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寻根、 寻祖、寻情、祭祖之处

林子

<p class="ql-block">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位于山西省洪洞县,是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在我国的历史上,山西洪洞大槐树是移民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这是一种寻根文化。中国历史上有两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一次是秦始皇的“大移民”,另一次就是山西洪洞大槐树。所以大槐树是中华民族寻根、寻祖、寻情、祭祖之处。是中华民族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交相融合之地。</p> <p class="ql-block">景区分为“移民古迹区”“祭祖活动区”“民俗游览区”“汾河生态区”和“根祖文化广场”五大主题区域,有碑亭、二、三代大槐树、千年槐根、祭祖堂、广济寺、石经幢、移民浮雕图、中华姓氏苑等60余处风景文化景点。</p> <p class="ql-block">从明洪武三年至永乐十五年,大槐树下就发生大规模官方移民18次,遍布河南、山东、河北等18个省市500多个县份。经过六百年的辗转迁徙,繁衍生息,而今全球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移民的后裔。</p> <p class="ql-block">寻根,是一种文化的寻根,也是一种情感的寻根。</p><p class="ql-block">在大槐树下,你可以了解到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许多历史人物与故事。如: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为国为民的鲁班,精忠报国的岳飞……在大槐树下,你可以感受到移民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发展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寻根影壁前全景视频</p> <p class="ql-block">朱元璋在与大臣商讨有关移民问题</p> <p class="ql-block">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的大移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有组织、有计划的一次迁徙。为了巩固明朝统治的经济基础,这场迁徙长达五十年之久,涉及1230个姓氏,由这里迁往各地的移民后裔,数以亿计。</p> <p class="ql-block">在元朝末年,两湖江淮一带,人们颠沛流离,饥饿死亡者十占六七。为恢复中原经济,明洪武、永乐年间,太祖、成祖多次下令,将人稠之地的人口,移往人稀之地。每次迁移,均以万户计,携家带眷。为防止移民逃跑,押解的官吏就把人们捆绑起来上路。捆绑两条胳膊叫“大绑”,捆绑一条胳膊叫“小绑”,还要将捆绑起来的人用绳子连在一起。许多人连在一起,要动都动,要停都停,难以逃脱。</p><p class="ql-block">收起 </p> <p class="ql-block">解手场其实就是卫生间。</p><p class="ql-block">“解手”一说,也是防止移民途中逃亡,官兵们就把他们反绑起来,然后用一根长绳串连着。押解途中,移民们免不了要大小便,可一根绳子拴几个甚至十几个人,实在太不方便。移民只好向押解官兵禀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大(小)便。”这样“解手”就演变成了“上厕所”的代名词,一直流传至今。</p> <p class="ql-block">传说中的“划甲”,是说从洪洞县大槐树下的移民,小脚指甲都是被刀子划成两半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移民偷跑,因此给每人作了记号。故有凡小脚趾甲是两半者均是大槐树移民之说。</p> <p class="ql-block">五百年前一家人通常指的是一个传统的核心家庭,由父母和他们的子女组成。</p><p class="ql-block">在五百年前的农村社会中,家庭也承担着教育和道德培养的责任,家庭也是传承家族传统和历史的重要场所,通过口头传统和家族文化的传承,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得到维系。</p> <p class="ql-block">石经幢是洪洞大槐树景区景点的一种佛经标志,它通常刻有佛寺主持、化募方丈及建寺人等的名字,或刻有经咒的石柱子。石经幢是中国佛教一种最重要的刻石,用多块石刻堆建而成,凿石为圆柱或棱柱,上覆以盖,刻有垂幔、飘带等图案。石经幢是一种具有纪念意义的艺术建筑品。</p> <p class="ql-block">这是祭祖园中最古老的文物,也是现存明代迁民的唯一历史见证——石经幢。</p> <p class="ql-block">因为大槐树起初是汉朝时期被种植起来的,这棵槐树在经历了千百年的风吹雨打后,都依然保持着最初生机勃勃的景象,并且除了树木本身的生机以外,大槐树上还有不少小鸟做窝,孕育了无数的小生命。</p> <p class="ql-block">不过,这第一代槐树在明朝末年却遭遇了不幸,没过多久树木就枯萎了。但这庞大的生命的确不会轻易地被击垮,它的树根一直在地下蓄力,直到在原先大槐树的东边不远处,残留的树根吸取够营养,再次拔地而起生长出新的二代大槐树。</p> <p class="ql-block">这是最有生命力的第三代大槐树了!</p> <p class="ql-block">祭拜广场全景视频</p> <p class="ql-block">中国传统习俗——祭祖:追思、感恩先辈</p><p class="ql-block">善尽孝道祭祖主要是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是要后代子孙对于死去长辈尽孝,孝顺的表达除了在生前的奉养,还包括死后的祭祀。</p><p class="ql-block">增强联系,保持家庭身份祭祖,是可以使家庭、家族保持完整和永久的意思,祭祖会间接促使后代子孙对本家本族有更深的认同感和向心力。达到维护宗族,让族人更加团结互助,安家固邦。我国传统节日里,有四大祭祖的节日,分别是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中元节。</p> <p class="ql-block">这些洪洞民谚你知道多少?</p><p class="ql-block">姜是⽼的辣,醋是陈的酸。灯不拨不亮,事不说不清。天上下⾬地下滑,⾃⼰摔倒⾃⼰爬。亲戚朋友拉⼀把,酒换酒来茶换茶。不在哪⾥摔跤,不知哪⾥路滑。为⼈⼀条路,恶⼈⼀堵墙。好事不出门,丑事传千⾥。好⼈护三村,好狗护三邻。有其⽗必有其⼦。有钱难买回头看,如若回头后悔⽆。</p> <p class="ql-block">可以说,大槐树是中华民族寻根、寻祖、寻情、祭祖之处。是中华民族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交相融合之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