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沧州日记《上》

健萍

<p class="ql-block">我坐在运河边的木凳上写日记,9月5日下午我到了沧州,这是我的出生地,也曾是爸妈温馨而忙碌的家。我一岁随父母工作调动离开这里,直到今天才回这里看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9月5日我到达沧州,住进天悦大酒店,这里原来是沧州最好的宾馆,用来接待外宾的。</p> <p class="ql-block">宾馆离市政府很近。随手拍一张政府机关大门,70多年过去了,想起父亲那一辈的政府机关也就一个小院子。</p> <p class="ql-block">这些老照片是父亲留下来的遗物,很珍贵,它记录着沧州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历史。</p><p class="ql-block">其中就有博施教会医院成为人民博施医院的那段变动史,还有父亲在沧州工作时和博施医院第一任中国院长雷爱光的友谊。</p> <p class="ql-block">父亲拍摄的沧州运河照片</p> <p class="ql-block">在大运河旁的堤顶路上有一条文化街,那里有博施博物馆,100多年前博施医院尘封的往事在这里被打开。</p> <p class="ql-block">历史长河中博施医院的存在是一段中国近代史上西医和英国教会福音传播史。</p><p class="ql-block">在文化广场上的石刻上分阶段刻录了博施医院从英国的基督教教会医院走入沧州人民博施医院,再至沧州中心医院所经历的发展壮大的历程。</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碑文写着中国文化遗产—沧州博施医院旧址。</p> <p class="ql-block">博施医院第一任中国院长雷爱光是父母生前最信任的朋友,雷爱光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雷韶瑞是他的二儿子,此时他端坐在我的对面,隔着一张长长的桌子,我们互相陌生又礼貌地问候着。</p><p class="ql-block">从未谋面的我们说着我们的父母相识在1949年的那段沧州往事。</p><p class="ql-block">我很想知道被父亲称为一个真正的好人雷爱光是怎样一个人。</p><p class="ql-block">时光倒流,雷韶瑞缓缓说起那段往事,一个家族的故事在我面前拉开帷幕。</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里出现了雷爱光家族的故事:这是雷氏三兄弟在天津合影,他们全都是医学专家。</p> <p class="ql-block">天津马大夫英国教会医院,雷爱光父亲雷振汉曾任院长。</p> <p class="ql-block">雷韶瑞缓缓说起父母那段故事,我默默地听着他的回忆,脑子里串联出一幅幅图片<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雷爱光在民国基督教齐鲁大学七年制医学院毕业,这所大学是由美国长老会、英国基督教和加拿大基督教联合在中国创办的教会大学,抗战时期迁移到四川华西坝。抗战胜利后雷爱光与妻子在华西坝结婚,妻子那时是金陵女子大学的学生会主席,一个虔诚的基督徒。</span></p><p class="ql-block">为了在沧州继承博施医院,父母将家从大城市天津迁到了沧州小城镇,并在这里为医学奉献了全部力量,后来父亲在文革中受难,死于非命。</p><p class="ql-block">母亲带着孩子们度过了那一段艰辛的生活直到文革结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雷韶瑞讲述这是其父雷爱光生前用过的家具。</p> <p class="ql-block">2009年陈秀春先生写出了一本《一代名医雷爱光》这本书,它记录了雷爱光在沧州成为博施医院第一任院长后所做的杰出贡献,留下了雷爱光在沧州人心中光辉的历史形象。</p> <p class="ql-block">2016年陈秀春先生又写出两部沧州博施医院历史书籍,这两部书还原了博施医院全部历史经历。</p><p class="ql-block">他在英国发现了有关原英国教会博施医院回忆录,这本书在英国很多年前发行了三次,陈秀春将其翻译成中文书籍。</p><p class="ql-block">这是沧州医学界以及近代中国医学史一个极大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一处“大爱不觉天地远”表达了博物馆对英国传教士在中国建立医院以博大的爱在沧州救死扶伤的赞美,</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和雷韶瑞合影,雷爱光的事迹深深感动了我。</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起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从左到右博物馆馆长于龙华、雷韶瑞、我以及沧州电视台记者。</p> <p class="ql-block">沧州日记二,9-6,沧州的天气闷热,全天气温落差比上海大。很早就醒了,在宾馆吃了早餐就去了附近的百狮园公园。</p><p class="ql-block">这坐落在运河边上的公园不小,因为沧州有狮城的美誉,这公园便是石狮子的天下。</p><p class="ql-block">运河在公园里穿过,位于京杭大运河的沧州有渊源流长的运河文化。站在桥上俯瞰运河觉得她并不宽广,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好看,也许因为铁路的兴起,代替了历史中有重要运输功能的大运河,才让现在的河道变窄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沿途的人行道边上一溜石狮子成了隔离栏,在沧州狮子的形象无处不在。</p> <p class="ql-block">百狮园公园门口的石山造型很有气势。</p> <p class="ql-block">其实细看狮子形态各异,狮子形象是分历史阶段的,每个朝代都会对狮子的形状做一下调整,以显示那个时代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公园桥上远眺大运河很美。</p> <p class="ql-block">园区里看到这块牌子,这是河北省政府的一句口号,被河北省的各个城市广泛应用。 </p> <p class="ql-block">公园内运河岸边的南川楼倒很气派,古时候它是文人骚客聚会的地方,让人想起这里曾经有过的车水马龙的繁华都市生活。</p><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一片由南川楼和朗吟楼著称的文化街区。这个占地274亩、总建筑面积达4.6万平方米的街区,涵盖了南川楼、朗吟楼两座复建古迹,核心休闲区南川园,以及46个明清合院风格和民居简约风格的院落,</p><p class="ql-block">南川楼建于明嘉靖初期,为长芦盐运司公产。它不单单是沧州城外、运河岸边的一处繁华胜地,因直接隶属长芦盐运使司,关系着国家财政、税收、经济命脉。几百年前,南川楼内酒旗飘展,人们谈笑风生、推杯换盏,往来商贾行人驻足登高,在此饮酒、作诗。而朗吟楼也曾是古沧州城名胜之一,建于明朝。</p> <p class="ql-block">这是南吟楼,在运河边的公园旁。沧州沿着运河两岸绿化率很高,是一个非常适合人行走的区域。</p> <p class="ql-block">离公园不远处有清风楼,是沧州城的地标建筑。</p> <p class="ql-block">运河文化需要有人传承,博施博物馆开始了在运河文化艺术交流方面的研究尝试。</p><p class="ql-block">上午于龙华先生驱车带我去了名人植物园。20位河北历史上有重大贡献的人被公园做成高大的人物雕塑矗立在公园大门的两边,其中有扁鹊、高适、刘长卿等。</p><p class="ql-block">名人植物园是大手笔城市规划下的一个城市坐标。</p> <p class="ql-block">偌大的一个植物园游人稀少,于先生说因为天气太热了,大家都不愿出门。</p><p class="ql-block">我想也是,除了来旅游的人一定要到处走走,谁愿意在闷热的中午流着汗到处逛呢。只是辛苦了陪我逛的于先生。</p> <p class="ql-block">另一坐标在隔不多远的迎宾大道旁的铁狮子广场。</p><p class="ql-block">由于狮子被赋予的象征意义,人们常以其形象制作成各种雕塑,放置于建筑大门或通道两側,以起到守护与震慑的作用。古代遗迹中,经常能够看到这种形式布局的建筑,</p><p class="ql-block">沧州的别称是狮城,那个1000多年站立在沧州的巨大的铁狮子已被人为修复受损,现在已经千苍百孔且不能恢复了。这里新屹立的狮子是深灰色铁狮子,重120吨,为了张扬狮子的雄伟壮观,在铁狮子的周围建有一个好大空旷的广场。广场边上是一处体育馆。这里是沧州新区,它是沧州城市的新坐标,更像一个城市现代化的客厅,展示这个有悠久文化的城市所具有的宽广胸怀和气度。</p> <p class="ql-block">沧州日记三</p><p class="ql-block">9-7,今天于龙华先生开车带我去了献县,他还邀请了二位好朋友随同,他们是孔老师和陈老师。孔老师是一位漂亮的女摄影师,孔子的第77代后裔,陈老师是一位见多识广的历史学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去了献县天主教堂,此堂建于1861年,是法国传教士所建,它曾是华北第一大教堂,也是天主教华北的主教堂,曾被认为是远东第一大教区。</p><p class="ql-block">整个教会占地很大,最大的一处主教堂正在维修中。</p><p class="ql-block">百度上是这么描述的:</p><p class="ql-block">据历史资料记载,公元1856年(清咸丰六年)5月,罗马教廷决定从法国遣使会管理的北京教区划一部分归法国耶稣会管理,在河北东南部成立一个新教区,叫直隶东南教区,并委任上海教区法国耶稣会会士朗怀仁为第一任代牧主教。</p><p class="ql-block">1861年3月,朗怀仁主教决定将直隶东南教区首府迁至献县,选定城东一公里处的张家庄(现张庄村)建立总堂。</p><p class="ql-block">直隶东南教区总堂于公元1863年(清同治二年)10月动工兴建(现有奠基石为证),1866年具规模,1937年发展到鼎盛时期,教堂院内楼房林立,布局合理,掩饰在绿树丛中的欧式建筑,错落有序,藤罗攀绕,奇花绽开,环境幽雅。</p><p class="ql-block">这个教堂建筑历尽沧桑,虽有部分损坏,但基本保持了原有的风貌。1993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院内原主教堂于文革后期被拆毁,现经有关部门批准,又于2000年开始,在原址新建哥特式大教堂一座,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堂高46米,堂前广场4900平方米。现成为独具特色的西式建筑群,为世人展现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献县教区管辖下原有教友9万人,神父150余位,修女320余位,小修院一座,修女会2座,</p><p class="ql-block">圣堂200余座。另有自办养老院,医院和诊所以及幼儿园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总觉得这个主教堂似曾相识,回上海后突然在一个偶然中看到了徐家汇天主教堂的网上照片,原来它们是一对孪生姐妹。只是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要比献县天主教堂晚了43年。</p><p class="ql-block">这个发现令我兴奋不已。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是上海的一张建筑名片,在百度上有对它的清晰注解:</p><p class="ql-block">徐家汇天主教堂是中国著名的天主教堂,位于中国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蒲西路158号,为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座堂,正式的名称为“圣依纳爵堂”,堂侧有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府,修女院,建筑风格为新古典主义时期法国哥特复兴式。</p><p class="ql-block">这座主教座堂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动土兴建,1910年9月大堂落成。整幢建筑高五层,砖木结构。法国中世纪样式。大堂顶部两侧是哥德式钟楼,尖顶。高50米。大堂内圣母抱小耶稣像立祭台之巅,俯视全堂,为整座教堂之中心。教堂占地面积2670平方米,建筑面积6670平方米,可容纳3000余人。</p><p class="ql-block">相比较而言徐家汇教堂比献县主教堂的建筑更高大宏伟,而献县的整个教区占地面积更大。</p> <p class="ql-block">我们参观了献县教区全貌,教区分两部分&nbsp;,一部分是天主教区,另一处是修女院。内部管理人员说两处基本不相往来。</p><p class="ql-block">现有保存完好的小教堂、修道院,逥廊等建筑,基本保持了教堂的原有风貌,楼房林立,布局严谨,环境优雅,极具异国情调,是保存较好的天主教堂建筑群。</p><p class="ql-block">听陈老师说这里每到圣诞节会有盛大的节日庆祝,人们在这里聚集,对这个地区的百姓有很大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天主教回廊,很美的法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主教堂。能够如此保留住这个教区建筑很不容易,听教堂人员说,他们的主教堂会在今年晚些时候用彩色玻璃代替现在的透明玻璃,到时候这个教堂就还原成了19世纪的样式了。</p><p class="ql-block">这个教堂的底层是有地下室的,那里的地下建筑也很有法国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教区办公楼,是教职员工的办公和住宿处,还附带有一个很精致的小教堂,在教堂的后上方的二楼有一处唱诗廊,内设钢琴,是做礼拜时唱诗班献赞美诗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个教区很大,它的外景也很美,是法国天主教风格,天主教属罗马教宗,以梵蒂冈为其行政中心。</p><p class="ql-block">真没想到这个160余年的建筑在这个不闻名的县城还保存得那么好。</p> <p class="ql-block">出了教堂我们去了单桥。献县单桥为明代不对称设计风格建造的桥,滹沱河从桥下缓缓流过。</p><p class="ql-block">它始建于1629年,五孔九拱大桥,长69米,宽9.6米,全由青石砌筑而成。石头间的隙缝由铁片缝合。</p><p class="ql-block">因为这座桥形状很奇特,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不对称桥,它成了重要的历史保护建筑。我们来到这里发现单桥已经成了旅游胜地,它的四周环境优美,绿树成荫。</p><p class="ql-block">因为交通不便,来这里参观的游客不多,陈老师说这桥是明清几代皇帝走江南必经之路,因此桥边上的道就成了御道,是当时文化,政治,经济交流极为重要的地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单桥的桥面是由石头铺成的,高低不平,有明显的车辙印,桥两边白色的石柱上方有精美的小石狮挺立,走在桥上就有了时代的沧桑感和穿越感。</p> <p class="ql-block">中午我们在献县城吃了午餐,在这家吃到的驴肉火烧是迄今为止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火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