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

枫竹蝉粘

<p class="ql-block">  翻开秋的扉页,秋的色彩斑斓纷呈。我和我的领导、同事一行8人沿着秋色铺就的驿景,开启一场千里之外的旅行,领略了不夜城的冬极风光。</p> <p class="ql-block">  9月15日,我们乘坐东航客机从南昌启航,在济南稍作歇息。晚上10点到达东方小巴黎------哈尔滨。夜幕下的哈尔滨,在秋意中显得格外安宁、详和。没有南方都市夜的浪漫,也没有南方乡村的喧闹。这时的哈尔滨,在秋风中倒显得几份冷清。十个多小时的旅途劳顿,让我们顾不上东方小巴黎的诱惑,酣然进入了梦乡。在梦里,我们期待着她在深秋中一展风采,倾诉着她的过往……</p> <p class="ql-block">  9月16日清晨,我迫不及待地掀开窗帘。在酒店22层的高度,一览哈尔滨的真容。一派俄式风情的建筑尽收眼帘。在红日的映衫下显得格外详和------真不愧东方莫斯科的雅号。</p> <p class="ql-block">  吃过丰盛而热情的早餐,在导游的安排下,我们曾穿行在游人如织的太阳岛公园。驻足于天云阁水瀑布的烟雨中,尽情享受现代都市带来的欢愉。可当我倾听那光滑的方块石砖的诉说,不知咋的,我的脚步突然迈的很慢,顿时我的思绪也飘得很远:红毛子坐的那大马车好像在眼前缓行,小日本鬼子在酒馆的吆喝好像就在耳边,而遗憾的是,中国人的大街上看不到国人的踪影…</p> <p class="ql-block">  “索非亚大教堂到了",一个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放眼望去,满街的俄式风情小吃和首饰。高大宏伟的索非亚大教堂,以及清一色的黄皮肤黑眼睛尽在眼前。进入索非尔大教堂,游人们安静端坐在那里聆听那悠扬的弦弥之音,观赏那一幅幅超然壁画,或许有些感悟与释怀。</p> <p class="ql-block">  “为何这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轻轻诉说……"</p><p class="ql-block"> 这婉转沉郁的歌曲把我们带到《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的地方-------中国扎龙湿地——丹顶鹤的故乡。扎龙湿地因珍稀动物丹顶鹤而声名远播。这首歌也因护鹤姑娘徐秀娟动人的故事而远扬。</p> <p class="ql-block">  瞧,那丹顶鹤正展示着那优美的身姿与游人亲昵。游人们也打心眼里喜爱它们,冷不丁“咔嚓”一声与它们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快看,一群群丹顶鹤正从无垠的芦苇荡中飞出,在空际中一字排开、盘旋,发出欢快而凄美的声响,好像在向人们的诉说那个真实的故事。这也不禁让我想起"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诗句。</p> <p class="ql-block">  “呼伦贝尔大草原,我们来啦!”</p><p class="ql-block"> 听着呼伦与贝尔凄美的爰情故事和草原英雄铁木真坎坷曲折的成长传奇,我们不知不觉在长达5个多小时的颠簸中来到草原腹地。我们虽然没看到“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绝美景致,但"天苍苍,野茫茫"却是的的确确的存在。放眼远眺,曲水和云天一体,绿草与白云相接。那雪白的羊群,奔驰的骏马,还有那和悦的牧羊人以及幸福挂在脸上的游子无不给这广漠的大草原增添几份灵气,体会了草原的宽广与博大。</p> <p class="ql-block">  如果没欣赏草原的马之舞,那也算不上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正如"不到长城非好汉"。你看:群马奔腾、策马扬鞭、马上倒立、一人两骑、飞马点射、六人三骑等等无不凸现草原巴特的精湛技艺和马背上民族的冲天豪气。这自然让我想起了成吉思汗率领他的蒙古铁蹄南征北战、东征西讨、攻城掠土、所向披靡……</p> <p class="ql-block">“满州里在这里等你”,一句温馨的话语拉近了我们与这座“边疆之城"的距离。登上观景台,一座雄伟的国门傲然挺立在中俄边境。国门上赫然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尊41界碑毅然矗立在国门的一侧,它在坚定的告诉我们:祖国地大物博,但没有一寸是多余的!远晀凋零的俄罗斯村镇,再看看繁华的满州里,我不禁怦然心动------有幸身在中华,生于盛世。其实满州里还有一个别称--------套娃之城。这里的每座建筑都打上了套娃深深的烙印,套娃文化在这座城市每个角落都被淋漓尽致地展现着。</p> <p class="ql-block">  告别了边城,汽车在中俄边境上前行,向极地气侯根河挺进。据说那里的最低气温达零下53摄氏度。当然,我们很幸运并没有遇到这样的状况--------但也遇到了家乡难得的零下8摄氏度的低温天气。在那里,我们站在湿地之巅鸟瞰了亚州第一大湿地。目之所及,满眼苍翠、沟壑纵横,是许多侯鸟理想的栖息地,也是各种鱼儿天然的繁殖之所,大自然在这里获得了和谐完美的统一。</p> <p class="ql-block">  一路向北,我们穿越在大兴安岭的丛林中。你看那低矮的白桦林,一根根、一排排,像列队的士兵。那满身披着金黄大衣的落叶松在秋风中摇拽。我暗想:若不是1987年那场“5.6”大火灾,大兴安岭绝对不是现在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在迷恋大兴安岭自然风光中,我们不知不觉地到达了中国最北的村庄一一北极村。虽然是极地,虽然是极寒,但熙熙攘攘的游人仍然在北极风光中的各个卡点打卡。你看,最美哨所前、最美邮局下、最美广场中……都留下了他们的念想。但最让我心里悸动的是,站在船头倾听黑龙江的前世今生。黑龙江曾经是中国的内河,后由于国家落后,中俄之间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于是,黑龙江就成了现在中俄的界河。值得庆幸的是:这里不仅经济飞速发展,与江的对面比,简直是一江两重天,而且这里的人充满着家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  瞧,"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的标语不是最好的例证吗?闲来一路向北,经冰城,过齐市,仙鹤引路满州里。白桦林、落叶松,北极风光惹人宠。这是一场说走就走的远足,一次3千多公里外的旅行。一城一景,八人一团,用车轮丈量祖国东北疆的广袤与气度、用心感受了北方人的豪放与柔情、用眼欣赏了大豆玉米的无私与慷慨、用情体味到了团队的包容与和谐。</p> <p class="ql-block">  其实人生就是一次长长的旅行?在旅途中我们坐看风起云涌、静观世间百态。顿悟 :你我皆是一位过客,何不卸下过多的念想,与我一路向北……</p> <p class="ql-block">文字:吕东平</p><p class="ql-block">图片:吕东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