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尔石窟的故事

蓝色和白色

<div>  在中国古代的北方据说有两个精神信仰中心,一个是龟兹,一个是曲阜。在龟兹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是克孜尔石窟,来到南疆这个地方一定要去,因为那里有一个伟大的人物——鸠摩罗什。</div><div><br></div> 7月19日去了两个地方克尔孜石窟和烈焰泉。<br>  克孜尔窟距离拜城县大概50公里,开着车一直走在绿荫的白杨树大道上,没有绿荫时也就快到了。<br><br> 当我们从那险条峻的公路到达目的地克孜尔石窟时,我首先是被那里神奇的自然环境震惊到了。<br><br> 隔河而望的是一座高大的没有生命迹象的山脉,透过河谷淡淡蓝色雾气,高大巍峨的红色山体似乎在诉说着千百年来的孤独与凄凉。看着它,一种绝望的感觉从心中升腾了起来,似乎我的心与身体,在此刻被它捉住,再也无法逃离,仿佛那是一个具有魔咒一样的世界。<br>   在它的山脚下,一条宽阔的河流将那昂然的绿色又带回了人间,它像一条绿色的纽带连接了生命与死亡。<br>  克孜尔石窟就与那红色的大山隔河相望,面对它们已经几千年了,而我仅仅在那见到它的一瞬间,却仿佛是回到了千年前的克孜尔。<br>  克孜尔石窟在这里孤独了上千年,直到西方的探险家发现它们。<br><br> 前几天我们才去了莫高窟,但在克孜尔的体验感却远超敦煌莫高窟,虽然我们只是看了残破不全的6个窟。<br>   <p class="ql-block">  上午去参观克孜尔确实是一件考验体力的事,因为上午直射的炙热太阳光所产生的严酷的高温会严重最消耗体力。</p><p class="ql-block">到达石窟所在的山角下是高大的杨树组成的林荫道,还有一条泉水形成的小溪陪伴在路旁,清爽之情由然而生,刚才在售票处心中的燥热减去了50%。</p><p class="ql-block"><br></p> 鸠摩罗什的雕像屹立在路旁的花园里,整个充满着神秘的色彩,倒是更像是魔幻世界中的神,而对于他是思想家、佛学家、哲学家和翻泽家的形象却无法体验到<br>   石窟沿着山体的平面开凿,修建在松软的沙岩之上,如果你用手去拍拍较平整的岩面,不一会就会留下你的掌印,感觉就是黄土高原的窑洞一般。<br><br> 这些窟都是当时龟兹国的王公贵族修建,大部分内私家洞窟,据解讲员说都是变自己不度他人,这让我还是第一次听到,不是普度众生吗?<div>  但鸠摩罗什是普度众生才千里迢迢来到了东方。<br><br></div> 石窟其实已是残破不堪了,几千年前的壁画中曾经、光鲜明亮的造型与人物,在西方文明的盗割、放羊人的烟熏之下,已是斑驳陆离、面目全非了。为什么在百年之前的千年岁月中,这些壁画一直能够保留下来,而仅仅100年多的时间,它们就从我们的视野中淡然离去,而且最精美的壁画还要从西方列强的博物馆去复制才能看的到,我认为这些洞窟精美壁画的破坏主要是在于西方文明的肆意掠夺所造成的。<br><br> 我们现在只能是依靠残缺的画面,在讲解员栩栩如生的讲解带领之下,回到了那千年前龟兹国的时代。。。。.<br>   这些洞窑除了地面和大门外,全部被生动的精美绝伦画面的所描绘着的。这时它在你的眼中已经不是一幅画一个人物或者是一个故事,而是一个充满着哲理的大千世界,是对人生、世界和宇宙深刻道理的理解,它只能为虔诚的信仰所容耐,悟出生命存在的真正意义——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当打坐于这个殿堂,已不能用眼眸去认识它,它已将你的心灵带给了佛法无边的世界,就像是一道光芒一样,照耀着自己那颗曾经恐惧,却弱而苍白无力的心。世俗的烦恼就如同满天的繁星,也如那窟中布满穹顶的一个个画像世界,它本身就是佛来度你的的化身,是来到世间的心路历程,是暗淡也是灿烂,是失望也是希望,就像鸠摩罗什所说的,即然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又何必拘于污泥的污浊。 图片来自网络 在那些被盗割走的复制品中,我最喜欢是那副四王子画,他们那神采绎绎的画像把我们从佛国带回了世俗,也带回到了那2000多年的龟兹。<br>  斯坦英说见到他们就像是见到了中世纪欧州的年轻人,而我却见到了多姿多彩的汉唐的国度。《西游记》的故事曾让我把西域三十六国想像成了一个神话的国度,而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所记载的龟兹国却是更加的离奇与神秘,也许《西游记》天马行空的想像正来源子此。 图片来自网络 <br>  但是当我看到了那四位红色头发,身着色彩艳丽的翻领长衫,腰挂短前剑,栩栩如生的英俊青年时,我放弃了一切天马行空的幻想,回归到了普世的时空。他们的神情似乎实在等待着游客们拍照,有些拘谨,也许是等待画师时的过于无聊,而又无可奈何,因为这是家族交给他们完成的任务。他们就是数千年前同中原人们交往的那些真实的人,他们与我们虽然远隔千年,但在画像之前却也不是陌生,而是跨越千年跨越千山万水的再一次相逢。<br><br> 很多人在没有走完那6个窟的时候,由于受不了太阳的炙烤,就匆匆地离去了,其实是很遗憾的。在洞窟中并没有那么的炎热,只要不在太阳下晒着,问题就不大,所以来时一定要准备一把遮阳伞。<br>   我们走下石窟那高高的台阶,又看到了那股从岩石里流出的清清泉水。这泉水已经在这里流淌了几千年了,当年的人们也是因为它的滋养才会在这里开凿了富丽堂皇的千佛石窟,才会将这些悠久的文明与历史带给了我们。<br><br> 我想,也许当年的泉水流过之处,庙堂灰弘梵音声声,在母亲的带领下年纪小小的鸠摩罗什,正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这些宏大的石窑,领略着佛法的博大精深。也许他那句“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就是在这水汇集的池塘盛开。<br><br> 我想,也许这泉水的流过之处,鸠摩罗什以他对佛教经文的准确翻译,影响了我们中原的文化,以及现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与交流,而在时光不知不觉的流逝中,我们却忘却了它的源头。<br><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距离克孜尔不远的烈焰之泉</h3> 来新疆一定不要忘记来一次克孜尔石窟,也一定去了解一下鸠摩罗什,他并没有里我们远去,你说话的每一个语言、你些文章的每一个词语,都时不时会用到他从佛法中带给我们的智慧。<br>  大千世界、一尘不染、烦恼、苦海、未来、心田、爱河……这些最初由鸠摩罗什创造出来的汉语词汇,今天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其实,比如,阿弥陀佛、极乐净土、观世音菩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还有那句十分优美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些词汇、语句和思想,都是通过他的翻译,才在我们的文化中生根发芽。当然还有很多很多。。。。。读者自己去寻找吧!<br><br> 吃过克孜尔小镇上的新疆伴面,我们又去领略了克攻尔魔鬼城中的烈焰泉,神奇的大自然再一次让我们折服了。<br>  晚上住左了轮台县,轮县的各种烤肉有尽有下次一定在这里多住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