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世间的真相是什么?最著名的一个公案就是“风动旗动和心动”,因为有了起心动念,才有了万物的差别。六祖惠能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所以“心”才是认识世界的关键,只有“降伏其心”勿使心魔肆虐,才能获得永恒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 “犹记世人多悲苦,清早出门暮不归。”世人悲苦,源于痴心,源于执念,源于生命的不归之路。亏了钱,降了职,七年之庠,买房装修,子女学习,长大成家,老无所依,无处不恼,无时不忧……所谓“苦海无边”也。佛家里有六道轮回之说,六道里面有三恶道三善道。俗世中的人,因为存在着“色声香味触法”的诱惑,所以心也会在六道中沉沦翻滚,饱受喜怒哀乐苦忧的煎熬:贪欲旺盛如饿鬼,心性愚钝如畜生,嗔心狂发如地狱,好斗就如阿修罗,五蕴炽盛如人道,心中无事恍若在天道,却如晨露,转眼即逝。</p> <p class="ql-block"> 那么怎样才能脱离这个苦海呢?《金刚经》中,须菩提在“善现启请分”和“究竟无我分”中先后替我们问了两次。我觉得世尊的要点是:要降伏其心首先必须认清世间的真相。世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如果懂得眼前所看到的,心中所想到都是空的,那么就能见如来。见到如来,也就是获得了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无上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是人的根本性问题。佛家认为“诸法皆空,因果不空,因缘际会。”这是世界的本质。认识不到世间的空相,就会在翻滚着欲望的河上,划一艘叫蝇营狗苟的小船,白天食不知味,晚上辗转反侧。最终“黄粱一梦”,如“竹篮打水”,“误了卿卿性命。”就如《桃花扇》里“看他起高楼,看他宴宾客,看他楼塌了。”无常的世界,当以虚空的心相待。放下吧,一切都是因缘际会,所有的相只不过就是量子纠缠而已。世尊说“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世”指的是时间,“界”指的是空间。”时空虚无,在不断地毁灭,不断地诞生,不断地发展。而“凡夫”认为这是实有的,苦心的钻营,“贪著其事”,怎能不“抑郁”,怎能不痛苦呢?</p> <p class="ql-block"> 六祖师兄神秀曾作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所以,在滚滚红尘中,要让心安住,不沾染灰尘,真的要时时拂拭,才能永远澄明透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