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3.9.19 周二 晚 20:42 随笔</p><p class="ql-block"> 自从9月份报名自考以来,时间飞逝,一天24小时总觉得不够用。虽然学习的过程很艰难,也难免枯燥乏味,却觉得充实,平静。一遍遍地做题,渐渐清晰的思路,明朗的人物图。想想,你只是记住的一个名字及年代,主要贡献。背后却是他们毕生的心血成果啊。因此,内心便更加敬畏,再联系日常工作,更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只有不断学习,你才能发现,自己是多么需要学习。</p><p class="ql-block"> 学,然后知不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录下雨天的两组对话:</p><p class="ql-block"> 一、由于持续下雨,放学的必经小路两旁站满了举着雨伞的大人,孩子们想从本就不宽的小路中间经过确实不易。</p><p class="ql-block"> 一小男孩索性跳进了草丛中,顿时,水花四溅,雨水已没过鞋面。接他的老师见状连声大吼:“xxx,你干嘛?你赶紧给我上来?”小男孩一边答应着老师,一边从人缝中挤了出来,未等站定,老师继续数落:“你干嘛跳进去,你不知道里边有水吗?”“我不是故意的。”“我看你就是故意的!”就这样,俩人就这一问题形成了一连串的车轱辘话,数个回合之后,老师身旁一个小女生随声附和,轻悠悠地说:“你就是故意的。”</p><p class="ql-block">二、看到刚值完日的凡,向他招手示意。他一改张望找寻的模样,活蹦乱跳地向我跑来,我示意他戴上雨帽,娃二话不说积极配合。</p><p class="ql-block"> 我拉着他的小手,边走边称赞他的机敏。</p><p class="ql-block"> 他说:“老师,这雨下了整整一天,我可真烦。”(我猜他是不想戴雨帽,如果我让他肆意发挥随便玩,他可能不会这样说……)</p><p class="ql-block"> “是啊,这雨下了整整一天,而且下得不小呢。”</p><p class="ql-block"> “唉,老师,要是这雨连着下三年会怎么样?”</p><p class="ql-block"> “不可能下三年”</p><p class="ql-block"> “我说的是假如”</p><p class="ql-block"> “噢,那我们会不会就要像鱼儿一样天天在水里游着,游着去上学呢?哈哈哈哈哈,你可真有想象力啊!”</p><p class="ql-block"> 他忽闪着漂亮的眼睛👀说:“老师,我还发现今天上午这雨是直着下的,下午是斜着的”</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因为有风”</p><p class="ql-block"> “斜风细雨不须归”</p><p class="ql-block"> “老师,我也想起来一首诗,不知道是李白还是杜甫写的”</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案例反思:</p><p class="ql-block"> 在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切莫信口开河,想怎么说就怎么说。</p><p class="ql-block"> 既要放下姿态蹲下来,以儿童的视角观察世界;又要站得高远,用科学的发展观,引领儿童的未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席老师:关心而有效地对待孩子是可能的</p> <p class="ql-block">宋老师:只做,不说。行大于言。</p> <p class="ql-block">魏老师:父母的世界观至关重要。</p> <p class="ql-block">《父母挑战》</p><p class="ql-block">【维持秩序】</p><p class="ql-block">❤️❤️家庭氛围</p><p class="ql-block">每个社会都有其风俗与习惯,而每个家庭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如果我们允许争吵和斗争、混乱和邋遢、猜疑和自私成为家庭生活的基调,那么孩子就会接受这些做法和态度,无论他的天性和遗传基础有多好。因此,教育的结果主要取决于家庭氛围。如果家庭中主要的行为准则与社会通行的不一致,那孩子就不可能有足够的能力去处理他将在学校、在专业或工作上、在两性关系中以及在社会交往中遇到的问题。</p><p class="ql-block">父母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如果父母粗心大意、毫无条理,孩子又怎么会养成有条不紊的习惯呢?如果家里没有一个人持之以恒地专心工作,孩子怎么会勤奋刻苦呢?如果粗鲁的争吵和谩骂已经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孩子怎么能学会举止友善呢?</p><p class="ql-block">家庭氛围越好,对孩子的发展就越好,就越有可能让人满意。</p><p class="ql-block">友善、相互尊重和宽容是顺利合作的必要前提,孩子通过观察形成对人类整体的第一印象。因此,父母必须密切关注,并竭力改进自己的言行。</p><p class="ql-block">父母如何评价其他人,;父母是出于关心且带着同理心去讨论他人,还是只是随意八卦、冷嘲热讽,;父母是尽量保持公正,还是吹毛求疵,易于把每个人往最坏的方向想。孩子的大多数偏见源自父母。</p><p class="ql-block">孩子通过父母的眼睛看世界,因此,你的世界观至关重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