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金秋时节,菊溢芬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回眸过往,流年默默。但总有一段时光令人回味,总有一些经历令人难忘。</p><p class="ql-block"> 回望1968年9月我作为老三届中的一员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至今已整整五十五周年。九月的金风唤醒了沉睡的记忆,九月的艳阳召唤着青春的往昔。当年的老三届,如今都到了古稀之年。上山下乡五十五周年,聚会庆典热闹非凡。各大酒店,迎来送往,包房客满。古稀知青,欢聚一堂,抚今追昔, 感慨万千。觥筹交错,把酒言欢,蹉跎峥嵘,已成过往。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度思华年,同窗六十载,下乡55年,相见如初见。</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代人属于历史的特殊群体,动荡、坎坷、艰难、坚韧、包容、共情。早在2013年老三届上山下乡四十五周年时,沈阳市政协主编的文史资料《沈阳知青》业已出版。在征集到的数百篇稿件中,经过慎重筛选精心编辑了78篇文章,58万字的作品。其中我写的【我的知青岁月】被载入史册,那个时代离我们渐行渐远,又似乎就在昨天。在此我节选自己作品中的一小节作为纪念上山下乡五十五周年,这小节的题目为“民兵训练”。</p><p class="ql-block"> 作为民兵干事,我曾连续两年冬天参加公社武装部组织的民兵训练,每次三天。在训练结束的最后一天,武装部长把全公社的民兵干部带到三面环山中间一块开阔地的空地上,考核我们的实弹射击——打靶。发给每人一支长的步枪和三发子弹,拿到枪和子弹我们都高兴的不得了,特别兴奋。严冬腊月,数九寒天我们躺卧在冰天雪地里练瞄准,冒着刺骨的北风,一点儿也不觉得冷,眼睛三点一线紧盯着靶心,严格的按照讲解的要求去做。真正射击时枪托的冲击力挺大的,我们都不怕苦,也没辜负这三颗子弹。这是我当知青时作为民兵干部的偏得,也感谢当时的民兵训练,我还留有当时背枪的照片。对于当过兵的人这固然算不了什么,但对于一个普通的女知青总是引以为荣的。</p><p class="ql-block"> 蓦然回首,我于岁月长卷中写下记忆中的喜欢,温柔了岁月,温暖了流年。茶苦而后甘,令人回味。五十五年过去,弹指一挥间,转瞬鬓已成霜。岁月锤镰了我们的心智,时光丰盈了我们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暮年只想安静的爱春花秋月,爱夏风冬雪。安静的在辽宁老干部大学追逐梦想,完成向学的心愿。活成一束光,爱人间。</p> <p class="ql-block">2023.9.23 徐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