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甘肃省博物馆,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西路3号,总面积43000平方米,平面呈“山”字型,中间五层、两翼三层,是一座集办公区、藏品库房区、展览区等为一体的智能化综合性博物馆,其前身是1939年成立的甘肃科学教育馆。</p><p class="ql-block"> 甘肃省博物馆汇集了甘肃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珍贵文化遗存,馆藏珍贵历史文物、自然标本8万余件(组),尤以新石器时代之冠的甘肃彩陶、汉代简牍文书、汉唐丝绸之路珍品、佛教艺术萃宝、古生物化石等珍贵文物为特色。</p><p class="ql-block"> 2012年底,甘肃省博物馆荣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此次一行四人,上午乘飞机回府二人,送走同伴后决定下午去省博物馆,提前网上预约门票(免费),</p> <p class="ql-block">原味酸奶很好喝,推荐,5元一杯!</p> <p class="ql-block">马踏飞燕,跟个风,买个冰淇淋🍨18元,不好吃,只是单纯拍照!</p> <p class="ql-block">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马超龙雀”等,为东汉青铜器,国宝级文物,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为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铜奔马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1厘米,重7.3千克,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显示了一种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是中华民族伟大气质的象征。</p><p class="ql-block">奔马三足腾空、一足超掠飞鸟的瞬间,飞鸟回首惊顾,更增强奔马急速向前的动势,全身的着力点集注于超越飞鸟的一足之上,准确地掌握了力学的平衡原理,具有卓越的工艺技术水平。[4]</p><p class="ql-block">1983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6年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鉴定为国宝级文物;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p><p class="ql-block">2021年12月1日之后,东汉铜奔马将于每年5月1日至10月15日在甘肃省博物馆丝绸之路文明展厅展出,其余时间在库房维护保养。</p> <p class="ql-block">西夏文远看像似认识,近看一个字都不认得!</p> <p class="ql-block"> 西夏文又名河西字、番文、唐古特文,是记录西夏党项族语言的文字。属表意体系,汉藏语系的羌语支。西夏人的语言已失传,跟现代的羌语和木雅语关系最密切。西夏景宗李元昊正式称帝前的大庆元年,命大臣野利仁荣创制。三年始成,共五千余字,形体方整,笔画繁冗,结构仿汉字,又有其特点。曾在西夏王朝所统辖的今宁夏、甘肃、陕西北部、内蒙古南部等广阔地理带中,盛行了约两个世纪。元明两朝,仍在一些地区流传了大约三个世纪。西夏文专家李范文认为,全部西夏文字共计5917字,而实际上有意义的字共5857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