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引领助成长,砥砺前行共芬芳——洛阳市广利街小学教育集团名师引领课以及特色移植课观摩活动

何志乐

<p class="ql-block">  2023年9月25日下午,为充分发挥名师和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洛阳市广利街小学举行了名师引领课及特色移植课观摩活动。参加此次观摩活动的有 广利街集团校校长冯朝霞、广利街小学副校长王利虎、全体数学教师及集团校的骨干教师。</p> 名师引领课 <p class="ql-block">  穆姣茹老师的《比的意义》一课,整节课安排有序,教学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整节课也非常流畅,从容不迫的气度、不疾不慢的语速,营造出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学情景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穆老师这种“以情入境,由境入心”的设计能有效地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自主探索、其乐无穷。孩子们通过自主探索,获得了新知,培养了自己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 特色移植课 <p class="ql-block">  曹捧捧老师的《植树问题》一课,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进行知识拓展。 曹老师创设了情境,让孩子们通过猜、说、画、议、线段图、实例等来帮助学生学习。让学生有可以凭借的工具,借助数形结合将文字信息与学习基础结合,使得学习得以继续,使得学生思维发展有了凭借,也使得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真正得以渗透。</p> 自评与反思 <p class="ql-block">  穆姣茹老师和曹捧捧老师对自己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和目标达成情况做了自评与反思。让我们对《比的意义》的教学设计及设计思路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对名家的课堂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让我们对自己的课堂有了启发和思考。</p> 教师代表评课 <p class="ql-block">  各位教师代表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从多角度肯定了课中的亮点,并对今后的课堂提出指导性建议。</p> 学科学习分享 <p class="ql-block">  广利街小学十分重视教师们的成长。在暑假期间,为了促进教师们的快速发展,广利街小学克服困难,选派一批又一批青年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先进的理念,掌握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李若男老师、陈晓静老师作为受培训教师代表,和大家进行了学科学习的分享,分享了学习单五要素——我的目标、我的研究、我的提问、组内过关、当堂检测。对“我的问题”筛选标准进行了探讨,老师们学有所得,学有所行。</p> 冯校长总结 <p class="ql-block">  冯校长对这次活动做了全面深入的点评,希望老师们对教学有更深的认识,从生活引入,再回归于生活,并让学生养成用数学的语言去表达,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的好习惯。老师们要有危机意识,唯有以变适应不变,多听大家的课,不断地去探索,才能改变自己,提升自己。</p> 感悟篇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p><p class="ql-block"> 今天下午,我非常有幸的聆听了穆姣茹老师主讲的人教版小学数学六上第四单元《比的意义》。对我来说,这不仅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也是一次反思自己、提升自己的绝好机会。课堂上,穆老师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交流中分享,使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整堂课,学生真情释放,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穆老师结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 在这次听课中,我明显地感受到穆老师很善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去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精心独到的课堂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这节课中,我能感受到穆教师的准备工作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穆老师的课,不仅设计精巧,更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不仅有深度,学生学习的也很轻松。在"双减"的大环境下,课堂作业的设计就日益凸显出来,穆老师在课堂作业的设计上非常有层次感,既有基础性练习,又有拓展性练习。"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在学生初步感知植树问题的几种不同种法的基础上,曹老师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进行知识拓展。数学离不开训练,特别是对小学生,因为他们的忘性较大,很多的知识在课堂上学的很好,但时间一长,就会遗忘。这样,就要求教师注重平时的有意识的强化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加深理解。 曹老师把握每一个细节,问题即时解决,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学生的知识认知一般是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建构的。没有体验,建构就会显得很抽象。在这一次的教学设计中,曹老师创设了情境,让孩子们通过猜、说、画、议、线段图、实例等来帮助学生学习。让学生有可以凭借的工具,借助数形结合将文字信息与学习基础结合,使得学习得以继续,使得学生思维发展有了凭借,也使得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真正得以渗透。</p><p class="ql-block"> 总之,在这半天的时间里,我学到很多,感受很多,收获很多,两位老师扎实深厚的教学基本功,大气自然的教学风格,广博的知识,驾驭、调控课堂的能力,亲切大方的教态,灵活的教学机智,独到智慧的教学设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将以这次观摩课为契机,努力向高水准看齐,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业务水平,通过努力,力争使自己的授课水平实现新的跨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p><p class="ql-block"> 丰李军屯小学 范玉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p><p class="ql-block"> 在今天的数学教研活动中,我有幸观摩了广利街小学教师的优质课,感受到了小学数学教学的魅力和智慧。通过这次听课,我深刻认识到了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以及优化教学方法的必要性。</p><p class="ql-block"> 在此,我想分享我的听课心得体会,在这次教研活动中,穆娇茹老师展示的《比的意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穆老师通过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帮助学生认识比,掌握比的意义,我为教师的丰富教学方法和深厚教学功底所折服,同时也为学生的优异表现所打动,在听课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尤其是教师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的意义,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学到了数学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次听课,我认识到了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p><p class="ql-block"> 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应该不断更新教学资源,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p><p class="ql-block"> 丰李明德小学 陈文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p><p class="ql-block"> 9月25日下午我非常有幸参与了广利街小学组织的“名师引领课以及特色移植课”活动。听了穆姣茹和曹捧捧两老师主讲的《比的意义》和《植树问题》。对我来说,这不仅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也是一次反思自己、提升自己的绝好机会。 </p><p class="ql-block"> 一、关注知识与生活的结合 </p><p class="ql-block"> 课堂上,两位老师都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跳出课本,创设鲜活、贴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交流中分享,使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在导入阶段,穆老师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比:“地图中的比”、“冲奶粉时用到比”、“和面时用到比”等等;曹老师以国庆阅兵图、房上挂的红灯笼引出间隔和间隔数,然后抽象出线段图,引出植树问题。这些导入都是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经验,给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体验,在体验中丰富经验、获得方法、形成态度、享受快乐、得到发展,让学生在无形中掌握了课本的知识点,而且学的还比较扎实。</p><p class="ql-block"> 二、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 </p><p class="ql-block"> 课堂上,在两位的引导下,学生一步一步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猜一猜、小组合作等方法逐层深入,自主探索、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如穆老师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比与除法的关系”、“比与分数之间的关系”,放手让学生去主动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她不只是授课,更是与学生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以自己的那份严谨的求学态度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让学生自主预习课本47页内容,并提出:“1、比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2、怎样求一个比的比值?”让学生自主探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p><p class="ql-block"> 三、关注课堂知识的生成 </p><p class="ql-block"> 精心独到的课堂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我能感受到两位老师的准备工作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例如:在比的前项与后项的教学过程中,强调前项与后项不能交换位置,同时,后项还不能为零。而最后通过足球赛比分出现了“2:0”的情况,让学生思辨:“这是一个比吗?”设置悬念,层层递进,让学生充分的思考:比的后项与比分的比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从而得出想要的答案。穆老师的课,不仅设计精巧,更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不仅有深度,学生学习的也很轻松。 </p><p class="ql-block"> 总之,在这半天的时间里,我学到很多,感受很多,收获很多,我将以这次观摩课为契机,努力向高水准看齐,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业务水平,通过努力力争使自己的授课水平实现新的跨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p><p class="ql-block"> 丰李中心小学 牛占芳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p><p class="ql-block"> 2023年9月25日下午,蒙蒙细雨没有阻挡住我们热心学习的步伐。我和王丹老师有幸参加了洛阳市广利街小学教育集团的第四次研讨活动—名师引领课及特色移植课观摩。研讨活动的内容分为三个板块:名师引领、移植课观摩和学习分享。新课标颁布以来,针对大单元教学如何设计如何进行,我一直心存疑惑,始终在用传统碎片式的教学内容进行新课的讲授,直到植树问题一课观摩之后,使我对大单元教学有些许顿悟。本节曹老师以国庆节大阅兵为切入点,引出间隔、间隔数等概念,为学生后续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植树问题的教学常常用化难为易的方法,而曹老师却反其道而行之。她由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栽树引入,学生经过猜想、小组合作、说一说、画一画、议一议等多种方式,使学生系统理解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两端都不栽的区别与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植树问题的实质。最后在拓展延伸环节,曹老师设计的更为精妙绝伦。由解决栽种“真正的树”拓展到“假树”,再拓展至“想象的树”,最后解决“听得见的树”这样的数学问题。小小的植树问题被最大程度的丰富延伸,既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又使学生灵活深入理解了植树问题。</p><p class="ql-block"> 当然,我们的学习观摩不能仅停留在此,这节课带给我的是更多的思考和启发。在今后我的数学教学中应该怎样准确把握单元整体目标,精心设计每一节数学课,从而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得到最好的丰富与提升,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洛阳市贠庄小学 于兵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五)</p><p class="ql-block"> 2023年9月25日下午,参加了广利街小学教育集团第4次活动,听了穆姣茹老师的名师引领课和曹捧捧老师的特色移植课,以及两位老师的学习分享,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穆老师《比的意义》一课课堂教学设计紧密联系生活,从即将到来的中秋节为切入口,给奶奶选的水果礼盒中有三种水果,然后抛出问题:如何表示苹果和梨之间的倍数关系呢,使学生很自然的学习了除法与比,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理解了比的意义。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同类量或不同类量的关系都能用比表示。同类量的比表示它们的倍数关系,不同类量的比表示一个新的量。比的各部分名称和求比值采用学生自学的方式完成,比、除法、分数的关系,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教师适时的引导归纳。最后,拓展了黄金分割比的知识,使学生惊叹于数学美的同时,感悟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p><p class="ql-block"> 曹老师《植树问题》一课课堂容量很大,从国庆阅兵,灯笼,线段图等引入,使学生认识间隔和间隔数,然后出示例题。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说、画、议,展示了三种植树方法:只栽一端、两端都栽,两端不栽。从让学生画植树图抽象为线段图,从一一对应关系中使学生理解三种情况中植树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并延伸了生活中真的树、假的树、想象的树(锯木头)、听得见的树(钟声),并进行了课后拓展,学生和老师们都听的津津有味,听课的老师们也不由自主的和学生一块儿回答问题。</p><p class="ql-block">聆听了李若男和陈晓静两位老师的学习分享,使我对社会化学习和数学课程标准以及无痕教育等有了新的认识,也感到了自身理论知识的不足。</p><p class="ql-block"> 学习是最美的遇见,成长是最好的风景,知识无涯,学无止境,学习永远在路上!</p><p class="ql-block"> 丰鑫小学 李杏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六)</p><p class="ql-block"> 9月25日下午和同盟学校的老师一起聆听了穆娇茹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小学数学六上《比的意义》和曹捧捧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这不仅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也是一次反思自己、提升自己的大好机会。</p><p class="ql-block"> 《比的意义》:课堂上,穆老师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创设鲜活、开放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交流中分享,使教学、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整堂课,情感真切,学生真情释放。穆老师结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课堂上,穆老师很善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去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情景导入阶段,穆老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穆老师善于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一步一步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猜一猜等方法逐层深入,自主探索、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比与除法的关系”、“比与分数之间的关系”,放手让学生去主动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小心求证,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备”教材,还“备”学生。例如:在比的前项与后项的教学过程中,强调前项与后项不能交换位置,同时,后项还不能为零。既让学生有基础性练习,又有拓展性练习,更有操作性练习。</p><p class="ql-block"> 曹老师的《植树问题》,课堂上,曹老师善于引导孩子画图,展示学生回答,并多次面向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共鸣的情境。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体验自主建构。让学生在画、说、议的过程中直观感知了什么是间隔数,什么是棵树。然后又从学生在黑板上画图详细标出栽树棵树和间隔数的之间的数量关系。最后通过拓展,真树,假树,想象的树,听的见的树,从而在引导、提取、总结中构建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型。</p><p class="ql-block"> 总之,在这半天的时间里,我学到很多,感受很多,收获很多,两位老师老师扎实深厚的教学基本功,驾驭、调控课堂的能力,亲切大方的教态,灵活的教学机智,独到智慧的教学设计,都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广利街小学 张丽玲</span></p>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活动,名师们的授课技巧和教学特色得以传承,参与者的教学水平也将得到提升。同时,活动的举办也进一步推动了广小教育集团对于新教学方法的探索和研究。</p><p class="ql-block"> 名师培养是点的凝聚,团队引领是线的延伸,共享智慧是面的辐射,点线面的结合,一定能使广小成为名师的摇篮,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广小教育集团的各位老师将继续携手同行,互助进步,终将成就最好的我们!</p> <p class="ql-block">照片:毛静艳</p><p class="ql-block">编辑:何志乐</p><p class="ql-block">审核:张伟</p>

学生

老师

教学

学习

课堂

植树

数学

小学

广利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