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小聪明”(二)

雨山

《家里“小鸡贼”》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的农村,还是刚走出“大锅饭”、“生产队”的年代,土地承包到户,没有了挣公分,没有了粮票、米票、肉票,土地真正属于了农民,农民不再因为吃不上饭而饿肚子。</p><p class="ql-block">不过,土地改革初期,每年秋末,农民还要到粮库按人头儿上缴公粮,还有交不完的合同款、农业税,其实,每个家庭都是在缝缝补补、结结巴巴中艰难度日。</p><p class="ql-block">说到这里不免想起小时候跳绳时经常唱起的一首儿歌:“南京路上好八连,一条裤子穿九年,前三年,后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时,谁也不笑话谁,都一样,那妈妈爸爸们个个中山装,前进帽,棉布鞋,那上了年岁的还有些旧习惯,爱穿着带纽排的折襟或对襟大袄,穿抿裆裤,打绑腿的那种哪!这,新不新鲜不提,过不过时不论,有没有补丁不看,合不合身不瞅,那个时代人们在意、标榜的是“勤劳致富”“美满之家”“五好家庭”“劳动光荣”“光荣军属”,谁家门楣上被悬挂上其中一样,那是要被全村羡慕死的!</p><p class="ql-block">现在想想,那时日子虽然清苦,但人们的精神食粮却是十分的富足!</p><p class="ql-block">下面该说到“小鸡贼”这个话题了!爸爸妈妈都是能吃苦,会过日子的,没什么文化的老实人。每年春耕秋收,每日起早贪黑,围着地转,围着家转,对我和妹妹的要求也不高,能学就学,能考上哪就供你上哪……</p><p class="ql-block">家里的不上心,以至于我们姐妹常常放学回家进不去家门,小时候没什么能耐就在大门外面等,在闲置的大碾盘上写作业,有时等的时间长了就在碾盘上睡着了……记得因为这妈妈还跟奶奶计较了几句“他们是你的亲孙女,你就让他们俩在外面睡啊?这个时候天是还没凉,但真要着凉了,受风了,怎么整?啊?”“哎呀,谁想到他们俩就睡着了呢!我就做饭的功夫!”</p><p class="ql-block">父母恨活计,每次都想多干点,想把庄稼侍弄好,想多打点粮食,想早点把粮食收进家里,这又有什么错呢?</p><p class="ql-block">年级在大一点,我们就不甘于等妈妈爸爸回来了,就有了新的尝试,第一关,进院:先爬墙,不过墙太高,几次吊挂在墙上蹬腿、抬脚都宣告失败,衣服还刮坏了几处,手掌也秃噜皮了,长长的蹬墙时留下的鞋印子在墙皮上“招摇过市”…翻大门那次,是因为院子里有枣子,想摘点垫垫肚子,好像是想到了和邻居孩子们玩捉迷藏时男孩子三两下就上了大门的样子,心想自己是不是也能行,于是假小子如我就地实施,双手扒上铁门上半部镂空的铁栏杆,左脚抬到铁门下半部横梁使劲踩上去,身体随之窜到铁门上半部,双手再用力扒住大门门楣,固定好左腿,右腿快速迈过门楣踩到对面横梁上,再迈左腿,踩好后,手一松,跳到院子里……当然,过程是相当惊险的,中途踩门横梁时,门是会晃荡的,越门楣时,也是会卡裆的,瞅地时,还会有点晕眩。妹妹不敢,就把书包都顺着门缝递了过来。“放哪呢?驴圈里面有个草栏子,对,就放那里吧。”(那时可能书包就是孩子们最贵的家当了,放哪都不放心,唉,很小心眼儿哦!😂)放好后我就去摘枣,这时邻家大妈家大门响了,姑姑看见了我,追问之下,知道父母不在家,就让我们姐妹去他们家吃饭,于是我就又跳出了大门,与妹妹去姑姑家吃了一顿饱饭。</p><p class="ql-block">可是祸福相依,你得到了某样东西也必然会失去某样东西,呵呵😊,这个道理一小我就知道!那天,回到家时,爸妈已经回来了,不过却是这样一副场景:猪🐷被饿得跳出了猪圈,在院子里横冲直撞,栏子里的青菜被乱拱一通,东倒西歪,妹妹与我的书包也没能幸免被咬坏了,书本散落在院子里,驴圈里,被咬得不成样子,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的新华字典被猪咬得缺了页,被啃得秃噜皮了,妈妈气急败坏,扬言书包、书本就这样了,不再给买新的,谁让你们俩贪吃的来滴…嗨,记得那年读书、写字时,书本上总会有一种青草的气息和混着猪身上的臭臭的味道……</p><p class="ql-block">大门已经不是问题了,那么进屋就成了第二关。聪明的我终于让我瞧到了门道。在房子的西窗户下扇中间的那扇玻璃上面,<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块三角形的缺口,</span>距离里面开窗户划处正相对,而且窗户划是铁线围成的大写字母L,只要手顺着三角形口伸进去,手指摸到铁线低端,在使劲往上一推,顺利的话一两次,就能推开掉划手,窗户就能顺利打开,我们就能从窗户进到屋子里,再从屋子里,把房屋的门沿一扇门脚端开,就打开了正门,我们就可以进出屋门了……</p><p class="ql-block">虽然心里有越过一道道“阻碍”的丝丝庆幸,但每每瞅着歪到一边的门,却总有一种“灾难要降临”的忐忑感——屁股也许免不了要开花吧!🤪</p><p class="ql-block">为了降低罪恶感,我和妹妹商量着要做饭。于是,妹妹听话的去抱柴火,我刷锅、添水、淘米,妹妹几次没点着火,被烟呛住了,咳嗽得眼泪直流,我一看灶坑里被柴火堆满了,不透气,这要是能着就怪了!我用棍子怼了个眼儿,撕了废纸,终于点着了…记忆里厨房中转着两只忙碌的身影。“主厨”、“帮厨”忙得不亦乐乎,等爸妈回来时,那点忐忑也消失的差不多了,不过看见妈妈那严厉的眼神,我们姐妹的心又提了起来,瑟缩在一边不敢说话。爸爸打着圆场笑呵地进来,故意吃惊地说:“哎呀,你俩咋进来的呢?挺能啊,还困不住你俩了呢!”“下回把钥匙给他们俩吧,不然,还不知道捉什么妖呢!再伤哪咋整?”妈妈略改了脸色,深呼吸了几次才心有余悸地说。“整啥好吃滴?真饿啦!嗯,土豆丝,行啊,还挺香!”妈妈瞪了爸爸一眼,没再吱声。“爸,妈,你俩赶紧洗洗脸吃饭吧!一会儿菜都快要凉啦!”我上前讪讪的说……</p><p class="ql-block">技能,谁不是说练出来的,可现在想想,又谁能说不是家长“宠”出来滴呢?</p><p class="ql-block">“小鸡贼”是年少时的冲动,是小睿智的体现,而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小鸡贼”这个称号,不是对当年自己最好的嘉奖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