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玻利维亚🇧🇴深度游2023

大班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心心念念的新世界七大自然奇观之一的马丘比丘是这次旅行的主要动力,探索印加帝国文明的历史也成了自然的催化剂,虽然许多评论都说去马丘比丘是年轻人的事,是体力活,想想我们还没老,如果想去的话,现在是最好的机会……就这样,与几个朋友商量一下,基本计划形成。</b></p> <p class="ql-block"><b>已经比较熟悉的照片在脑海生根,不过这是我自己用手机拍的</b></p> <p class="ql-block"><b>彩虹🌈山是库斯的新网红景点</b></p> <p class="ql-block"><b>虽然俺的长相一般般,亇性突眼</b></p> <p class="ql-block"><b>计划形成之后,马上联系当地旅行社地接,确定行程,价格等等一系列繁琐之事…最后确定日期,14天游遍秘鲁主要景点,其中考虑到我们大家的年龄身体情况,及可能的高原反应及适应期,期间留出多次休息及自由活动时间。(非常有必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这次行程,我们也排除了二项活动:亚马逊丛林及纳斯卡线,虽然有些遗憾。但是对于我们年龄段的人来说,可能也是正确的选择。</b></p><p class="ql-block"><b>行程安排:</b></p><p class="ql-block"><b>利马- 3天</b></p><p class="ql-block"><b>库斯库(包括马丘比丘,彩虹山等)- 6天</b></p><p class="ql-block"><b>普诺 (的的喀喀湖)- 4天</b></p><p class="ql-block"><b>原计划是飞回到利马,再耽一天,回家…后来突然想到从普诺去玻利维亚的首都拉巴斯,只需四亇多小时的车程,天空之镜之称的玻国盐湖使得我们作出了另一个大胆的决定- 多化6天时间走访邻国玻利维亚,(具体计划下面再讲)</b></p> <p class="ql-block"><b>秘鲁之行始于首都利马。</b></p><p class="ql-block"><b>16世纪,来自西班牙的投机分子皮萨罗伙同168名老乡,迅速灭亡了印加古国。很快他便安排自己的弟弟们驻守库斯科,自己转而在沿海地带建立新的城市。1535年1月18日,主显节,“国王之城(La Ciudad de los Reyes)”宣告建城。但很快,简化自城中里马克河(Rimaq)的“利马(Lima)”就取代了“国王之城”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名称。利马建成后很快成为殖民时期南美最富庶也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并作为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总督驻地之一,成为殖民地的行政、宗教和文化中心。</b></p><p class="ql-block"><b>利马大教堂,殖民者皮萨罗的棺椁至今还在教堂内,据导游介绍,秘鲁人对老皮至今还存在于教堂内褒贬不一。虽然由于他,秘鲁被殖民三百多年,但他是第一个把天主教介绍给秘鲁的人,今天秘鲁人有70%信仰天主教。</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利马街景</b></p> <p class="ql-block"><b>总统府及换岗仪式,所有国家换岗仪式中最长的(30分钟)</b></p> <p class="ql-block"><b>集体照</b></p> <p class="ql-block"><b>最大的博物馆,私人拥有</b></p> <p class="ql-block"><b>愽物馆里的餐厅感觉很高挡,菜也不错</b></p> <p class="ql-block"><b>利马夜景</b></p> <p class="ql-block"><b>利马是座建在悬崖上的城市</b></p> <p class="ql-block"><b>在任何利马之旅中,参观“Huaca Pucllana”都是绝对不可错过的。 这座宏伟的土坯和粘土金字塔建于公元 200 年至 700 年之间,是“利马文化”的重要仪式和行政中心。</b></p> <p class="ql-block"><b>继续利马游</b></p><p class="ql-block"><b>利马人口一千-百万,城市中心及沿海游客区域与其他国际大都市基本相同,交通便利,各种商店,餐厅,酒吧应有尽有,而且相对便宜,值得一来…</b></p> <p class="ql-block"><b>美食</b></p> <p class="ql-block"><b>利马到库斯科必须飞过去,而且是从海拨300米到3400 米,好几位朋友下飞机就有高反,到酒店马上休息,喝可可茶,甚至稍微接一氧气(每个酒店都配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Cosco (库斯科)</b></p><p class="ql-block"><b>秘鲁历史文化名城——库斯科古城位于秘鲁东南部崇山峻岭的安第斯山区的一片谷地之上,据史料记载,大约在公元1000—1200年,印加人开始在这里定居,从12世纪开始这里逐渐发展成为印加帝国的宗教和行政中心,成为首都。</b></p><p class="ql-block"><b>库斯科在当地克丘亚语的意思是“大地的肚脐”,也就是“世界的中心”,库斯科古城在1983年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b></p><p class="ql-block"><b>1533年11月,西班牙人进入库斯科,据说不到二百人的西班牙军队轻而易举地击溃了拥有数万军队的印加帝国。随着西班牙人的到来,古代印加文明遭到了彻底的摧毁,太阳神庙被拆毁,在上面建起了圣多明哥教堂,如今库斯科古城已然变成一座充满西班牙风情的小镇,而印加文明的雄伟建筑几乎荡然无存,它们或变成了残垣断壁,或被埋在建筑的下面,但是印加人的巨石加工技艺和高质量的砌筑技术却令人印象深刻,现在的圣多明哥教堂下面就是印加帝国最重要的太阳神殿遗址。西班牙人拆毁了原来的神殿,在神殿的基础上建造了这座教堂,方形的拱廊庭院,笨重的钟楼都很容易看出来这是一件远离欧洲文明中心的复制品,入口处能够看到巴洛克风格的痕迹。</b></p><p class="ql-block"><b>后来西班牙🇪🇸人把首都迁去了利马。</b></p> <p class="ql-block"><b>印加人普遍认为美洲狮puma是印加帝国的象征,也是库斯科的象征。第九代印加王帕恰库提以美洲狮的样子设计规划了这座城市。美洲狮的身体大部分由城内的大广场构成,两条河在东南方汇合形成了它的尾巴。美洲狮的心脏是太阳神殿科里坎查Coricancha,而萨克塞瓦曼堡垒正好是美洲狮的头,石墙则是美洲狮的牙齿。</b></p> <p class="ql-block"><b>原來印加人的太阳神庙被西班牙人拆毁在上面建起的圣多明哥教堂</b></p> <p class="ql-block"><b>百年历史大商场。(当地人买东西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b>来秘鲁,特色菜总要尝试一下吧,味道还可以,但不能多想。</b></p> <p class="ql-block"><b>“最后的晚餐”在印加兄弟的手里改成有当地特色的“最后的晚餐”,桌上的餐更适合印加人的胃口</b></p> <p class="ql-block"><b>小弄堂抬革路上开车有点难度</b></p> <p class="ql-block"><b>比较典型的山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库斯科是印加帝国的首都,城内外有大量印加遗址。今天导游帶我們去山上看几個印加遺址。</b></p><p class="ql-block"><b>Tambomachay 坦博马查</b></p><p class="ql-block"><b>位于山里的一处印加水利设施,遗址可见到切割平整的印加石墙,水渠,小瀑布和浴池,依然流淌着清澈的泉水,据说是皇家貴族在祭拜时的净身场所,也可能是水神庙。</b></p><p class="ql-block"><b>Qengo 肯科</b></p><p class="ql-block"><b>距离库斯科约6公里,一片巨石区,巨石下有弯弯曲曲的通道,内有原有石头切割打磨成的石床、石龛等,是印加时代祭祀和处理木乃伊的场所。</b></p><p class="ql-block"><b>PukaPukura 普卡普卡拉</b></p><p class="ql-block"><b>意思是红色堡垒,黄昏时夕阳照在堡垒的石墙上呈赭红色,有此得名。堡垒是印加的古驿站,传说印加政府在此设检查站管制来首都库斯科的旅人和商贩。从库斯科到马丘比丘的inka trail 在附近经过。</b></p><p class="ql-block"><b>Sacsayhuaman 薩克塞華曼</b></p><p class="ql-block"><b>传说是仅次于马丘比丘的一个大型印加遗址,目前的规模仅是原来的1/5,但依然很壮观。印加巨石建筑的切割镶嵌水平让人惊叹,最大的巨石有300多吨,在不用轮子的印加时代如何搬运依然有很多谜团。巨石之间拼接得严丝合缝,没有粘接材料,却连一张纸也插不进。而且石墙有抗震设计,遇上大地震也不会塌。</b></p><p class="ql-block"><b>萨克塞华曼堡垒,地理位置独特,库斯科古城当初被设计成美洲豹的形状,萨克塞华曼正好位于豹头的位置(p5),在此可以俯视库斯科全城,也能看到雪峰, 修建了近200年,有2万左右工人参与建设。</b></p><p class="ql-block"><b>据說這里就是印加军队与西班牙军队打的最後-战,結果印加输了,指挥官从山上跳下自殺,不愿做俘虏,从此印加被灭。</b></p> <p class="ql-block"><b>神秘的圆形梯田遗址</b></p><p class="ql-block"><b>位于库斯科古印加神圣谷(Sacred Valley)的莫雷(Moray)小镇,海拔3600米,映入眼帘的圆形梯田是一道奇妙的风景。在广袤的山丘间,环形阶梯剧场式的下沉梯田,其深度从百米到160米不等。圆形梯田的顶部和底部温差可达到15摄氏度。</b></p><p class="ql-block"><b>1932年,一次美国杂志的航拍偶尔发现了这里蔚为壮观、令人震撼的梯田系统。</b></p><p class="ql-block"><b>考古研究发现,这里是古印加人的“农业试验基地”,培育出能适应不同气候的作物,如马铃薯、藜麦和玉米等,他们还培育出能抗灾的良种,即使在灾难气候下也能取得好收成。其诀窍就是巧妙利用乌鲁班巴河床中独有的具有不同比热容量的鹅卵石,在梯田底部铺垫不同厚度,按照每300米不同高度的气候差别,设计建造适应不同气候的梯田。</b></p><p class="ql-block"><b>从山上看去,好像是古罗马的环形剧场;又好像是外星人的绘画杰作。</b></p><p class="ql-block"><b>如今安第斯山区所产玉米有150种、马铃薯达3000个品种,还有种类繁多的蔬菜,显然,这与莫瑞梯田这个农业试验基地有关。</b></p><p class="ql-block"><b>我们尝过那大粒的糯玉米,味道好极了!</b></p><p class="ql-block"><b>Marasal 山中盐田</b></p><p class="ql-block"><b>-直认为盐田只能出现在海灘边上,这里在大山深处,居然还能出盐田。听导游說,這是因為這里原來是大海,经过千万年的地壳运动,海水退掉了,但土质里富含高达25%的盐,通过山上的泉水流出,形成现在的盐田,大山深处的一道奇景。</b></p><p class="ql-block"><b>下午乘了两小时火车,来到马丘比丘的山下,准备明天一早上去见识又一个神奇之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Machu Picchu(马丘比丘) </b></p><p class="ql-block"><b>建于约15世纪,位于秘鲁库斯科省西北75公里处。16世纪,由於西班牙殖民者的入侵和印加帝国的没落时被遗弃,然后在随后的4个世纪被人遗忘。</b></p><p class="ql-block"><b>1911年,耶鲁大学的教授、探险家Hiram Bingham在寻找印加帝国最后一个首都时歪打正着发现了这个当时已被原始森林覆盖的城市,然后通过国家地理杂志介绍给了世界。</b></p><p class="ql-block"><b>马丘比丘也被称作“失落的印加城市”,是秘鲁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马丘比丘建在距乌鲁班巴河面2400米高的山脊上,全城面积约9万平方米,为热带丛林所包围,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独特地理位置,磅礴的气势,和高超的建筑技巧绝对是南美的考古遗址中之首。在建筑理论及工具极度匮乏的条件下,古老的印加人将这样一座城市建在陡削的悬崖上,不利用任何的钢筋水泥,仅仅靠石头打磨技术建起了一座又一座的房屋、寺庙。然后利用梯台的形式扩大平地面积,并修建了配套的引水系统,几乎家家户户都能就近打到天然的山泉水。在城市内宫殿、神庙、祭坛、广场、街道、监狱、仓库一应俱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向往以久的马丘比丘之行圆满成功,从Cusco出发,先坐近二小时火车进深山老林,后坐30分钟大巴上山,门票要预先网上买好,按时间进园,早五分钟都不让进的[捂脸]。火车是通往马丘比丘的唯一途径。</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马丘比丘的重要建築,拴日石,三窗庙,神鹰庙。</b></p> <p class="ql-block"><b>留下一个合影吧</b></p> <p class="ql-block"><b>马丘比丘山脚下的温泉镇</b></p> <p class="ql-block"><b>去马丘比丘的火车</b></p> <p class="ql-block"><b>彩虹山,盖丘亚语叫Vinicunca或者Winikunka,西班牙语称之为Montana de Siete Colores。不懂也没关系,在库斯科,只要说Rainbow Mountain,没有人不知道。这座七色彩虹山现实存在了百万年,直到2012-2015年才被探险家们无意中发现,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b></p><p class="ql-block"><b>高海拔独有的冰河圈谷地形,层次分明的糖果色五彩岩层,加上蠢萌的羊驼,这块“上帝打翻的调色盘”,迅速走红,成为ins上知名的打卡圣地。</b></p><p class="ql-block"><b>其实略懂地理的都知道,这种丹霞地貌在我国就有广泛分布,说不定张掖的五彩丹霞就比这里更美更震撼。但是,藏身于安第斯山深处的彩虹山,因其高海拔和发现晚,更添几分神秘的色彩。更何况,Lonely Planet说,这里可能是世界上最容易攀登的5000米高山。</b></p><p class="ql-block"><b>蓝天的映照之下,富含铁元素的红、富含镁铁和氧化铜的绿、富含硫化物的黄,倒更显斑斓陆离。</b></p> <p class="ql-block"><b>与二亇花姑娘留亇影</b></p> <p class="ql-block"><b>所有小伙伴都坚持爬到山顶,非常不容易,留影加点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PUNO普诺</b></p><p class="ql-block"><b>昨天,我們从Cusco 飞了三小时+一小时车程到达Puno,一个高原上的边陲小城,被称为“民俗文化之都”,秘鲁人心中的另一个“首都”。 库斯科是印加帝国的中心,利马是秘鲁如今的首都。而在这两座城市之外,在安第斯高原地区原住民的克丘亚人和艾马拉人心目中,还有另一座地位与“首都”相当的城市——那就是普诺。</b></p><p class="ql-block"><b>普诺位于秘鲁南部的滴滴喀喀湖西北岸,海拔3826米,建于1668年。东邻玻利维亚,面积72012平方公里。人口12万,有印加人,西班牙人,印第安人,更多的是这些人的混血,我们的导游就是印加和西班牙的混血。</b></p><p class="ql-block"><b>普诺历史悠久,纵观兴衰交替古文明史,最有名的自然是印加文明。据记载,印加王曼科·卡帕克就是从高原圣湖滴滴喀喀湖出发、最终创下了伟大的基业。</b></p><p class="ql-block"><b>当天正赶上全市庆祝活动,锣鼓喧天,载歌载舞,武警出动交通管制,热闹非凡。</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印加之父曼科. 卡柏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滴滴喀喀湖</b></p><p class="ql-block"><b>一早来到码头边,上了游船,行驰了一个半小时,停靠在Uro 人居住的浮台上,他们祖祖辈辈都用湖里生长的芦苇扎成平台,搭房,船只,一应家俱。那平台上生活了五户人家,女人带孩子做刺绣,男子捕鱼打猎,然后用猎物出去交换粮食。那芦苇做的平台最多只能用25年,然後重造。如果夫妻不願在-起生活了,就把平台切割开,各奔東西。船老大撐船帶我們芦苇荡转转,还秀大家如何打野🦆,捕🐟,拔出嫩芦苇尝吃嫰头,,各種他們的生存技巧。這里的人平均壽命65岁。</b></p><p class="ql-block"><b>上船又繼續開一個半小時,來到一個島- Amantani Island, 岛上风景如画,居住有4千多原住民,这里生存条件好很多,𡷊上有-家医院(1位医生,2位护士),有学校,孩子们可以在島上受教育到20歲。晚上我們住在-戶民宿,体验生活,房子站在山上,面對大湖,阳光下,粼波閃爍,风光独好。房子造得很現代,有熱水洗澡。晚飯後𡷊上转转,几次給羊群让道,房前屋后有自耕地。白天阳光灿烂,晩上电闪雷鸣。第二天早饭后,女主人让我們换上民族服裝,-起拍照。然後,女主人送大家上船,結束了快樂的岛国插队生活。据說這岛上人平均寿命到85岁。看來生活條件也是決定壽命的重要因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Taquile Island</b></p><p class="ql-block"><b>游船又帶我們去了滴滴喀喀湖上的另一个岛,该岛有二千人,实施人民公社制度,每年岛上选出28位领导(20男3女),沒有薪水管理一年,领导們安排劳力做工,或种地,或做手工編織,或养牲口,或开饭店,最後赚來的錢属公社,平均分配,沒有贫富,共产主义在这里实现了!</b></p><p class="ql-block"><b>当我们来到山顶,当地人正载歌载舞地迎接游客,我们也加入跳圈圈舞。</b></p><p class="ql-block"><b>路遇一对80岁老夫妇,在慢慢爬山路。</b></p> <p class="ql-block"><b>至此为止,秘鲁14天游基本结束。</b></p><p class="ql-block"><b>如前所述,当地旅行社给我们二个选择,1)飞回利马然后回家,2)继续探险,包车去玻利维亚,(包含在价格中),我们的想法是既然已经差不多到邻居家门了,就干脆敲门了,再说玻利维亚藏有世界上最大的盐湖,号称“天空之镜。特意再去一次也不可能的了,大家一致决定这个伸头与缩头同一原理的选择。</b></p> <p class="ql-block"><b>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很骨感…</b></p><p class="ql-block"><b>第一个问题是,秘鲁的旅游公司不能在玻利维亚带团旅游,所以我们必须自助游或另外找一家当地的旅行社,第二,所有人,包括持美国护照的人都必须要签证才能出入境。</b></p><p class="ql-block"><b>有朋友问你们怕不怕,回:有点,但是只能朝前走了</b></p> <p class="ql-block"><b>从秘鲁到玻利维亚,像似从第三世界走向第四世界。我又看到街上边的小贩在一盆己经变色的盆子里洗碗。此地海拔3700公尺,在灸热的高原阳光下,尘土飞扬的街道让人产生一种喘不过气的感觉。移民局一个𣎴穿制服的官员节外生枝地认定我们提供签证的文件字体过小,结果我们又背着沉重的背包去街上找复印店放大文件。签证费要$160,这主拿着百元美钞反复端详,苦于无识別工具,又拒收。在那座低矮的过境小房里前后拆腾兩个多小时,才在护照上贴了一张10年有效的签证。同行者嘀咕:这地方还会再来?!过境后,汽车在荒野中行驶了近三小时,到达海拔3600公尺的玻国首都拉巴斯(La Paz),那已是万家灯火的时分了。明天看看能有什么新鲜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我们把玻利维亚的行程分三段:自己找拉巴斯酒店及玻国内的机票; 拉巴斯找了当地导游及机场接送; 参加盐湖及国家自然保护区的三日三夜游。这里必须提一下,与各亇关键点的及时联络全部通过 WhatsApp </b></p> <p class="ql-block"><b>拉巴斯(La Paz),是南美洲国家玻利维亚(Bolivia)的行政首都,议会和政府机构所在地。平均海拔3657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首都。人口约120万,多为印第安人。</b></p><p class="ql-block"><b>13世纪,拉巴斯曾是印加帝国的一部分,1538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548年西班牙殖民者开始在这一地区建城,1825年8月正式独立。为了纪念1825年决定独立胜利的战役而命名为“拉巴斯”。拉巴斯在西班牙语中即“和平”之意。在独立后的100多年里,它并不和平,经历了190次政变、更换了近70名总统以及侵略战争的创伤。1900年成为玻利维亚政府实际上的首都。</b></p> <p class="ql-block"><b>导游带领在一处山里健行,两边的山石很奇特,像外星球,本来要爬到山顶看风景的,实在爬不动了,半路打回</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Moon Valley 月球谷,这里的地形犹如在月球,由此得名</b></p> <p class="ql-block"><b>拉巴斯除了海拨高以外,其实是一个我比较喜欢的城市,留亇影作纪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乌尤尼盐沼 </b></p><p class="ql-block"><b>早上五点去机场,飞去乌尤尼,全程飞了50分钟。从拉巴斯飞乌尤尼,一天只有这一班飞机。一个星期只有三天有飞机进出,拉巴斯有巴士去乌尤尼,但是要开一个晚上(9小时),我们这年纪就不要折腾了(大家如飞进飞出,一定要算好时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乌尤尼盐沼在玻利维亚波托西省西部高原内,海拔3,656米,长150公里,宽130公里,面积9,065平方公里,为世界最大的盐层覆盖的荒原,有“天空之镜”的美称。边缘有盐场,主要盐场间有公路相通。</b></p><p class="ql-block"><b>在高原南端有一些冰川融化时留下的盐湖,而在1万年前最后一个冰期(第四纪冰期)结束时,湖水已逐渐消失。高原上最大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乌尤尼盐沼(Salar de Uyuni)。每年夏季(雨季12月至次年1月),它被雨水注满,形成一个浅湖;而每年冬季(旱季7月至10月),湖水则干涸,留下一层以盐为主的矿物质硬壳,中部达6米厚。人们可以驾车驶过湖面。由于面积空旷,极其光滑(覆盖着浅水),同时又极平整(海拔差异极小),地表反射率极高,使阿塔卡玛成为一个理想的测试和校准地球遥感卫星之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乌尤尼镇有一个知名景点~火车墓地。乌尤尼曾是矿产铁路运输的中继站,铁路是英国人造的,1940年代矿产耗竭导致许多火车被丢弃在此地,如今成为一景。</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在盐沼里开车,必须要4轮驱动的车,因为有的地方会打滑或松软</b></p> <p class="ql-block"><b>导游们开车带我们横穿盐沼,停在一处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丰盛的午餐。由于这里人烟稀少,吃饭都是旅行团包了,车走到哪吃到哪。</b></p><p class="ql-block"><b>俺为各位队友倒酒</b></p> <p class="ql-block"><b>在盐沼中央有一个名为鱼岛(Isla de Peskado)(从远处看,此岛像一条鱼的形状故名)的小岛,上面长满了千年的仙人掌,是横越乌尤尼盐沼途中重要的休息处所。</b></p> <p class="ql-block"><b>今天离开天镜盐绍前往玻利维亚国国家保护区,它奇特的地貌景色, 地道的无人区,也没什么路,所以必须有四轮驱动的车才能通行,非常颠簸。由于条件比较艰苦,一定要有思想准备,住宿地是用盐块所建,连床也是用盐块搭起,每天供电3-4小时电…</b></p> <p class="ql-block"><b>翡翠色的圆湖富含矿物质,在风,阳光,气溫的协同作用下,毎日数易其色,令人难以置信。</b></p> <p class="ql-block"><b>不远处却有终年嘶嘶作响的带硫磺味的蒸气喷发孔, 星佈的高原湖各有千秋</b></p> <p class="ql-block"><b>萌萌的草泥马</b></p> <p class="ql-block"><b>火烈鸟白天太阳下悠然自得,可晩上被冻住在水里(零下的温度)反而被觉得可怜兮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贴几张导游兼摄影师的作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三天,850公里的崎岖山路,吃住条件相对较差,断网少电…虽然有点辛苦,但是很值得,建议大家去天空之镜的小伙伴,可以考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全部行程总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1)如果你对历史,人文,自然,美食有兴趣的话,秘鲁应该是你下一亇目的地。至于玻利维亚,取决于你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及愿意比较艰苦的旅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2)去秘鲁与玻利维亚旅游成本相对于去欧洲要低许多,特别是玻利维亚,一大盆大排蔬菜盖交饭相当于三美元不到,喝一杯鲜榨木瓜汁0.8美元,飞机票也相对便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3)如果你担心身体健康情况或是否有高原反应,那你应该抓紧时间,把这个目的地先解决,大多数同伴,包括72岁的大姐,都沒严重反应,喝当地提供的可可茶或吃一二次高反药就可完全克服…我本人全程没有严重高反症状,只要注意休息,动作放慢,多喝水就可以克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4)二亇国家都沒任何安全问题,除了语言交流困难之外,没有任何障碍,在利马自由活动叫 Uber 也很方便,我们没试过公交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大家如有问题可以私信我,如果需要对方地接旅行社的信息,也可私信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023.9 新泽西</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