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责任编辑:第四小组</p><p class="ql-block"> 培训日期:2023.9.22–2023.9.23</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梧州市教育局和南宁师范大学组织的广西2023年“国培计划”梧州市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学习来到了第7天与第8天的学习,学员们都收获颇丰。</p> 跟岗学习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9月22日,第四组学员观摩学习指导老师《认识公顷》这一课的教学,薛老师课堂活跃,语言生动,课堂常规和口令约定十分娴熟。由已知的面积单位导入引出新的面积单位,完成由旧知到新知的学习。在课堂中,薛老师重视学生的量感的培养,多次让学生用比一比,做一做,量一量,摆一摆等方法,建立起直观的量感。最后练习设计也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层次性练习,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对新知的掌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其它组的学员也紧随指导老师的脚步,走进指导老师的课堂,观摩老师的教学,并且与指导老师研讨如何教学。相信他们也收获了不少“干货”。</p> 研讨与备课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跟岗学习结束后,学员们结合观摩课程与研修课的要求,展开了研讨,完善确定了上课内容与人员。学员们就所要授课的内容与渗透的核心素养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与观点,并帮助上课教师完成教学设计。</p> 专家授课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9月23日上午,由现任梧州市长洲区教育局督导室副主任,广西教学名师,广西特级教师的石汉兰老师进行《新课标解读及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教材解读策略》讲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石老师的课程,通过课程标准螺旋式上升的的发展历程,向我们证明了数学课标的变化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不断地结合时代的发展,是不断继承与发展的。在课堂中,石老师结合新课程标准,与实际课例相结合,将以前难以理解的话语和句子通俗化,实际化,更方便我们学员们的理解,使得我们对这些概念和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并将其内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9月23号下午,由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南宁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的杨松老师为我们带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期“四有”好教师》的讲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杨松教授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四有好老师”内涵解读和做新时期“四有”好教师这两个方面进行讲解。杨教授在解读过程中,不单是理论的解读,而是结合他在教学生涯中遇到的事情,见到的事情进行解读。杨教授深入浅出的解读,使我们认识到,我们不仅需要扎实的知识基础,还需要正确的价值导向,坚定的理想信念,更需要对学生有一颗博爱之心。</p> 学员感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4号藤县同心中心校:今天,我听了石汉兰老师的《新课标解读及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材解读策略》,通过这节课,我知道了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路线,从双基到四基,再到三维目标,直至现在的核心素养。了解了2022版课程标准修订的总体方向和原则是,一、完善了培养目标,二、优化了课程设置,三、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四、增强了学业质量标准,五、加强了学段衔接,六、细化了实施要求,接下来,老师。和我们一起解读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一、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最后,石汉兰老师用大量的具体课程实例。给我们讲解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包括小学数学的11个核心概念,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对小学的教材有了一个更加整体的认识,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7号藤县第八小学杨克森:今天听了石汉兰老师的课,我了解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不断适应新时代的,要与时代接轨。更感受到,我们一线教师,更应该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要解读新课标,理解新课标,在教学中渗透新课标。非常感谢石老师能够将具体的课例相结合,让我更加容易理解新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8号藤县古龙镇中心校雷积磁:通过石汉兰老师的这一节课,我深刻认识到新课标理念下,数学课程的教学,要紧贴新课标,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p> <p class="ql-block">32号藤县新庆镇中心校梁勇:有幸听了杨松老师的讲座,我感悟到作为新时代的小学一线教师,不仅要勇于担当,而且要做好“四修炼”,即:修炼教育初心——理想信念;修炼崇高品性——道得情操;修炼专业技能——扎实学识;修炼博爱之心——仁爱之心。把握时代脉搏,以“四个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为党为国育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1号藤县潭津中心校陈献玲:今天听了杨松老师对“四有好老师”内涵的解释,感触很深,真正觉得教师承担的责任重大。作为教师,想教好学生,首先要有扎实学识,才能把书教好。这就强调我们要多学习,活到老,学到老,靠吃“老本”的做法迟早要被淘汰。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学习专业知识和政治理论知识,做一个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的新时期好老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6号藤县宁康乡中心校李江:听了杨松老师的讲座,我知道了做一名好老师,就要严于言传身教,要有理想信念,要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同时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5号藤县朝阳小学周柱丽:聆听了杨松老师的讲座,我真切体会到我们的责任重大,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们要牢记自己在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责任使命,把它融入工作和生活中,提高自身素质,用阳光心态,为国培养阳光之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3号藤县东荣镇中心校黄莹莹:听了薛佳琦老师的《认识公顷》这一节常态课,感受颇多。在课堂上薛老师通过让4名学生伸开双臂手拉手围成一个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来实际感受1平方米到底有多大,加深学生对1平方米的认识和理解,接着引出让学生思考1公顷有多大,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的迁移去加深对1公顷的认识,让学生学会数学与生活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0号蒙山县黄村镇黄村中心小学:今天在基地听了薛老师的一节《认识公顷》一课,薛老师在复习导入的这里设计非常好,先是复习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再复习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分别有多大,并采用比划和实际体验1平方米的面积能站下多少个同学来迁移到新知1公顷等到底有多大的理解作了很好的铺垫。导入设计目标明确,针对性强。</p> 第四小组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