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3年9月22日,在这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广东省杨祥明名师工作室和浈江区初中语文学科工作室在韶关第十三中学联合开展新课标课堂模式建构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浈江区初中语文学科工作室成员伦慧清老师为大家呈现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她以“赏西湖雪景”视频创设情境,引入西湖相关古诗,进而引出“小品文”及“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概念。紧接着通过有节奏的朗读、重点词语的翻译及写景句背后的情感等课堂步骤,最终走近前朝遗民张岱的情感世界,在课堂的最后伦老师总结了文言小品文阅读的四种方法。伦老师的课堂,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学有所获,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省杨祥明名教师工作室张剑挥老师同课异构,课堂开始之前她亲切地与学生互动,夸赞孩子们展现了韶关学子的气质和品味。以梁衡的秋月冬雪两轴画导入并配乐范读,情境创设后让学生通过朗读。张老师的这堂课,分为:矛盾里悟“独”、传神处赏“雪”、奇遇中解“痴”三个环节,环节与环节间紧密相连。张老师的课充满文学古典韵味,灵动传神,鲜活雅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浈江区初中语文学科工作室唐素荣老师做了“以情入境 以理升格——新课标理念下的写作课堂改革”为主题的写作知识讲座,主张调动学生的情感与想象,进入学习环境,实现有意义学习。她的教学评一致性、跨媒介评价等策略,给了老师们很大的启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攀老师的讲座以“新课标如何走进语文课堂”为标题,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讲解:展开语言运用与思维能力的双翼,助力核心素养落地语文课堂;借力大单元教学、群文教学策略,整合学习诸要素,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构建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通过海量阅读的配套系统,养成学生阅读的习惯,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刘攀老师的讲座,让老师们对新课标走进语文课堂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浈江区兼职语文教研员刘艳婷评价两节课及两个讲座,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各有优点,各有亮丽的风景。给予了同课异构的两节课和不同角度的两场讲座高度的评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广东省杨祥明名师工程的主持人杨祥明老师同样给予了他们高度的评价:伦慧清老师的课,实活并重,这应该作为文言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张剑挥老师的课,具有文学性、融合性、拓展性;唐素荣老师的讲座,呼吁让写作真正的发生,引领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去写作,具有实践价值;刘攀老师,谦虚博学,有思想有策略,用自己的教研行动给学生示范了“海量阅读”的价值,富有启发意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浈江区初中语文教研员韩雪秋主任总结这次活动:在新课标语文理念下,我们教课文不止在教课文,而是在教学法,在提升学生素养,入情入境,提升思维能力,提升文化自信。同时,韩主任对杨祥明教授带领工作室成员来到韶关浈江表示衷心地感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希望每一个老师追寻梦想,梦想在课堂,一同收获语文教学的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