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被误会了半个世纪的「法国梧桐」说起

绿冰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半个世纪前,我的萌娃时代,风靡了大小城市的行道树,从长辈口中我知道它的名儿,叫「法国梧桐」因为它的普遍性,似乎是四季轮回中,最显标志性的存在非它莫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秋风咋起,经历过白露,中秋佳节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了。「法国梧桐」曾经的枝繁叶茂,已渐变泛黄的颜色甚至到了叶落纷飞,一片片飘零的秋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其实它的生命力巨强,能树冠参天,白白的树干巨粗,却不怎么美,随处可见不规整的树瘤,枝芽乱窜无序生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只是「法国梧桐」树名的先入为主,让当时闭塞的环境,孤陋寡闻的时代凭添了一种浪漫。也因此我对法国神秘的国度情愫也从这「梧桐」开始,贱长的属性,它们不消几年就成“气候”,把原先空旷的行道,演变成了枝繁叶茂的阵容,炎炎夏季把行道蔽护得荫凉,壮观成行道中的一道风景。如此雨天我裸头奔跑树下,总觉得这是享受雨中氧离子负离子能量的浪漫时刻,尤其是秋风季,宽大如扇的叶子,飘零着笨重的份量,枯萎干燥的叶片空灵地盘旋落地,能发出脆脆的声响,惹人前去踩踏,一种粉身碎骨的利落,开心的体验。那时顽皮的我们甚至总能在树叶上找到“洋辣子”,摘下这些树果,当作“生物武器”,用来彼此互殴。若是我们费心制作的「小飞机」飞上树,那绞尽脑汁或用竹竿想从树上去捣下来……很多的成长趣事里,都嵌入了这行道树的影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童趣在我回忆中,现实我在牵手上幼儿园的孙辈,所以也情不自禁对她说起这想当然的「法国梧桐」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可是当有一天看到政府行为,树上挂了身份证,明晃晃的牌子上刻着说明: 二球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 (Aiton)树龄:50年 编号:151简介:二球悬铃木属落叶乔木,枝条展开广阔,是世界著名的城市绿化树种、优良庭荫树和“行道之王”之美称。树龄50年,树高14米,詢径46厘米,平均冠幅10米。这个发现让我意外,习惯了半个世纪的植物,怎么就不是梧桐,也不原产于法国了呢?随后我把「二球悬铃木」的学名输入某度查证,一些新知和意想不到扑面而来:17世纪在英国,人们用一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育成二球悬铃木,在欧洲广泛栽培后,由法国人带到上海,栽在霞飞路,因其叶子相似中国的梧桐,被人们误叫作“法国梧桐”。每年春夏季节树荫浓密,形成大量的花粉,同时陈年的球果开裂会产生大量的果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伫在「二球悬铃木」大树前,看着熟溪水面,环卫工人开着小船打捞着树叶,我陷入了沉思:如果不是严谨学科的挂牌认证,是普通人来告诉我,那我一定会去据理力争,一定会认死理到底。很多时候,认知局限会造成自己的无知。而无知是最恐怖的事情。我们会因为无知,犯一些我们并不知道的错,也可能因为无知,不知道自己在犯错,进而持续的犯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诚然,无论什么年龄段,只有学识才是破解无知的最好良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于是当下之急,该是找孙辈小暖,把自己想当然的误区,用严谨的新知去纠正。当我牵手她来到熟溪南岸人行道,纷飞的「二球悬铃木」叶,似乎在娓娓述说着被误解半个世纪的委屈。我在小暖面前承认了,对她之前叙述的树名不正确,并且按照某度词条普及了新知。当做完这一切,我如释重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的确,广泛的学习,就是获取学识的最佳方式。认知永远没有极限,所以我们永远可能犯这方面的错误。一不小心就想当然了,这个是大脑的运行机制,它总倾向于偷懒,用过往的习惯思维来实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由此我又联想到美篇优秀作者「水流云在」老师近期发表的一篇作品《后悔医盲无知》她在不慎摔倒后的处理,以观念里总认为贴点《三七白虎王止痛膏》或努力地揉搓令局部血液循环,会对脚伤有所缓解,真相果真是认识中的这样吗?她嗔怨自己纯粹是个医盲无知,反其道而行之,盲目帖膏药。殊不知膝关节受伤,不去医院而是想当然的方式解决,终造成卧床不起的狼狈不堪……我很喜欢她的文章,特别喜欢她不断刷新自己认知的严谨态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家室友前些年经常流鼻血,发生时使命抬高下巴。新知告诉我,这种方式唯一的好处就是不会把鼻血流到地板上,但不会止鼻血,反而会让鼻血流进咽喉里,甚至可能引起呕吐和室息。正确做法是,在流鼻血的鼻孔中塞上一团小棉球,轻压鼻翼,并将头部向前倾,或在脖子上围一条冰毛巾或温毛巾也能止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饭后立即刷牙,想当然觉得这是洁牙的好方法。新知让我们知道,吃完东西立即刷牙,会使食物中的酸侵蚀法琅质,这样只会加强食物中的酸性对牙齿的破坏作用。正确做法先漱口,过半小时后再刷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认知也不断刷新。《周易》中云:凡益之道,与时偕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真正拉开人生差距的,不是财富的多少,而是认知的不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如果一直固执已见,固步自封,那只能是原地踏步的停滞,下意识去反省自我及修正认知,那么一定会看到更多可能。我觉得突破认知局限,打破思维惯性,是提升自身维度的最好方法。</span></p> <p class="ql-block">由误会树种学名而引发我的思考,的确想得很多,或许时间长河中你我都在遇见,好文釆的你能来好文釆与大家分享吗?欢迎你来交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