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深入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促进工作室学员成长,推动名教师工作室建设,发挥工作室辐射引领作用,提升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经研究,茂名市张博名教师工作室决定开展学员送课下乡研修活动。</p><p class="ql-block"> 2023年9月21日,工作室送课下乡第一站来到了信宜市洪冠镇。研修活动包括了学员与本校老师的同课异构、评课交流、专题讲座等。</p> <p class="ql-block"><b>9月21日上午研修活动在信宜市洪冠中学举行。</b></p> 活动一:同课异构课堂展示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如何有效地落实听后转述课堂。</p><p class="ql-block"> 本次教学素材:外研版七年级上册 Module 4 My classmates</p> Lesson 1 洪冠中学龙樱丽老师 <p class="ql-block"> 龙老师这节课主要是学习简单的自我介绍(包括身份、年龄、状态等)。龙老师通过听说活动的设计,让学生掌握一些听说技巧,及学会运用说明身份、年龄、状态等的句子。</p><p class="ql-block">1.听前</p><p class="ql-block">龙老师利用多媒体平台教读单词引入课堂,为下文的听力扫清障碍,降低了听的难度。</p><p class="ql-block">2.听中</p><p class="ql-block">龙老师设置了回答问题、听录音填信息等听力活动,还引导学生注意语音、</p><p class="ql-block">语调、停顿等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课文,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文本,为下面的输出作准备。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效果较好。</p><p class="ql-block">3.听后</p><p class="ql-block">龙老师通过先在分小组角色朗读、然后播放已事先录制好的个别学生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的视频让学生观看,为接下来小组PK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自我介绍的句型做准备。学生在说的过程中龙老师对学生不断地进行鼓励及语言的指导,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及语言表达能力。</p> Lesson 2 教育城初中潘金凤老师 <p class="ql-block"> 潘老师本节课能做到深挖文本,用简单的形式体现了课标中的What、How、Why 由易到难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易学、乐学,听中教会了学生很多听的微技能,也为学生充分搭建好听后转述的支架,从而使到学生听后都能大胆、大声、自信地语言输出,展示了一节比较成功的课。</p><p class="ql-block">1.Pre-listening </p><p class="ql-block">潘老师以一个已经录制好的关于介绍她自己的视频导入本节课要讲的主题:Introduce myself.既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也为下面的听力作铺垫。 </p><p class="ql-block">2.While-listening</p><p class="ql-block">在这部分,潘老师设置“What”“How”“Why” 等3个听力训练让学生充分熟悉文本,听前对学生进行了听力微技能的指导,听力由易到难地进行设计,听力结束后,潘老师便过渡到中考听说的题型——模仿朗读。本次模访朗读,潘老师重点抓点拨了连读和声调。接着,潘老师引领学生先认真看Video,注意语音、语调、连读、停顿等,然后再叫学生跟读再到学生分角色朗读等,大量地进行语言输入,为接下来的听后转述及自由发挥做好铺垫。</p><p class="ql-block">2.Post-listening</p><p class="ql-block">在这一部分,潘老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跟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先在小组内进行自我介绍,然后小组PK形式看哪一组最有创意,老师能及时对他们进行帮助及鼓励,贯穿着师生共评、生生互评等评价方式,充分体现了教-学-评。最后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了Thinking,从而使得这节课的情感得到了升华!潘老师本节课能做到深挖文本,用简单的形式体现了课标中的What、How、Why 由易到难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易学、乐学,听中教会了学生很多听的微技能,也为学生充分搭建好听后转述的支架,从而使到学生听后都能大胆、大声、自信地语言输出,展示了一节比较成功的课。</p> 活动二:讲座引领 深度理解 <p class="ql-block"> 信宜市教育城初级中学温微微老师做了题为《如何在常规听说课中抓实“听后转述” 》的微讲座。讲座中,温老师从以下四个方面做了陈述:</p><p class="ql-block">(一)“听后转述”与“信息转述”的异同;</p><p class="ql-block">(二)“听后转述”对于提升听说考试题型“信息转述”成绩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三)如何在常规听说课堂中抓实 “听后转述”。</p><p class="ql-block"> 温老师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次教研中课堂活动设计的目的,做了深入浅出的阐述,让在座的每一位老师都清晰地理解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意义和教学活动设计的关系。</p> 活动三:评课交流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主持人张博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性点评,对这两节课和专题讲座表达了认可。基于本次教研活动,张主任跟在座的学员以及洪冠中学的英语老师谈了以下四点建议:</p><p class="ql-block">(一)听说课要突出听与说。</p><p class="ql-block">(二)教学设计应遵循先易后难 原则。</p><p class="ql-block">(三)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给机会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展示。</p><p class="ql-block">(四)听评课的一些建议:</p><p class="ql-block">1、对比课堂活动安排的差距,如听说活动以及时间的安排,学生记录的地方和记录的技巧、观察学生写得怎样等等;2、模仿训练效果的对比,如朗读的技巧训练、小组训练的编排、训练的任务是否由易到难等等。</p> <p class="ql-block"><b>9月21日下午研修活动在信宜市洪冠二中举行。</b></p> 活动一:同课异构课堂展示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如何有效地落实英语的听说课堂。 </p><p class="ql-block"> 本次教学素材:外研版九年级上册 Module 3 Heroes Unit 1 She trained hard,so she became a great player later.</p> Lesson 1 洪冠二中刘春菊老师 <p class="ql-block"> 刘老师这节课是以心中的英雄为话题,介绍了Daming心目中的英雄--- 乒乓名将邓亚萍。通过学习对话,学生可以了解到邓亚萍刻苦努力、锲而不舍的精神品质。语法是原因状语从句和结果状语从句。 本节课她的教学的目标有三个:①通过一些听力活动获取关于邓亚萍的一些信息 ②学习邓亚萍刻苦努力的精神 ③学会谈论自己的英雄。(这是难点)。 课堂一开始她就用了一个游戏来抽查单词顺便活跃气氛,然后用了一个视频和头脑风暴来导入话题从而过渡到本课的主角简单介绍邓亚萍。 课堂上她设计了七个任务来开展教学,简单来说就是从三大方面来设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应用创新。</p> Lesson 2 实验学校林宝燕老师 <p class="ql-block"> 林老师这节课从单元整体设计入手,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听后转述,理解对话,从中获取心中英雄的信息。林老师采用了3A教学法,首先在Arouse(创设情景,激活背景知识)部分,她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些英雄人物,拓展学生的见识和增加学生的知识厚度;在Analyze(创设活动,解构文本)部分。她通过三个听力任务,从What, How, Why 三个层面解构文本,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了一些听时速记的微技巧,也学习了如何做好听后转述,学生还从“Daming心中的英雄谁以及原因,邓亚萍做运动员时的事迹,邓亚萍退役后读书的事迹以及对邓亚萍的品格的评价”四个方面了解了运动英雄邓亚萍;在Apply(拓展思维,运用迁移)部分,她设计了学习任务让学生学习了朗读中的停顿技巧,接力retell了全文,并升华了本节课的文化意识——英雄就在我们身边,也许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在这节课中,由于是借班上课,师生都是初次见面,一开始,学生的表现是“紧张、不敢举手回答”,林老师通过由易到难的教学任务,以及她本人的教学智慧、性格魅力,课堂气氛渐渐的变成了“学生面带微笑、纷纷举手回答、大胆展示”。学生的转变,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有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他们才有信心大胆展示他们的“所得”。</p> 活动二:评课交流 <p class="ql-block">工作室学员温薇薇老师</p><p class="ql-block"> 温老师主要从语篇研读这一维度对这两节课进行点评。两位老师在语篇研读方面都有自己的理解,都能从what -why-how 去研读语篇,深挖文本。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语篇的主旨大意,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的语篇学习策略;还有价值观的讨论与渗透。</p><p class="ql-block">工作室学员:潘金凤老师</p><p class="ql-block"> 潘老师主要从教学设计这一维度对这两节课进行点评。两位老师能基于教材去设计听后转述的教学活动,通过预热、听力理解与记录、小组讨论、个人转述、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听后转述能力。</p><p class="ql-block">工作室学员:郑婷霞老师</p><p class="ql-block"> 郑老师主要从语言艺术这一维度对这两节课进行点评。两位老师能巧用教学语言肯定、鼓励学生,并启发学生主动参与思考、体验、想象和创造等学习活动,以促进教学相长,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学 。</p><p class="ql-block">工作室学员:唐昆姗老师</p><p class="ql-block"> 唐老师主要从教学效果这一维度对这两节课进行点评。两位老师在的教学过程,不论是导入还是创设问题情景,都环环相扣,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被激活,方法自然而有效。整节课总体效果,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学用结合,使学生在相对自然的状态,自然习得和使用语言。让“听”和“说”每个环节和谐的交织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主持人张博主任对这两节课进行了总结性点评,对这两节课表达了高度的认可。基 于本次教研活动,张主任谈了以下四 点建议:1.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面的范围,增加学生知识的厚度,让学生见多识广。2.课堂上,教师赋予训练考试的任务不要太多。3.教与考不分家。4.教学讲究效果,除了技巧技能得到训练,还应把文本内容读熟背熟,赋予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熟读熟背。</p> <p class="ql-block"> 信宜市洪冠二中骆传梁校长对本次教研活动提出了三个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1.根据学情设计教学活动,提高课堂的有效性。2.尊重规则,转为行动落实。3.有效地开展培优任务。</p> 活动三:教科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主持人张博主任做了题为《教育科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的讲座:。讲座中,张主任从以下六个方面做了陈述:</p><p class="ql-block">(一)搭建沟通交流平台;</p><p class="ql-block">(二)掌握教学理论方法;</p><p class="ql-block">(三)解决教学实际问题;</p><p class="ql-block">(四)总结规律提升效率;</p><p class="ql-block">(五)形成个人教学特色;</p><p class="ql-block">(六)职称晋升荣誉铺垫。</p> <p class="ql-block">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修行路上,一起同上,共探课程,以研助力教师专业成长。</p> <p class="ql-block"> “教”学路漫漫,“研”途皆风景,每一次的学习,都是对自己的嘉许。欲师者,温故而知新。欲达者,吐故而纳新。欲强者,明故而创新。每个人都是优秀的人,而学习,让我们变得更加优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