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第十一章——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

柠檬雨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冲突的双方都能充分表达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并得到对方的理解,那么双方的需要通常可以同时得到满足,这固然是好。然而在某些时候,双方没有机会进行这样的对话。比如有一方也许不想交流或是危险迫在眉睫,没有时间交流。在此情况下,我们可能就需要使用强制力来避免伤害。</p><p class="ql-block">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运用强制力是出于防卫的目的,而不是为了惩罚对方。</p><p class="ql-block">比如孩子小的时候,他会在马路上到处乱跑,我们就会及时抱住年幼的孩子制止他,这是为了他的安全。如果我们打孩子的屁股或骂他,那我们就是在惩罚他。所以在使用防卫性的强制力时,我们是把注意力放在了自己和他人的需要上,而不是评价对方及其行为。</p><p class="ql-block">非暴力沟通认为如果一个人做的事情会伤害到自己或他人,那是因为他不够成熟。不成熟的人会有以下的表现:</p><p class="ql-block">1.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的后果;</p><p class="ql-block">2.他们认识不到其实并不需要通过惩罚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p><p class="ql-block">3.他们相信有“权利”去惩罚或伤害他人,因为他人罪有应得;</p><p class="ql-block">4.他们产生了幻觉,例如,听到某种声音说:“叫他们去打人”。</p><p class="ql-block">如果使用惩罚性的强制力时认为某些人是邪恶的,为了让他人悔改,必须给他人一点颜色看看,此时希望痛苦能让他人</p><p class="ql-block">(1)意识到自己的过错;</p><p class="ql-block">(2)感到懊悔;</p><p class="ql-block">(3)改变行为。</p><p class="ql-block">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惩罚并不能使对方改变,反而更增强了对方的敌意和抵触心理,使双方的关系更加疏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惩罚你的类型</p><p class="ql-block">最常见的惩罚方式是体罚。有些会家长</p><p class="ql-block">会认为,当别的方法不起作用时,就会用武力来解决问题。家长没有想到的是对孩子进行体罚会使孩子难以体会到父母的爱。这也许是某些家长以为是不得已而为之,甚至有些家长为了说明打骂孩子还挺管用,他们还提到有些孩子在事后很感激打骂他们的父母。但是体罚孩子并不是教育孩子的好办法。看似体罚孩子有时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方法无法达到同样的效果。</p><p class="ql-block">除了体罚外,指责或否定他人也是常见的惩罚方式。例如如果孩子没有按照家长的话去做,父母可能就会说不听话呀,不尊重父母啊等等。</p><p class="ql-block">还有一种惩罚就是不给孩子某种好处。例如达不到父母的意愿,就不给零花钱,就不让吃饭等等。在这种情形中变得冷漠是一种强有力的威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惩罚的代价</p><p class="ql-block">如果员工的表现只是为了服从命令或不被上司惩罚,那工作效率就会降低,工作失去积极性;如果孩子学习也只是为了避免惩罚,那孩子就会陷入被动学习的状态,失去学习的主动性。我们也都知道惩罚将会导致关系的疏远,一旦人们被看作是施暴的人,就很难得到友善的回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结</p><p class="ql-block">某些情形中,我们没有机会和他人交流时,我们也许需要使用强制力来保护自己和他人。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伤害,而不是为了惩罚他人。如果我们威胁他人或实施惩罚,人们常会产生敌意,导致彼此的关系越来越疏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