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心理发展特点

新成幼儿园

<p class="ql-block">  学前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幼儿之间的年龄差异客观存在。幼儿园的课程模式是以年龄班为基础建立的,因此,各年龄班都需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实现教育目标的途径。</p><p class="ql-block"> 大班幼儿——这些既处于幼儿时期发展的最高阶段,又处于入小学前准备阶段的孩子——在生理、心理方面有他们自身的特点。根据他们的特点,我们认为:活动化的共同学习是实现大班教育目标的适宜途径。</p><p class="ql-block">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提高</p><p class="ql-block">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各个方面的发展,大班幼儿不再满足于追随、服从老师,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他们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水平明显提高。</p><p class="ql-block"> 对教育的启示:大班幼儿自主性、主动性提高,启示我们教师要适当放手、放权。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很多地方都要让孩子自己动手做。教师的任务有时只是为他们创造适当的条件,真正动手做的人应该是孩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活动更加有目的、有计划</p><p class="ql-block"> 同小班、中班幼儿在行动过程中进行思考的特点相比,大班幼儿已有可能在行动之前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一个大致的想法,他们的行为少了些盲目性,多了些目的性和计划性。但是,这种目的性、计划性不是自然发生的,它有赖于教师的引导。</p><p class="ql-block"> 对教育的启示:教师应让孩子参与学习计划的制定,并引导他们按照计划进行学习。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幼儿的主动行为始终围绕着学习计划、学习主题进行,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发展他们制定计划、按计划行动的习惯和能力。</p><p class="ql-block">自我控制能力提高</p><p class="ql-block"> 以大脑额叶逐渐发展和神经纤维髓鞘化接近完成为标志,5~6岁幼儿的神经系统比5岁前的幼儿成熟许多。与此相对应,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明显提高。这既表现在他们对动作准确性的控制上,又表现在对他们自己行为的控制上,如规则意识、坚持性的增强等。</p><p class="ql-block"> 大班孩子的手指动作越来越准确和协调,这一点在绘画、制作等一系列操作活动中都有表现:穿珠时,他们能穿比较小的珠子;画画、涂色时,在线条和色块上那种小、中班幼儿作品中常见的不随意笔画少了等等。</p><p class="ql-block">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增强还表现在规则意识增强上。如果说小、中班幼儿在遵守规则方面更多的是以“服从—他律”的性质来执行规则的话,那么部分大班幼儿已有了自律的萌芽,他们能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去做,即以“自觉—自律”的性质去执行规则。与规则意识提高相通的是,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坚持性普遍提高。</p><p class="ql-block"> 对教育的启示:由于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所以进行学习活动时可以考虑要求幼儿安静地坐下来,服从一定的纪律。</p> <p class="ql-block">好学、好问,喜欢有</p><p class="ql-block">挑战性的学习内容</p><p class="ql-block"> 5~6岁的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思维积极、活跃,愿意学习新东西。正如陈帼眉教授在《学前心理学》中所指出的那样,“如果说4岁儿童的活跃主要表现在身体的活动上的话,那么5岁儿童的活跃主要表现在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上”。在他们的头脑中总有数不清的疑问、问不完的问题。而且他们喜欢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内容、问题情境,在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后,解决问题后的成功体验会带给他们极大的满足和快乐。</p><p class="ql-block"> 有专家针对4.5~5.5岁幼儿所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5岁后提问总数明显多于5岁前提问总数,而且提问涉及的对象开始指向有一定抽象性、概括性的事物。</p><p class="ql-block"> 对教育的启示:学习内容要有适当的难度,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这不仅顺应了幼儿积极思考的特点,而且有利于进一步培养他们勤于思维的习惯。</p> <p class="ql-block">同伴间互动、合作多了,</p><p class="ql-block">开始注意向同伴学习</p><p class="ql-block"> 5~6岁幼儿注意的广度提高了,交往能力也增强了,他们不仅注意自己的活动,而且还注意同伴的活动。如果有共同的兴趣或目标,幼儿相互之间会有很好的分工、合作、协作等。他们还会主动地向同伴学习,一起讨论问题等。</p><p class="ql-block"> 对教育的启示:对大班幼儿应多组织一些集体性学习活动,加强讨论、交流,扩大他们的信息量。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多引导幼儿听听别人的想法是什么,以利于培养他们的“去自我中心化思维”,让他们在实实在在地与别人一起共事的过程中学习共同做事,发展交往、协作能力,也为小学的班级式学习做准备。</p><p class="ql-block">思维中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p><p class="ql-block"> 随着神经系统的成熟,大班幼儿的思维水平较小、中班幼儿也有提高,表现为虽然他们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是却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他们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p><p class="ql-block"> 对教育的启示:在大班应有比较深入、持久的学习,而不是每半天就换一个学习内容。</p> <p class="ql-block">总之,大班幼儿的特点为:一方面自我控制能力增强,有一定自我约束能力,能够与同伴之间相互合作、愿意向同伴学习。这是他们进入小学必须适应的。另一方面他们仍处于幼儿阶段,思维中具体形象性思维还占主导地位,学习过程需要与具体活动相伴随。因此,他们的学习过程又必须是活动化的。活动化的共同学习也就成为了大班幼儿的主要活动方式。</p>

幼儿

学习

他们

活动

思维

启示

同伴

教育

大班

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