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日记:我的第一份作业

观澜堂

<p class="ql-block">9月份回美国后,我又多了一个身份,华夏未来中文学校的老师。本来想教大一点的学生,和自己女儿年纪相仿的,以便我间接地了解女儿成长的心态。但“革命工作”需要,校长要我去教6年级,10岁至11岁的小朋友,我也欣然同意,毕竟受党国教育多年,这点拧在哪里就在哪里发光的“螺丝钉”精神还是要有的。哈哈。</p><p class="ql-block">我很快爱上了我班里的同学们,他们大部分是ABC,只有一个出生在中国,但两岁就随父母移民美国,没有人在国内接受过一天的教育,甚至还有两个混血的小朋友。但他们的中文水平还不错,至少比我期待的要高。来美国后,我自己很努力地学习英文,但收效甚微,将心比心,我很能理解他们为他们的中文付出的努力,这让我很尊重他们,甚至有些怜悯,或者是顾影自怜吧。哈哈。</p><p class="ql-block">我班里的孩子大体分三类,一种是特别用心的,上课听得很认真,眼神追着你跑,时而会点头,或低头思忖一会儿,甚至会提出一些问题,纠正你的一些错误。我喜欢这种孩子,这种孩子其实不需要老师点拨,早晚会成一方大器。</p><p class="ql-block">第二种类型是打酱油的,这种孩子的可塑性最强,但不能急,所谓欲速则不达。他们在班里年纪偏小,性格相对内向,守规矩、懂礼貌,但不活跃,也不爱表达。他们相对需要老师给予更多一点的关照,当然不是逼迫性的,甚至都不是鼓励性的。不当的鼓励,在孩子眼里和逼迫没有什么区别。哪该怎么样呢?我也讲不清,随便诌两句诗,搪塞过去吧: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p><p class="ql-block">第三种是调皮捣蛋型的。你以为我会讨厌他们吧,哈哈,恰恰相反,他们往往是你的惊喜。调皮是孩子们的天性,当我们用负面的态度对待孩子的调皮,其实就是压制了他们的天性,这当然是教育的对立面。我有时甚至都想和他们一起调个皮,但为人师表的要求,终于镇服了那个来自我自己儿童期的小小的冲动。</p><p class="ql-block">说他们是个惊喜,是因为他们的学习效率并不比专注的学生差。往往是那种给点阳光就灿烂的角色,稍微给点鼓励,推一把,他们的表现让你惊异。</p><p class="ql-block">好了,我学生的情况就介绍到此。作为一个教中文的老师,其实我对教学生的中文并不是特别关心。哈哈,不知道我的校长看到以后,是不是要骂人了。我并不是消极怠工,而是更希望提高我的孩子们的“学商”和“情商”,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p><p class="ql-block">就我们这点课时,能指望孩子们的中文水平高到什么程度,那是不切实际的。但如果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去学习,对于学习的方法驾驭自如,并享受学习过程的快乐,那毫无疑问,老师就可以坐享其成,优哉游哉了。</p><p class="ql-block">“学商”的起点是学习的动机!于是我给我的孩子们的第一份作业是一张图。</p> <p class="ql-block">我问我的孩子们这是什么?孩子们天花乱坠的想像能力,我就不说了。我告诉他们是这是你的人生,你可以是被驱赶的马,也可以是赶马车的人。但区别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简单,赶马车的人有目标,而被赶的马,没有!所以如果你没有你自己的目标,那么你的一生就会被各种皮鞭驱赶;而当你有了目标,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会变成你的马,你的工具,包括你们的李老师。那么你想做马,还是赶马车的人呢?</p><p class="ql-block">我的这份作业内容可能对这个年纪的孩子稍显深了些,所以课后孩子们给我的反馈并不强烈。但我却也不是特别失望,我在我自己女儿身上试过,这就跟打牛痘疫苗一样,刚打下去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效果,但是等到病毒来临的时候,它的免疫力就表现出来的。耐心些。</p><p class="ql-block">无论如何,我爱我的孩子们。我希望我能有那样的荣幸去影响他们的未来。如果在他们长大了以后的某一天,还会回忆起我这个半吊子的老师,那我将是多么的快慰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