临近街道西起安定门内大街,东至雍和宫大街,北到国子监孔庙,南邻北新桥、簋街。</p> <p class="ql-block">  50年代到90年代期间建成的礼堂、锅炉房、恒温车间、办公楼等各种建筑混合成的厂区,隐匿在红墙碧瓦之间、幽深胡同尽头的“LOFT”,08年起,一座用“跨界艺术、分享未来”为定位的———"方家胡同46号文化创意园区"在这里落成。</p> <p class="ql-block">  国子监街,又名成贤街,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境内,全长680米,宽12米,呈东西走向,东起雍和宫大街,西至安定门内大街,形成于元大德年间,是北京市唯一一条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街道,也是北京保留下来的唯一一条牌楼街。</p> <p class="ql-block">  国子监街南侧有公益巷,北侧从东至西依次为官书院胡同、箭厂胡同、大格巷,车行道宽6米,沥青路面。街上共有四座过街牌楼,其中街东西口各一座,横额上题“成贤街”,国子监左右各一座,横额上题“国子监”。</p> <p class="ql-block">  火神庙位于国子监街78号,始建于明代,主要建筑有山门、大殿、正殿及东西配殿,大殿内祭火神及关帝、财神、鲁班、药王、药圣等。庙内原有石碑三座,已当做台阶或砌在墙内,现为民居。</p> <p class="ql-block">  五道营胡同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部,安定门立交桥东侧,属安定门街道办事处管辖,呈东西走向。东起雍和宫大街,西止安定门内大街,南与箭厂胡同相通,北有二条支巷通安定门东大街。全长632米,宽6米,沥青路面。五道营胡同明朝叫武德卫营,清代讹称.名字虽已面目全非,但也是因驻扎军队而得名的。</p> <p class="ql-block">  五道营胡同,明朝属崇教坊,称武德卫营。据传此地为明朝守城的兵营驻地,故名。清朝属镶黄旗,称五道营。营与卫均与驻军有关。营是一种军事单位,驻军之地一般也称为营。卫是明代的军事单位。五千六百人为一卫,有内外之分,驻京者称京卫。驻京外者称外卫。外卫皆隶属于五军都督府。京卫有亲军与非亲军之别,后者亦隶属于五军都督府。卫的名称有不同的来历,或以职司,或以地域、或以佳语。 “武德”卫,当是佳语。武德卫营,即武德卫驻地。民国后沿称。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小头条、小二条并入,改称五道营胡同。</p> <p class="ql-block">  国学胡同位于区域北部,孔庙北侧,属安定门街道办事处管辖,呈东西走向的死胡同。东起官书院胡同,西不通行,南邻孔庙,北靠五道营胡同。全长176米,宽6米,沥青路面。</p> <p class="ql-block">  国学胡同,明清时无称。民国36年(1947年)称此名。因胡同位于国子监(亦称太学)之后而得名。1949年后沿称。现胡同内有国学小学,余为居民住宅。</p> <p class="ql-block">  官书院胡同位于东城区北部,孔庙东侧,属安定门街道办事处管辖,呈南北走向,北端曲折。北起雍和宫大街,南止国子监街,东与砖儿胡同相通,西邻孔庙。全长290米,宽3米,沥青路面。</p> <p class="ql-block">  官书院胡同见于清光绪间朱一新《京师坊巷志稿》。此巷北端,清乾隆十五年标有“玉书楼”,光绪《顺天府志》谓国子监东北有御书楼,当即此地。据此,官书院之名或为御书楼之名演变而来。清宣统时称小后井。民国36年(1947年)称官书院、小后井。1949年后沿称。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小后井并入。后改称官书院胡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