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洋陆续死亡(茎腐病)原因分析

如果有来生

<p class="ql-block">黄杨属常绿植物,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应用普遍,常见有大叶黄杨、瓜子黄杨、金边黄杨等;近段时间,很多养护人员在咨询一个问题,黄杨陆续死亡是什么原因,对于这个问题想必养护过黄杨的都能说出个一二,如双斑锦天牛、根腐病、枯萎病等,这些也都是这段时间经常发生的并且能够导致黄杨死亡的一些病虫害,然而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是黄杨另一个病害,那就是黄杨茎基腐病,经历过高温高湿之后,导致黄杨死亡的有50%都是茎基腐病引起的,那么这种病害是怎样引起的,日常养护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发生前后应该怎样处理呢,接下来就一起来看一下。</p> <p class="ql-block"><b>发病原因:</b></p><p class="ql-block">1、黄杨生长过密,导致根基部通风透光差;</p><p class="ql-block">2、根茎基部长期处于湿润状态(经常浇水或浇水后土壤粘重水分下渗慢),高温高湿是导致根茎基部腐烂的主要原因;</p><p class="ql-block">3、病菌侵染如疫霉菌、腐霉菌、丝核菌和镰刀菌等半知菌真菌,该病菌主要在土壤中腐生,随着土壤温度的升高,病菌开始侵染苗木的根茎部位‘;</p> <p class="ql-block">4、栽植黄杨小苗时,栽植过深,导致根茎基部不透气;</p><p class="ql-block">5、连续阴雨天气,排水不良,雨后高温,导致出现高温高湿情况;</p> <p class="ql-block"><b>发病症状:</b></p><p class="ql-block">主要侵染植物根茎部位,在侵染初期,根茎基部皮层组织表现为淡褐色,后期根茎部位开始缢缩,表现为黑褐色;地上部发病症状与根腐病表现一致,叶片开始变黄、发蔫,最后死亡;根系也由开始的白根因得不到上部运输的营养物质而变褐死亡。</p> <p class="ql-block"><b>发病规律:</b></p><p class="ql-block">茎基腐属于土传性病害,若是病菌引起发病后可随雨水、土壤或水气进行传播,病菌在土壤进行越冬,来年3月中旬开始传播侵染。</p> <p class="ql-block">防治措施:</p><p class="ql-block">1、栽植前进行土壤杀菌消毒,可使用五氯硝基苯/多菌灵/百菌清等药剂800倍液进行淋溶土壤杀菌消毒或者拌土撒施浇水,若土壤缺乏营养在栽植时还需增施有机肥补充营养,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为植物后期生长提供营养;</p><p class="ql-block">2、夏季高温时间段,为减少水分蒸发,减缓浇水工作压力,同时避免黄杨出现高温高湿的生长环境,可以利用遮荫网进行覆盖,以此来降低发病;</p> <p class="ql-block">3、注意科学灌水,在高温高湿季节,根茎基部环境常因郁闭不通风透气而滋生病菌,此时若是新栽小苗或在抗旱浇水期间土壤经常处于湿润状态,根基部因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状态,将导致根基部皮层开始腐烂,当病斑环绕根茎一周后,就会导致营养供应不上而使植株枯萎死亡。</p> <p class="ql-block">4、栽植时以土坨与地面平齐为宜,避免栽植过深,使根系透气利发新根,避免栽植过深,致使根茎不透气而坏死。</p><p class="ql-block">5、增施磷钾肥,培育壮苗,在移栽小苗成活后期或者4月份往后绿篱小苗可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逆性,培育壮苗,少施氮肥。</p><p class="ql-block">6、发生初期可使用甲霜噁霉灵/甲硫噁霉灵/噁霉乙蒜素/精甲噁霉灵600-800倍液喷施植物根茎部位,间隔3-5天喷透喷施2次即可,使药液着重作用在根基部和根际土壤层,如伴有根系腐烂可配合生根剂一同喷施或灌根使用;在发生后期可直接将病苗拔除,随后进行土壤杀菌处理补换新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