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寻秋之旅(三)——扫黄

俏不争春

<p class="ql-block">  从阿尔山公园一路向北,沿最美县道——蘑阿公路来到柴河月亮小镇,山水岩壁画更是自然界鬼斧神工的作品。登上望牛山,收获美丽的落日余晖,弥补了这段旅程夕阳的空缺。</p> <p class="ql-block">  D9清晨5时再次登上望牛山赏心峰,在峰顶等待朝阳升起时云蒸霞蔚的美景,拨开云雾后同心天池清澈明净。</p> <p class="ql-block">  一路向北,领略玛珥湖——乌苏浪子湖的宁静,取上一瓶“圣水奇泉”的清泉水,位于伊尔斯通往阿尔山市区的五里泉的水,有着“罕见的珍贵的矿泉水”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进入阿尔山市区,打卡百年车站——阿尔山车站,每天一趟至沈阳的绿皮火车,不乏有慕名乘车的旅客。阿尔山市是全国最小的城市,小而精致。</p> <p class="ql-block">  D10(9月23日)是日秋分,遇见“日晕”。从阿尔山市向海拉尔市出发,走最美风景的S203,经过了十天,秋更浓了。途经玫瑰峰、七仙女湖,随处停车“扫黄”,一丛丛鲜黄的山杨树,一棵棵绿油油的樟子松,草地更黄了。</p> <p class="ql-block">  D11回程是傍晚的机,在海拉尔还有大半天的时间,先去呼伦贝尔博物院(原民族博物馆)参观,可惜只开放了后座一层临时展厅,果断转去呼伦贝尔历史博物馆,三层共十几个展厅,详细介绍了呼伦贝尔历史发展进程,也是对我们11天的旅程的总结。</p> <p class="ql-block">  近三千公里的旅程,感受了中俄蒙文华的融合以及民族融合。呼伦贝尔不仅有草原、森林、湿地……,还走出了智慧民族——拓跋鲜卑,建立政权统一中国北方地区。拓跋鲜卑为了学习汉族的先进进文化,迁都洛阳,禁胡服止胡语,兴汉汉话改汉姓,易汉俗尊孔子,走上了一条民族融合之路,这条路,是中华华文明绵延不绝,延续至今的根脉所在。</p><p class="ql-block">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丰富。这段历史就是多种文化不断交流,多个民族互赏互鉴的多彩画卷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