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金秋送爽,迈入新程。为落实新课标精神,构建素养课堂,提升课堂育人实效,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促进思政教师专业成长。<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3年9月26日日照市</span>小学道德与法治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进”研讨活动在五莲县实验小学举行。</p> 课例展示 <p class="ql-block"> 王玮老师执教的是《公民意味着什么》第一课时。王老师上课伊始,紧紧抓住“身份”一词,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不同场合身份的变化,感触在生活中不同的角色,进而产生社会意识。她通过创设情境、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坚持学生为主体展开学习过程,激发学生身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落实本节课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张在莹老师执教《我的家庭贡献》一课。张老师以活动探究的方式带领学生体会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播放录音、视频形式让孩子畅谈感悟,感受自己对家人的关心、陪伴和支持,在互动和交流的过程中更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对课堂内容沉浸式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 刘上铭老师讲授的《不要上当受骗》一课,创设学校组织中秋、国庆双节“安全小锦囊”评选活动的情境,贴近学生们的生活实际,设计了多样化和参与式的教学活动。通过活动体验及生活情境分析,使学生深入思考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安全意识,拧紧了学生心中的安全之弦。</p> 指点迷津 <p class="ql-block"> 徐延明、郑宏两位专家老师结合新课标,立足核心素养,对三节课例进行点评并提出如何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提出道德与法治课要有高度、深度、温度、维度和厚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p> <p class="ql-block"> 范嘉楠老师以《用爱托举思政教育,用情构筑思政课堂》围绕构建思政课堂路径从四个方面展开交流:一是用爱去做教育,坚定思政初心;二是基于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三是创新实践教学,开发多元课程;四是丰富专业知识,增强专业能力。</p> <p class="ql-block"> 杨晓燕老师以《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中落地生根》为题,将自己参加省优质课的经历和收获,通过“三段五环二融合”的单元教学的举例分析,与大家分享了让核心素养在思政课堂中落地生根的小妙招。</p> <p class="ql-block"> 吴宗彦老师以《落实政治认同素养,培育时代新人》为题,从三个方面展开交流:一是巧妙运用教学策略;二是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三是培育学生政治认同,每一位道法老师引领学生获得自信,增强政治认同,实现知识性向教育力的切实转型。</p> <p class="ql-block"> 李莹老师以《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路径》为题,向大家介绍了“一化六步”的教学法,立足实际,有效设计活动,创设情境,激发思辨意识,内外结合,注重生活延伸,让核心素养在学生活动中真实落地。</p> <p class="ql-block"> 李涛校长以《打造有温度的新时代思政课》为题,坚持生活化教学、活动化教学和议题化教学,打造一堂有意思、有趣味、有感情的思政课堂。</p> <p class="ql-block"> 陈祥权校长以《单元整体教学,引导课堂深度改革》为题,他认为“以学定教”和“以教导学”,是一种动态和谐的统一体。通过评教融合,创造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机会,引发学生的积极投入与主动建构,支持帮助学生依据表现性评价进行自我调节;通过以评促教,从而达成优化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达到育人效果。</p> <p class="ql-block"> 最后,日照市教科院主任郭清娟以《聚集课程标准,培育核心素养》为题,希望各道法教师通过认真学习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实质及主要变化,勤勉认真、行而不缀,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深入开展研究与创新实践,把育人蓝图变为现实。</p> 学习反思 <p class="ql-block"> 以研促教,让教升研。教无涯,研不止,我们必将教中研,研中学,学中成长,且思且行。</p> <p class="ql-block"> 乐教真研跬步积行,逐光追梦阔步前进。为期一天的研讨活动,为道德与法治老师深化思政课堂改革指明了方向。相信老师们定会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创新教学方式,努力打造更加高效、更有品质、更有温度、更富灵动性的思政课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