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秋天来了,夜间已有习习凉风袭来,田野里玉米谷子浓烈的香气挡不住地扑入你的鼻孔,食品店的货架上,印有各种花纹的圆圆的月饼已陆陆续续出现,地上的落叶也渐渐多了起来。北雁南飞,霜林染醉,这一切都在昭示着,尽管今夏热浪肆虐,但秋天还是来了。熬过了灾难般酷夏的人们,终于可以喘口气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秋天来了,秋天是个讨人喜欢的季节。它没有夏的闷热,冬的严寒,尽管少了些春的活泼,但自有它成熟的魅力。不知道是否有人做过问卷调查,四时之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如有,我想,秋天应该是个不错的选项。人们在经过了冬的孕育,春的勃发,夏的成长以后,迎来了秋的收获,一年的汗水都要在秋季结出丰硕的果实,自然会格外看重它了。</p> <p class="ql-block"> 秋天来了,远山如黛,秋水如蓝,北雁南飞,霜林染醉,残荷烁金,蒹葭苍茫。秋夜的呓语,秋风的瑟瑟,秋雨的簌簌,秋叶的飒飒,秋水的淙淙,落日的窣窣,恋人的窃窃。编织出一幅秋日的绝美景色。</p> <p class="ql-block"> 秋日的夜,一勾弯月静静的悬在夜空,稀疏的星光轻纱一样淡淡的漂浮着,清辉在疏枝密叶间流淌,惊了乌鹊,醒了鸣蝉,扰了蛙声。不知名的秋虫在林间草丛呢呢哝哝,浅吟低唱。</p><p class="ql-block"> 月光撒落在烟波浩渺的水面上,溅起一片片细碎的银色光波,江天一色,明河共影。伴江上之清风,沐山间之明月,清风白露,水天一色,驾扁舟一叶,浴素月清辉,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任思绪在晚风月华中飞扬,早已忘却今夕何夕,今人何人。</p> <p class="ql-block"> 秋雨窸窸窣窣随夜风飘落,如烟,如雾,细细的,凉凉的,透着典雅,从容,像一条条编织着爱情的丝线,裹挟着缠绵,饱含着深情飘落大地。湿了草地,湿了竹林,湿了秋窗,湿了小伙的衣衫。是谁撑了一把油纸伞在细雨中悠悠漫步,听雨打残荷的噗噗嗒嗒声,听雨落平沙的瑟瑟簌簌声,如痴,如醉,如梦。雨巷中邂逅了美丽的丁香姑娘,邂逅了一段秋之恋情。</p> <p class="ql-block"> 秋叶在阵阵凉风中沙沙作响,梦里不知春已去,直将秋叶作春花。宽大的梧桐小巧的银杏写满沧桑的枫栌,杏黄的,金黄的,血红的,黄绿相间的无数片舞动的叶子,似被凄美的琴弦拨动,摇摆着,旋转着,上下翻飞,摇曳飘舞,在空中盈盈地划出优美的弧线。是一片片有生命的小精灵,在树丛中跳着,舞着,唱着,飘落草地,飘转池塘,逐波溪水,融入母亲的怀抱。</p> <p class="ql-block">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湖之畔河之洲,苍苍茫茫的芦苇像亭亭玉立的少女,随风摇曳,袅袅婷婷。逆着落日余晖的芦花白里透着褐色,素雅淡洁,轻盈柔美。扁舟在满是芦花的河叉中欸乃穿梭,激起层层涟漪。鸥鹭从空中飞过,游鱼在水中嬉戏,满泊的芦苇吟唱着秋日的歌谣。</p> <p class="ql-block"> 秋的夜晚,我常常喜欢独自一人在林间散步。天上是一轮明月,清辉在密枝疏叶间流淌;地下是一层落叶,薄薄的,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响声,惬意极了。披着这月光,踏着这响声,思绪便漫无边际地展开:天上地下,人与自然,俄罗斯出兵乌克兰,昨晚舞会邂逅一漂亮女孩……如晚风月华无声飘散。秋天是多雨的季节,虽不大但整日“嗒啦”个不停。在秋雨中,静静的坐在窗前,听窗外雨打芭蕉;或者撑一把伞在细雨中漫步,都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有时夜晚睡不眠觉,如有夜半秋雨,便如最优美的催眠曲,即刻会极安逸地沉沉入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充满诗情画意的秋之恬静中,自然便会想起许多关于秋的文字。春花秋月,是文学家们千年不变的主题。在骚人墨客笔下,秋月不比春花兴,秋大多都带有一股肃杀之气。“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读来凄凉惨淡。曹雪芹为林妹妹制的一首“秋窗风雨夕”,不知引得几多少男少女“泪洒窗纱湿”。还有元人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活脱一幅断肠秋色图。文章大家欧阳修有篇著名的《秋声赋》,虽开篇有声有色,威武壮观,但其状秋,仍是一片“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的萧条悲秋之色。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然而也有情调不同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清新,一浓烈,都是秋的美景。“自古逢秋悲寂廖,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一生“莫奏前朝曲”的刘禹锡,更是一反秋之凄婉,唱出了秋的豪放。北宋词人柳永,以写男女恋情、离愁别恨见长,但在一首描写杭州秀美景色的词中,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佳句,据说金主完颜亮闻此,“遂起投鞭渡江之志”,也足见西湖秋景的迷人了。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其实四时风景,皆是一种自然现象,并没有什么感情色彩。但在文人眼中笔下,却都有了人的情感在内。诗言志,诗为心之声,诗人眼中的景,实际是心中的情。</p> <p class="ql-block"> 在我所熟悉的描写秋色的诗文中,最喜欢的,当推南宋张孝祥的《念奴矫- 过洞庭》。品味这首词,不说须像古人一样焚香净室,也必得在晴朗夜空更深人静之时,才能体会其妙处。每至此时,便觉那一叶扁舟中人就是我,浴素月清辉,斟西江北斗,不知今夕何夕,今人何人。 </p> <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真的参透了人生,抛开了世俗的烦恼,那么春花也罢,秋月也罢,都会感受到大自然的美,生活的美,都会永远的充满信心和激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