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掠影8:静静县楼街,深深三四院

懶人國%逍遥王

<p class="ql-block">  🟣明代洪武年间,当时大将军徐达受命修筑大同城,形成了如今古城街巷的基本格局。2008年开始的古城改造,虽然拆掉了许多人记忆中的老房子,但是也保护了许多富含人文的老建筑。县楼街是其中恢复较好的一条老街,长约400米,<span style="font-size: 18px;">分为县楼北街、县楼南街。</span></p> <p class="ql-block">↑县楼街不算很宽很长,倒有点类似宽宽的巷子,但是却连接着不少值得驻足的人文景点,从北到南诸如关帝庙、县长大院、古代铜造艺术博物馆、净土寺、帝君庙、云州署院、东岳庙、府文庙、大同红色记忆馆等等。</p> <p class="ql-block">↑县楼街上平时人影稀少,寂静无声。街的两旁都是一些格整的老宅子四合院,随风<span style="font-size: 18px;">的青春,曾经的繁华,都随着院门的紧闭而深锁无寻</span>。街上一个人慢慢闲走,很容易坠入民国的斑驳岁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县楼街的北端与较为热闹的鼓楼东街相接。到了</span>周六周日,还是会有一些小商贩到县楼街口设摊招揽生意,来蹭一蹭<span style="font-size: 18px;">鼓楼东街的人气。</span></p> <p class="ql-block">↑出摊零星的小贩并不主动吆喝拉客,没生意上门时就静静地守着,等待着入夜的收摊时分。</p> <p class="ql-block">↑价廉物美的瓜子仁,虽然上火,但还是忍不住买了几包。</p> <p class="ql-block">↑↓大同净土寺,平时都是大门紧闭,偶尔举行法事的日子,才会门开一线。</p> <p class="ql-block">↑书院内有人书声琅琅,书院外有人专心致志。</p> ㈠大同红色记忆馆 <p class="ql-block">  🔴历史悠久的大同,不仅有着深厚丰富的古代人文,同样也拥有着属于自己城市的红色近代史。县楼南街6-9号的大同红色记忆馆,是大同博物馆属下的九座分馆之一,2019年开馆,展现的是大同几千年来迈向和平盛世的黎明时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①第一院落</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红色记忆-大同现代革命历史文物展”共11个展厅,分布在4座相连的四合院中,展出各类文物440余件套,图片380余幅。分为“曙光初照”、“共赴国难”、“革命到底”、“缅怀先烈”四个主题,主要展现1921-1949年大同地区的红色征程。</p> <p class="ql-block">↑第一座院落中有四个展厅,一、二展厅是“曙光初照”,三、四展厅是“共赴国难”。</p> <p class="ql-block">↑一、二展厅“曙光初照”,主要介绍1921年时的国内外大环境、党组织在我国的诞生、大同地区各类进步组织的组建、大同地区党组织的发展和早期革命等。</p> <p class="ql-block">↑朔县民兵用过的榆木炮(民国),是在大同成立党组织时期使用过的物件,另外还有军大衣、煤油灯等珍贵的历史文物。</p> <p class="ql-block">↑早期革命运动使用的大刀(民国)。</p> <p class="ql-block">↑三、四展厅“共赴国难”,主要介绍大同人民的早期抗战。大同地区是日寇侵华战争的重灾区,大同地方党组织遵照中央指示,迅速掀起了声势浩大、经久不息的抗日救亡运动。</p> <p class="ql-block">↑“阳高惨案”与“天镇惨案”,右下方展柜中为日军指挥刀。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开始全面侵华。八年之间,日军在大同地区制造的骇人听闻的较大惨案就达40多起。一行行冰冷的数字,曾经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步枪刺刀。</p> <p class="ql-block">↑“平型关大捷”,是发生在大同地区令人难忘的战役,是中国军队全面抗战以来第一次大胜利。展厅内陈列着“平型关战役”战斗地图、当时战斗过程中拍摄的照片、战士们用过的指南针和望远镜等。</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用过的望远镜、指南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②第二院落</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二座院落中的第五、第六展厅,是“共赴国难-纪念白求恩”专题展。</p> <p class="ql-block">↑白求恩塑像。亨利·诺尔曼·白求恩(1890.3.4-1939.11.12),加拿大共产党员、医学博士、著名胸外科医师、<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国际人道主义者。1938年</span>3月底率领一支加美医疗队来到延安,<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后应聂荣臻邀请率队奔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最前线。</span></p> <p class="ql-block">↑白求恩在大同抗日前线不畏艰难险阻,先后创办了卫生学校,建立野战医院,亲自培训医护人员,培养大批医务干部,编写多种战地医疗教材,组织世界反法西斯战史上第一支志愿输血队伍,率领医疗队在抗战前线救治了大批伤员。为中国人民赢得民族独立作出了不朽贡献。</p> <p class="ql-block">↑白求恩与聂荣臻司令员。</p> <p class="ql-block">↑白求恩与群众自制医疗器械。</p> <p class="ql-block">↑白求恩战地医院使用过的雨伞、裁纸刀、皮带、茶叶盒。</p> <p class="ql-block">↑白求恩在大同灵丘地区的足迹。1938年11月9日~1939年2月15日,白求恩在灵丘抗日前线三个月的时间里,<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夜以继日地救治八路军伤病员</span>和群众多达1000余人,开展手术700余例。</p> <p class="ql-block">↑1938年11月29日下午至30日下午6时,白求恩在黑寺前线救护站冒着被敌机轰炸的危险,连续工作40多个小时,为71名伤员实施手术。这批伤病员在白求恩的精心救治下无一例发生重度感染,创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战场救护史上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雪中行军。</p> <p class="ql-block">↑晋察冀军区特种外科医院旧址。1938年12月经聂荣臻批准,白求恩在灵丘县杨庄村创立了特种外科医院,<span style="font-size: 18px;">拥有70多名医护人员,可容纳300多名伤病员。</span>组织了150人的自愿输血队,白求恩带头报名参加,解决了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医院没有血库的大难题。</p> <p class="ql-block">↑1939年1月白求恩在特种外科医院举办“特种外科实习周”,亲自为学员们授课,并做了临床手术示范,培养了外科手术骨干35名,为晋察冀军区和八路军359旅的医疗队伍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止血钳、镊子,是白求恩从美国带来并曾在大同灵丘抗战前线使用过的珍贵文物。这12件国家一级文物,由浑源抗战老兵宫福祥1984年捐赠。宫福祥曾负责保管晋察冀军区部队的外科手术器械,也协助白求恩等军医在野战医院开展手术。</p> <p class="ql-block">↑手术刀、剪刀,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白求恩使用过的注射器、卷棉子。1939年2月白求恩率医疗队离开灵丘,奔赴冀中抗日前线。1939年10月下旬,白求恩在敌机不断盘旋轰炸下的涞源前线阵地坚持做完最后一台手术后,看见小助手宫福祥清洗器械准备收存,于是通过翻译转告,因为打算不久回国,就把这几件器械留给宫福祥作为临别纪念。</p> <p class="ql-block">↑1939年10月下旬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白求恩在抢救伤员手术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11月12日在给一名外科传染病伤者做手术时,手指伤口被感染后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在河北唐县去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③第三院落</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三个院落是第七、八、九展厅和一个临时展厅,其中的临时展厅是周恩来一生廉洁奉公事迹的图文展。</p> <p class="ql-block">↑第七展厅“共赴国难”。主要展示大同军民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进行的“反扫荡”斗争。图为“地雷战”,真实呈现发生在大同灵丘地区的地雷战。</p> <p class="ql-block">↑第七展厅。抗日战争中的“反扫荡”斗争。</p> <p class="ql-block">↑第八展厅“共赴国难”,记录的是日寇对大同的经济文化侵略。日据时期的大同煤峪口矿。日军侵占大同期间,疯狂掠夺优质煤矿约1400万吨,运回鬼子本土,作为其战争机器的运作能源。</p> <p class="ql-block">↑被抓、被骗到大同煤矿的矿工,经历了非人的生活待遇、超负荷的劳动强度和险恶的劳动环境,加上瘟疫流行,成千上万伤残、生病、死亡的矿工被日军抛弃到废弃矿坑或者野外,长年累月形成了一个个白骨累累的“万人坑”。</p> <p class="ql-block">↑日据时期矿工下井的油灯。大同六万多人的“万人坑”只是日军侵略者在中国犯下无数暴行中的一个缩影,记录着无数中国劳工的血泪。这也是日本所有教科书极力回避、掩盖、否认的侵略血证。</p> <p class="ql-block">↑第九展厅“革命到底”,展示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大同,以及大同和平解放的始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④第四院落</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四个四合院有最后两个展厅,是“缅怀先烈”的第十、十一展厅,主要纪念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而献出宝贵生命的大同英烈。</p> <p class="ql-block">↑“缅怀先烈”展厅。</p><p class="ql-block">“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p> <p class="ql-block">↑解放战争时期民兵干部穿过的袜子。</p> <p class="ql-block">↑敬赠给王忠烈士的“人民功臣”朱漆木头牌匾。王忠(1928-1951年)大同人,18岁入伍,后入朝作战,任侦察排排长。22岁牺牲,葬于朝鲜开城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4号墓。</p><p class="ql-block">离家尚是少年身,</p><p class="ql-block">归来已是报国魂。</p> <p class="ql-block">↑追授王忠烈士一等功的证书(王守成捐赠)。</p> <p class="ql-block">↑颁发给王忠烈士家属的“革命牺牲军人家属<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光荣纪念证”</span>(王守成捐赠)。</p> ㈡古代铜造艺术博物馆 <p class="ql-block">  🟡古代铜造艺术博物馆坐落在县楼北街10-12号的四合院中,也是大同市博物馆9座分馆之一,2019年底对外开放,具体为“铜耀大同-明清大同铜造艺术陈列”,展示大同地区明清两代六百余年的铜造技艺与<span style="font-size: 18px;">铜造艺术的历史发展。</span></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分为“古韵新风、炉火纯青、燕闲清赏、奢华铜享”四个单元,展出文物247件套,包含了明清时期仿制商周青铜彝器、宣德炉、文房闲赏及蒙汉商业交往,是大同在明清时期商业兴盛、人文鼎盛、民族融合景象的一个缩影。</p> <p class="ql-block">↑照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①一、二展厅“古韵新风”</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铜器是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文明走过了漫长历程。古代周朝,曾用礼乐制度来规范贵族身份地位,作为维护统治者等级制度的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和典章制度。以青铜器为代表的礼乐器制度,是礼仪规范的重要组成。</p> <p class="ql-block">↑作为中国九大古都之一的大同,铜器制作历史悠久,兴盛的宗教文化、精湛的制铜技艺、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明清之际的大同铜器在岁月的积淀中精彩纷呈,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青铜器铸造。</p> <p class="ql-block">↑云雷蕉叶纹兽首足铜甗(明代)。甗(yǎn)原是烹饪厨具,后作为礼器流行于商至汉代。<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甗</span>分上下两部分,上部是甑,<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用以盛放食物,</span>甑底有穿孔的箅,以利于蒸汽通过;下部是鬲,用以煮水,高足间可烧火加热。我国最早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陶甗出现在</span>距今约7000年前,“中国人蒸熟了世界上第一碗米饭”。</p> <p class="ql-block">↑双龙耳蕉叶纹铜方壶(明代)。</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铜鼎(明代)。青铜礼器曾是商周奴隶主贵族在祭祀、丧葬、朝觐、征伐、宴饮、婚媾等各种礼仪场合所使用的青铜器皿,通过整套的礼制,规定了森严的等级差别。随着奴隶制度的衰微,以青铜器为代表的礼乐器制度,也逐渐失去等级作用。</p> <p class="ql-block">↑双耳衔环铜尊(清代)。</p> <p class="ql-block">↑左起:兽耳铜壶(清代)、兽耳铜壶(清代)、夔龙纹铜方罍(清代)、兽面纹兽耳铜壶(清代)、兽面纹兽耳铜壶(清代)。</p> <p class="ql-block">↑夔龙纹铜方罍(清代)。</p> <p class="ql-block">↑铜簠(清代)。</p> <p class="ql-block">↑蕉叶纹铜觚(清代)。</p> <p class="ql-block">↑太平有象铜尊(清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②第三展厅“炉火纯青”</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朱火然其中,青烟颺其间”,从古至今,无论作为国之重器,还是文房香具,处处都有香炉的身影。早在汉代,民间就已有了焚香所用的“博山炉”,至明清时期,香炉的制作达到了顶峰,尤以“宣德炉”享誉中外。</p> <p class="ql-block">↑桥耳宣德炉、桥耳铜香炉、冲天耳宣德炉等。据《宣德鼎彝图谱》记载,桥耳炉和冲耳炉,都是乳足炉的最早期炉型。桥耳宣德炉是仿照南宋(一说元代)姜娘子所铸的桥耳大乳炉的款式铸制而成。</p> <p class="ql-block">↑桥耳铜香炉(明代)。桥耳炉,是宣德炉的经典炉型之一,因其耳如虹桥卧波而得名。宣德皇帝曾赐予工部尚书桥耳炉,以寓“<span style="font-size: 18px;">修桥铺路”之意,也赐予国子监主官,以寓“</span>普度和教化”之意。<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通达如桥”的寓意当然也广受世人所爱,</span>常被用作了吉祥器物。</p> <p class="ql-block">↑冲天耳宣德炉(清代)。明代宣德炉的铸造揭开了中国制铜史上的新篇章,在合金配制、熔炼、铸造、表面处理技术上都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在造型上博采众长,用料讲究,制作精良,既有沉香氤氲之妙,又寓盎然意趣其中,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象耳宣德炉、狮耳宣德炉、蚰龙耳宣德炉等。蚰龙耳炉,又称为素风之炉,因为炉耳弯曲,形似蚰蜒,所以被称为蚰龙耳炉,《宣德炉彝器谱》誉其为“款制大雅为诸炉之冠”,常陈设于厅堂,供“增雅纳财”所用。</p> <p class="ql-block">↑狮耳宣德炉(明代)。明清两代官服,文官绣鸟,武官绣兽。狮子为百兽之王,代表着勇猛,宣德皇帝常将狮头炉赐予军部要员,取“战无不胜”之意。后人也常将狮头炉放置门厅,用以辟邪或者祈福。</p> <p class="ql-block">↑象鼻耳宣德炉(明代)。象耳炉又称为平安炉,“象”与“祥”谐音,在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吉祥如意的含义,取“太平有象”之寓意。</p> <p class="ql-block">↑猴钮铜薰炉(明代)。</p> <p class="ql-block">↑象钮带盖铜香炉(清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③第四展厅“燕闲清赏”</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铜器中所含礼制成分逐渐减弱,实用功能逐步增强,不仅将铜器用于礼仪活动中,而且作为精美的陈设品。铜器由庙堂走进生活,成为了生活中的器皿或者是供人们赏玩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錾刻诗文铜墨盒(清代)。大同铜器制作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又融合外来文化,并把本地生活情趣、民俗民风贯穿其中,各种铜器造型精妙雅致,文房用具构思巧妙。</p> <p class="ql-block">↑左起:狮钮铜印章(民国)、铜镇纸(清代)、刻花六棱形铜笔筒(清代)、鹤形带勺铜水盂(清代)、方形铜墨盒(清代)。</p> <p class="ql-block">↑左起:花卉纹铜盖盒、铜仙鹤、蟠螭纹双耳铜扁壶、铜觚式瓶、铜供瓶、铜胎珐琅龙纹笔洗、铜胎掐丝珐琅花卉纹罐。</p> <p class="ql-block">↑左起:龙纹铜花瓶(清代)、衔环铜瓶(清代)。<span style="font-size: 18px;">龙纹铜花瓶</span>居然是当年从废品库里拣选留下来的。</p> <p class="ql-block">↑掐丝珐琅花卉纹瓶(清代)。</p> <p class="ql-block">↑犀牛望月镜架(清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④“铜享生活”与“奢华铜享”</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五展厅“铜享生活”与第六展厅“奢华铜享”。铜器以其便携、耐用、易保存的优点深受草原民族的喜爱,地处北地的大同,历来是多民族融合之地,受草原民族的影响,铜器一直倍受大同民众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铜双耳投壶(明代)。</p> <p class="ql-block">↑铜手炉(清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本奢华的铜器逐渐走进了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与当地的民俗民风相融合,使用铜器己经成为大同文化中的一部分,渗透到民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构成了当地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p> <p class="ql-block">↑胡人献宝托盘铜灯(清代)。</p> <p class="ql-block">↑铜匣(民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⑤第七展厅“铜业贸易”</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明清之际,随着铜器生产性质的转变和民间的大量需求,大同的铜器制作行业迅速崛起,聚集着几千名铜匠的铜匠铺像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条繁华的街道上。</p> <p class="ql-block">↑独特的地理位置再加上兴盛的铜器制作,使得大同铜器随着晋商脚步遍布“万里茶道”,成为当时重要的铜器制作和贸易中心。</p> <p class="ql-block">↑鎏金八臂十一面观音铜立像(清代)。</p> ㈢县长大院 <p class="ql-block">  🟠县长大院,即县楼北街原11号院,古城改造后编为7号院,始建于晚清或民国初期。二进院落布局,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于2009年被确定为大同市不可移动文物,打造成了民国风格的县长起居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县长大院经常大门紧闭,从外观来看是一座青砖灰瓦的老院子。醒目标志就是门外停着的一辆中看不中用的古代轿马车,也就是当地人俗称的“轿骡骡车”。并没有网上传说中的短发皂衣的女学生左顾右盼,也没有穿着旗袍袅娜而行的女子,让人邂逅一段民国时光。</p> <p class="ql-block">↑抱厦式大门,邻街面东。坚硬的石阶在红尘世间的多年踩踏之下,变得有些圆滑起来。</p> <p class="ql-block">↑↓门前精美的抱鼓石与砖雕壁画,让人隐约也可以猜到此处的旧时人家必有些来历。</p> <p class="ql-block">↑整套院落是典型的大同明清四合院风格,进入大门后是一个30多平米的外院。西侧是一座精美的照壁和一座<span style="font-size: 18px;">通往里院的二门,垂花门边还有两个斗大的“忠”字;</span>南侧有三间檐廊是原来的马房,以及一间很小的东房;北侧是二间旧房。</p> <p class="ql-block">↑大门的北侧还有一个照壁对着二门。建国后的大同公检法机关大多在县楼街一带办公,机关人员家属们也都被安置在附近居住,县长大院也是其中之一。</p> <p class="ql-block">↑从二门进去是一个四合院,约有<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房屋20余间。</span>上房三间,<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为客厅、书房、主卧室,陈设体现了大同民俗的居住特色,</span>外跨两个耳房;东西厢房各三间,<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东厢房为待客室,西厢房的南屋是小姐闺房,屋内有精美的雕花木床和西式镶镜梳妆台;</span>南房三间外跨长廊。</p> <p class="ql-block">↑辛亥革命后,民国废除清朝的府、州、厅行政区划,改为省、县两级制,1912年大同废府设县。1934~1936年,时任大同县县长的卢宗孚曾在此居住,后来1946~1948年间还有一位县长<span style="font-size: 18px;">傅名显</span>也住过这里,因此俗称为县长大院。</p> <p class="ql-block">↑据院内展板介绍,卢宗孚<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为浙江人,为人耿直、两袖清风,在大同主政期间颇有建树,如采取措施保护</span>云冈石窟,主持大同县志的编撰工作等。曾写有一副对联:</p><p class="ql-block">兴利除弊见义勇为者请进来;</p><p class="ql-block">甘谒以私关说词讼者滚出去!</p> <p class="ql-block">↑精雕细刻的木质门窗上糊着麻纸与窗花。<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每间房屋内都陈列着民国风格的家具及摆设。</span>土炕、<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小木茶几、</span>炕围、花油布、铺柜、灶台、风匣、竹皮暖壶、玻璃罩煤油灯、提篮、笸箩……北方这些<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与生活息息相关的</span>日常<span style="font-size: 18px;">老物件,让南方长大的我既陌生又新奇。</span></p> <p class="ql-block">↑院中的“窨子”,原是人们用于冬天储存蔬菜的地方,此处<span style="font-size: 18px;">窨子据说已有上百年历史。清末与民国时期先后成为革命党人与达官贵人的藏身处。文革时期为了“备战备荒”,在原基础上使用砖石加固加长,与附近院子互通</span>成为地下防空洞。</p> <p class="ql-block">🟢【备注】旅拍原创。文史资料来源和编辑于网络与馆展文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