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为鉴 | 查漏补缺 堵住海上防污染漏洞

东方海运船舶安全

<p class="ql-block">近期,海事安检员在开展船舶安全检查时发现一项油水分离器通舷外管路上气动三通阀压缩空气管路上有手动阀门的缺陷,缺陷可导致船员在关闭供气管路上手动阀门的情况下任意将超过15ppm的油污水排出舷外,另外即使船员非故意操作,在气瓶压力不足,管路漏气的情况下仍然会导致将超过15ppm的油污水排出舷外,安检人员发现其具有典型意义。</p> <p class="ql-block">一检测缺陷描述与缺陷照片如下</p><p class="ql-block">1721&nbsp;油水分离器通舷外管路上气动三通阀压缩空气管路上有手动阀门-----17</p> <p class="ql-block">二相关公约条文及其分析</p><p class="ql-block">(一)公约/法规原文</p><p class="ql-block">《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p><p class="ql-block">第五篇&nbsp;防止船舶造成污染的结构与设备</p><p class="ql-block">第 2 章&nbsp;防止油类污染规定</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3&nbsp;油船与非油船机器处所防止油污染设备的要求</p><p class="ql-block">3.2.2&nbsp;凡 10 000 总吨及以上的任何船舶,应装有滤油设备和当排出物的含油量超过 15ppm 时能发出报警并自动停止含油物排放的装置,并应符合本章 3.2.4 的规定。</p><p class="ql-block">3.2.4&nbsp;本章 3.2.2.所述的滤油设备的设计,应经批准,而且应保证通过该系统排放入海的含油混合物的含油量应不超过 15ppm。该系统应装有报警装置,在不能保持这一标准时发出报警。该系统还应装有在排出物的含油量超过 15ppm 时能保证自动停止含油混合物排放的装置。</p><p class="ql-block">(二)分析</p><p class="ql-block">经安检员认真分析,该轮油水分离器在设计方面存在缺陷,在舷外三通阀不供气的时候,油水分离器出口直通舷外,只有在供气管路上手动阀门开启的情况下,油水分离器才能保证当排出物的含油量超过 15ppm 时能发出报警并自动停止含油物排放。也就是说船员可以在关闭供气管路上手动阀门的情况下任意将超过15ppm的油污水排出舷外。但是仅拆除这个阀门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船员还可以关闭气瓶的出口阀,或者在气瓶无压缩空气的情况下仍然能干预油水分离器三通阀的动作。</p> <p class="ql-block">三缺陷的处理与纠正</p><p class="ql-block">该轮船方、岸基管理人员和船舶检验机构对此缺陷表示无异议,将该轮15ppm报警装置重新设置,油水分离器出口管路重新布置,使其在设备关闭和出口水超过15ppm时油水分离器出口直通舱底,并经过了效用实验。</p><p class="ql-block">四案例引发的思考及建议</p><p class="ql-block">海事执法人员对航运企业和船舶做了大量的调查,发现其中满足MEPC107(49)决议的船舶使用单个三通阀的绝大多数存在这种情况,在舷外排除管路和泄放舱底管路上分开设置两个可以先导式截止阀的完全可以避免这个问题。</p><p class="ql-block">在海洋防污染形式日益严峻的形式下,国内外法律法规对防污染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唯独对此没有做出明确的要求,如果船舶油污水处理装置的舷外三通阀必须由电源或者气源才能保证停止排出舷外的话,船员在主动或者是非主动意愿的情况下将超标污水排出入海。究其根源,此问题应该船舶设计及建造时应加以考虑,大部分船舶油水分离器的三通阀都是电磁阀或者气动三通阀,如果三通阀在不动作的情况下是直排舷外的,这样船员就可以随意切断三通阀的电源或者是气源,将舱底水通过油水分离器排出舷外,此时15ppm报警装置形同虚设,因为即使排出的水中含油量超过15ppm三通阀也不会动作将水泄放舱底。</p> <p class="ql-block">所以船舶在设计管路时应将三通阀设计成在不动作时油水分离器出口直接泄放舱底,在油水分离器正常启动工作时,三通阀通过电源或者气源打开直通舷外,当15ppm报警装置检测到出水超标时切断三通阀电源或者气源,此时泄放舱底。这样就能保证船员人为去干预舷外三通阀的动作。</p><p class="ql-block">来源:船舶安全新动态</p>

三通阀

舷外

分离器

油水

排出

船舶

舱底

船员

阀门

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