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间:2023年9月26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点:六(1)班教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课内容:六上《8*灯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授课老师:宋统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加活动人员:六年级全体语文科任</p> <p class="ql-block">教学设计</p> <p class="ql-block">课堂风采</p> <p class="ql-block">教学反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灯光》是一篇回忆性文章,课文通过回忆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文章叙述的故事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年代较远,如何引导学生走入课文呢?本次教学设计我紧紧抓住文章的主线“灯光”展开教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抓题眼,感悟英雄形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先让学生在理清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紧紧抓住题眼“灯光”,看看课文哪些段落描写了“灯光”和“火光”,以此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围绕写到灯光和火光的语段,我顺势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读出“灯光”与“火光”的深刻内涵,深入体会革命战士的美好愿景和不怕牺牲的精神,进而理清“灯光”与“火光”的联系以及它们与题目的关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以读促教,感受精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节课中,我多次让学生朗读。先让学生自读,了解课文大意;再引导学生读与“灯光”和“火光”有关的句子,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边读边思考;接着引导学生关注郝副营长的语言、神情、行为,通过合作朗读,深入理解革命战士的无私奉献精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存在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间分配不是很合理,“战场上微弱的火光”这部分的内容讲得有点仓促,应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多让一些学生发言感悟,课文的重难点突破才会水到渠成。可是,去哪找时间呢?班里的学生参差不齐,要兼顾的方面较多,认读新词、理解词语意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聚焦三处灯光的描写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感情朗读等都需要时间。删减哪一部分的内容,都难以取舍。简单的内容是针对优生来讲的,对于后进生来讲就是难以理解的内容,仍需要教师的指导学习。为了追求上完整的课堂,速效完成教学目标,还有待我常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步一个脚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尽量缩短优差生之间的差距。</p> <p class="ql-block">科组成员评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