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赴京城 游览打卡地(上)

从众

<p class="ql-block">  2023年9月22日(周五,农历癸卯年八月初八)晚上6时许,王梓皓小朋友与姥姥、姥爷及小姨,乘座动车赴北京,8时许开始游览南锣鼓巷和什刹海。9月23日(周六,农历癸卯年八月初九)正值秋分节气,北京秋高气爽、阳光融融,一行4人上午赴军事愽物馆、下午去颐和园、晚上赶到圆明园进行游览参观,晚乘10时29分动车返回津城。时间安排虽然紧凑忙碌,游览过程也十分紧张辛苦,但也忙而有序、苦中作乐,特别是让王梓皓小朋友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现将游览手记分上、中、下三集转载,以作共享和留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穿越南锣鼓巷 夜游什刹海湖</span></p> <p class="ql-block">南锣鼓巷,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境内,与元大都同期建成,呈南北走向,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长787米,宽8米。明朝属昭回靖恭坊,称锣锅巷。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属镶黄旗,称南锣鼓巷。“文化大革命”时期一度改称辉煌街,后恢复原名。</p><p class="ql-block">南锣鼓巷东西两面共有16条胡同整齐排列,呈鱼骨状,俯瞰整个街区犹如蜈蚣,又称蜈蚣街。</p><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南锣鼓巷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p> <p class="ql-block">什刹海,是北京市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市中心城区西城区,毗邻北京城中轴线。水域面积33.6万平方米,与中南海水域一脉相连,是北京内城一处具有开阔水面的开放型景区,也是北京城内面积最大、风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历史街区,在北京城规划建设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在2000年批准的北京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什刹海地区面积是最大的。</p><p class="ql-block">什刹海包括前海、后海和西海(又称积水潭)三个水域及临近地区,与“前三海”相呼应,俗称“后三海”。什刹海也写作“十刹海”,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有此称。清代起就成为游乐消夏之所,为燕京胜景之一。什刹海景区的不少古建筑在北京城市建设发展史上及政治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代表有恭王府及花园、宋庆龄故居及醇王府、郭沫若纪念馆、钟鼓楼、德胜门箭楼、广化寺、汇通祠、会贤堂。</p><p class="ql-block">著名的《帝京景物略》中则以“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来赞美什刹海的神韵。什刹海景区风光秀丽,被誉为“北方的水乡”。随着游客的增多,这里逐渐出现了一些古文化商店、小吃街和酒吧等,因此,也成为了京城文化街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