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畔美如画

神话

<p class="ql-block">吉林市,别称“北国江城”,是吉林省下辖地级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偏东,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25°40′~127°56′、北纬42°31′~44°40′之间。东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临长春市、四平市,北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接壤,南与白山市、通化市、辽源市毗邻,吉林市是中国唯一省、市同名的城市,吉林省第二大城市,幅员面积面积27120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636平方公里。吉林市原名吉林乌拉,满语意思为“沿江的城池”。</p><p class="ql-block">吉林建城距今已有2200的建城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吉林市旅游资源丰富,是一个旅游休闲之城。改革开放以来,吉林市获得的主要桂冠有: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十大中国名城、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中国未来10年最具竞争力城市等。2000年经中共吉林市委确定:吉林市的城市精神为"摇橹人精神"。其具体含义是:"同舟共济,激流勇进"。</p><p class="ql-block">吉林市是中国北方著名山水城市。他是吉林省的第二大城市,也是我国唯一一个与省重名的城市。境内居住汉、满、蒙、回、朝鲜等35个民族,为多民族居住地之一,乌拉街满族风情,阿拉底村、兴光村朝鲜族风情,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最繁华的街市在东市场、大东门一带。城东有“左青龙”——城市森林公园龙潭山如青龙迤逦而卧;城西有“右白虎”——清朝皇帝望祭长白山的小白山似猛虎熠熠盘踞;城南有“前朱雀”——风景如画的朱雀山钟灵毓秀;城北有“后玄武”——遐迩驰名的北山、玄天岭、桃源山古庙掩映。松花江似玉带,松花湖若明珠,正如清朝皇帝所咏“城临镜水沧烟上,地接屏山绿树头”。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吉林市具备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满、白山、红石三个水电站的建成,形成了“一江三湖”的美景。</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吉林市的历史悠久,有1742年修建的东北最大的庙--吉林文庙;有佛、道、儒三教杂揉的北山古庙群;有明代留下的阿什哈达摩崖石刻;有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之最”吉林石陨石,还有地方特色浓郁的传统民族风情。吉林市的冬季格外引人注目。神奇造化的冰雪景观更令海内外宾客心驰神往。与长江三峡、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并称中国四大奇观的吉林雾凇。江城资源丰富,物产丰饶。土地、水利、矿产、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水利资源蕴藏量较大,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倍。</span></p> <p class="ql-block">临江门广场</p> <p class="ql-block">毓文中学</p> <p class="ql-block">松花江位于中国东北部的松嫩平原,经纬度范围在119°52'~132°31'E和41°42'~51°38'N之间,是黑龙江的最大支流,也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河流全长2309千米,流域面积达556800平方千米,是中国流域面积第三大河流。松花江有南、北两源,分别发源于长白山天池和大兴安岭的南瓮河。其干流全长939千米,流域面积为185000平方千米,由西南向东北流经吉林省和黑龙江省,最终在佳木斯三江口汇入黑龙江。主要支流有嫩江、西流松花江、呼兰河、牡丹江等。</p> <p class="ql-block">吉林有八景,八景分新老。桃源春晓、平湖清夏……当新八景跃身成为现如今吉林市重要旅游文化资源时,有人还难割舍对老八景的挂怀。虽然部分老八景奇观再难还原,他们还坚持认为,老八景代表原汁原味吉林城,是古城悠久文化底蕴的真实写照。吉林老八景,形成于清代至民国时期。对于老八景的具体内容也有诸多说法,不过目前较为普遍的说法认为老八景即为:龙潭印月、白山鹿囿、雀峰插云、悬梁吊柱、坎卦孤悬、药庙晚钟、揽辔飞虹、大江弯弓。</p><p class="ql-block">老八景(龙潭印月、白山鹿囿、雀峰插云、悬观吊柱、坎卦孤悬、药庙晚钟、揽辔飞虹、大江弯弓)形成于清代至民国时期。新八景(桃园春晓、平湖清夏、云亭秋色、寒江雪柳、禽戏冬江、龙山观城、松江灯火、船厂遗踪)被吉林市列为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是吉林市山水奇观中的精品。</p><p class="ql-block">老八景</p><p class="ql-block">吉林市有众多的自然奇观和人文景观,江城的新、老八景荟萃了山水名胜、人文精华,引起无数国内外游人的浓厚兴趣。</p><p class="ql-block">(一)龙潭印月:指龙潭山上龙潭满月之时的幽美景色。龙潭山上的高句丽古城堡是国家级文物。山上有高句丽在这个地区时的旱牢、水牢。其中的水牢也就是这座山上的一个山泉,有个足球场般大小。这个泉的水常年保持在一个水位,涝不增高,旱不降低。泉旁有一个石桩子,上面固定着一个粗粗的铁锁链,一头在水中。没有人知道这个锁链是什么时间,什么人置的。据老人们说,这锁链在水下面栓着一条恶龙,才使铜帮铁底的松花江风调雨顺的。改革开放后,为了开发旅游资源。吉林市组织人力对水牢,也就是“龙潭”进行清理。用电绞盘把锁链全都绞了上来。水下面的锁链头出来时,发现底部是个泉眼,因为溢水的速度没有抽水的速度快,所以见了底。清淤之后,一停止抽水,泉水上溢,又恢复了原来的水位。到了这个水位,压力与外溢力平衡了,水就不再上涨了。</p><p class="ql-block">(二)白山鹿囿:指小白山下为祭祀长白山神而专门饲养的鹿群。位于城西南小白山,始建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有正殿五间,牌楼两座,是清朝为遥祭长白山神而建,乾隆十九年(1754)清高宗弘历亲临祭祀。嘉庆、道光、咸丰三朝也曾经派遣官员祭祀,并祭松花江神。平时每年春秋两季,由吉林将军率领僚属祭祀。民国后停止祭祀。满州国时恢复,最后一次是1934年,溥仪祭祀。文化大革命初期,望祭殿被毁,山上古木被砍光。</p><p class="ql-block">现今的龙潭山鹿场坐落在龙潭山南麓,松花江东岸,距市中心九公里。依山傍水、环境优美。</p><p class="ql-block">龙潭山鹿场是集养鹿、商贸、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国有企业。场区面积380公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国线旅游景点之一。</p><p class="ql-block">龙潭山鹿场是我国圈养东北梅花鹿历史最悠久,吉林地区规模最大的鹿场。鹿只存栏保持在1000头以上。年产鹿茸750公斤左右。</p><p class="ql-block">(三)雀峰插云:指朱雀山耸入云霄,高山仰止;朱雀山是四座名山之一的前朱雀,位于市南郊20华里的丰满区阿什村松花江东侧,最高峰海拔为817米,高耸入云,老八景“雀峰插云”说的就是这个地方,有赤色神鸟(朱雀)镇猪妖等传说,山上古树幽深,怪石嶙峋,岩石造型巧夺天工,充满了奇幻的色彩。</p><p class="ql-block">(四)悬观吊柱:指玄天岭上真武庙后殿斗姆宫的建筑奇观;指真武庙,又叫玄帝观,在北极门外玄天岭上。乾隆三年(1738年)建,后来多次重修。前殿供奉真武大帝,传说是道家镇北方的神,后殿为斗姆阁,祀斗姆(北斗群星之母)。真武庙建筑奇绝,“悬梁吊柱”为著名的“吉林八景”之一。每年旧历三月初三为真武庙会,九月初九为斗姆庙会。1966年八月被毁。</p><p class="ql-block">玄天岭在江城市区之北,同著名的北山公园东西相望,此山海拔282米,山势蜿蜒,层峦叠翠。清乾隆三年(1738年)在山上建玄帝观,又名真武庙。有正殿三间,配庑三间,禅堂六间,斗姆阁三间。前殿供奉真武大帝。殿中有一梁悬空,一柱离地,人称“悬梁吊柱”是吉林市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五)坎卦孤悬:指在玄天岭上耸立的避火图石;乾隆七年(1742年),大火烧毁吉林衙署、官民房屋数百间;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大火焚毁民房七百余间;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六月大火,毁房二百四十余间,物资被焚无数;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城内大火,烧民房甚多,永吉州文庙也被焚。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四月二十日,吉林城又罹大火,灾后,吉林理事厅一个性王的幕友,自称识地理、辨风水,建议在城北玄天岭上修“坎卦图石”,八卦中坎为水,说是这样可以祈求于坎水镇压船厂火灾。后经吉林将军恒秀赞同,在玄天岭上修起了八卦形的“坎卦图石”,俗称“避火图”。我们今天看到的“坎卦图石”,是现代重修的,在古炮台之西北,有蜿蜒山路迤俪通之。</p><p class="ql-block">由于玄天岭在吉林城北,恰似城池的天然屏障。前人为了应“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之说,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在玄天岭建道庙一座,称为玄帝观,因庙内奉礼真武大帝,亦叫真武庙。这座寺庙建筑,在设计上别具匠心,殿中有一梁悬空,一柱离地,成为奇妙的“悬梁吊柱”,为旧吉林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在玄天岭上建有避火图,用青砖砌成八卦形,直径约五丈,其中坎卦象,取坎卦为水之意,求助于水来熄火灾,以保吉林的林木,免受损失,此即“坎卦图石”,是用青砖砌成八卦形的砖壁,直径五丈,用石条嵌成坎形的卦象。坎卦为水,因循了水火相克的五行之说。《吕氏春秋·有始》说:“北方曰玄天”,“水色为黑,故曰玄天。”玄天表征为水。站在“坎卦图石”处,可以把吉林城尽收眼底,端的是一块“风水宝地”。然而,没有得力的消防措施,尽用迷信方式来防火,只能是自欺欺人而已。吉林多火灾,尤以冬季气候干燥,居民生火取暖做饭,稍不注意,便酿成大火。冬季江河封冻,除水井以外,无滴水可取。吉林自建城以来,住户、商民、官衙、书院,历年皆有凿井之举,“备民用并防灾”。至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全城共有井163口。但是,一遇上大灾,仅用井水扑火,仍然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p><p class="ql-block">嘉庆十一年(1806年),火烧船厂,一次大火把城内官、民房屋烧毁八千多间,吉林城几乎被大火洗劫一空。光绪十六年(1890年)三月二十五日,火烧船厂,大火从牛马行一直延烧至北大街、河南街,包括将军衙门在内共两千五百多间房屋尽成灰烬。“吉林将军长顺住宅亦被延烧”,但当“被火贫民沿街露处”时,身为吉林省最高长官的长顺却“欲藉此改拓增”建私宅,被朝廷斥责为“实属荒廖”而降级留任。吉林城自1759年至1930年先后被大火烧过六次,其中三次被烧光,三次大部分被烧毁。有一位灾民在逃难时写了一首诗:“去年大水灾谁抚,今年燃烧五千户,千家万户成焦土,残砖碎瓦伴尸骨。”可见,灾民遭灾后如此悲惨。</p><p class="ql-block">(六)药庙晚钟:指北山药王庙黄昏悠扬的钟声;创建于乾隆三年(1738)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被焚。三年后由吉林将军都而嘉倡捐重建。有正殿三间,左右配庑各三间。殿内正中有三皇塑像:伏羲(天皇)、神农(地皇)、黄帝(人皇),药王孙思邈与历代名医歧伯、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等十六位配祀左右。传说四月二十八是药王孙思邈的生日,因此这一天香火最盛。“药寺晚钟”为“吉林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七)揽辔飞虹:指横跨北山公园两山的石桥卧波桥。卧波桥建于民国十八年,即1929年。现重修的卧波拱桥,栏杆是汉白玉的,一百多根望柱上皆刻有栩栩如生的盘龙。卧波桥把所在的湖分为东西两湖。东湖俗称“划船湖”,春夏秋三季,湖波碧绿,水光潋滟,清风徐来,心旷神怡;冬季则是打雪爬犁等冰上娱乐的好场地。东湖北即是夏秋季香气袭人的“荷花湖”。</p><p class="ql-block">(八)大江弯弓:指松花江穿城而过形成的弯弓形状。松花江在清山绿岭中穿梭流入吉林市,为这座古老的名城注入了灵性与活力,站在东团山、龙潭山南天门、北山揽月亭上,远眺松花江蜿蜒穿城而过,恰似一条弯弓,江城老八景中的“大江弯弓”由此而来,随着松花江在市区四季奔流,一条沿江而来57公里长的清水绿带应运而生,冬季寒江雪柳,夏季碧叶红花,形成了高雅的景观路,许多水鸟寒禽也来这里越冬,为江城这个水韵名城平添了优美的气质。</p><p class="ql-block">新八景</p><p class="ql-block">一、桃源春晓:指清晨登上桃源山远眺日出的景象;</p><p class="ql-block">二、平湖清夏:指松花湖上泛舟,游弋青山碧水;</p><p class="ql-block">三、云亭秋色:指登上北山揽月亭远望山光水色,秋山美景;</p><p class="ql-block">四、寒江雪柳:指吉林市松江路两岸垂柳的雾凇奇观;</p><p class="ql-block">五、禽戏冬江:指吉林市松花江段以长白岛为中心前来越冬的寒禽水鸟;</p><p class="ql-block">六、龙山观城:指站在龙潭山上俯瞰吉林市全景;</p><p class="ql-block">七、松江灯火:指吉林市松花江两岸夜晚灯火辉煌;</p><p class="ql-block">八、船厂遗踪:指明代阿什哈达摩崖石刻遗址。</p><p class="ql-block">新老八景已被吉林市列为“十一五”期间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是江城山水奇观中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临江门大桥</p> <p class="ql-block">金意庵书《松花江放船歌》</p><p class="ql-block">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5月4日,清圣祖康熙皇帝玄烨在皇子及少数大臣陪同下冒雨登船,检阅了松花江上排开船阵的吉林水师营。之后,乘龙舟前往大乌拉虞村视察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今乌拉街满族镇)。龙舟顺流而下,风急浪涌,江流有声。不久,雨过天晴。当时在松花江面的船舰有二百余艘,景色与军威相互映衬,于是康熙写下了《松花江放船歌》。</p><p class="ql-block">1988年,乾隆皇帝长子定安亲王永璜的后裔、著名书法篆刻家金意庵(爱新觉罗•启族)先生把该作品书写印在《北国江城―吉林市》一书的扉页上,书籍出版后,又把作品放大后镌刻在吉林市国宾馆——西关宾馆大堂的大理石壁上。随后,《松花江放船歌》的名气越来越大,并成为了吉林市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p> <p class="ql-block">丰满水库</p><p class="ql-block">丰满水库位于西流松花江距吉林市城区东南24千米处,是于1937年开工建设的东北地区最早修筑的大型水电站,也是西流松花江中游河段上一座以发电为主,兼防洪、灌溉、工农业及城市供水、航运、养殖和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该水库大坝按500年一遇洪水设计,总库容109.88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42500平方千米,占西流松花江流域面积的57.9%。</p> <p class="ql-block">松花江沿岸不仅有长白山景区、松花湖风景区、白山湖仁义风景区、红叶谷风景区、雾凇岛等以自然风光为主的景区,还有讷殷古城、锦江木屋村、杨靖宇将军殉国地纪念馆、靖宇火山矿泉群地质博物馆等人文景点。</p> <p class="ql-block">松花湖风景区</p><p class="ql-block">松花湖风景区是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胜区总面积569.09平方千米,距离吉林市中心14千米,共有11个景区74处景点,有松光景区、湖光景区、五虎岛景区和卧龙潭景区等。是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水上运动、赏凇滑雪于一体的多功能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1995年6月,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视察松花湖时题词“青山绿水松花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