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课《变形记》教学简报

木木尤金川

<p class="ql-block">       2023年9月14日,林尤钏老师在六(8)班执教习作课《变形记》效果良好。</p> <p class="ql-block">教学目标:</p><p class="ql-block">1.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从而使学生在想象中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p><p class="ql-block"> 2.有条理地记叙变形后的经历、生活,把重点部分写详细。</p><p class="ql-block"> 3.根据老师和同学的建议,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p><p class="ql-block">教学重难点:</p><p class="ql-block">1.引导学生把变形的经历写得详略得当,要写得形象生动、写出特点。</p><p class="ql-block">2.学会运用多种写作手法把变形的过程写得生动有趣,如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p> <p class="ql-block"> 一、营造氛围,激发习作兴趣</p><p class="ql-block"> 1.引导学生回忆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花之歌》,诗人以一朵花的自述展现了花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2.出示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中篇小说《变形记》。他一觉醒来后,发现自己变身为一只甲虫,他以一只甲虫的视角讲述了他所经历的一切,以及所目睹感受的人间冷暖。</p> <p class="ql-block"> 3.揭题。(板书:变形记)</p><p class="ql-block"> 4.解题“变形”,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想变成什么。</p><p class="ql-block"> (1)学生交流。 </p><p class="ql-block"> (2)结合教材内容,打开学生思路。</p><p class="ql-block">         你可以变得很小,如一只蚂蚁,一棵草,一粒石子;也可以变得很大,如一头大象,一辆汽车,甚至是一个星球。</p><p class="ql-block"> (3)教师总结,继续打开学生思路。</p><p class="ql-block">       总结学生回答,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类别:植物、动物、事物。还可从不同的时间维度展开想象,可以是亿万年前的恐龙时期,也可以是多年之后的未来世界。鼓励同学们从不同的类别和时间维度展开想象。</p><p class="ql-block"> 二、设置情境,想象如何变形</p><p class="ql-block"> 1.通过简单讲述卡夫卡《变形记》中的情景(他是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引导学生想象如何发现自己变形,设置具体情景,让变形变得富有无限趣味和魔幻色。</p><p class="ql-block"> 2.学生自由交流。</p><p class="ql-block"> 3.教师总结。</p><p class="ql-block">        恰如其分的环境渲染和充满奇特想象的情境设置能让你的变形记更具魔幻色彩,自然也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p><p class="ql-block"> 三、点拨思路,想象变形变化</p><p class="ql-block"> 1.学生阅读材料,发现变形之后世界将随之发生的改变。</p><p class="ql-block"> (1)试想你变成了一只蚂蚁:可以在笔杆上散步,可以在书桌上探险;可能会结交几位蚂蚁朋友,可能会跟着哪只小昆虫去探索一个全新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2)试想你变成了一盏路灯,你将无法移动,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人从你面前走过,你会看到很多发生在路上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2.引导学生想象变化之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想象变形之后视角、环境、外形、语言、伙伴等方面发生的变化。</p><p class="ql-block"> 3.教师总结。</p><p class="ql-block">      变形之后,你观察世界的视角,生活的环境,你的外形、动作、语言、周围的伙伴,以及身上所具有的能力,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当你展开想象的时候,你要对你变形之后的事物十分熟悉。再天马行空的想象都不是空中楼阁,都需要建立在已有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之上,这样的想象才能在合情合理的基础上丰富、详实。</p><p class="ql-block"> 四、畅谈想象,丰富变形经历</p><p class="ql-block"> 1.引导学生想象完成变形之后的奇特的经历。想象都会经历些什么。是惊险刺激的冒险之旅?还是以不同视角观察社会的感触?还是一段充满感动的温情故事?</p><p class="ql-block"> 2.学生交流自己变形后的经历设想。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把变形之后的经历能讲述完整并归结到一个主题上,意在升华文章的主旨,让习作更有深度。</p><p class="ql-block"> 3.从两方面引导学生把重点部分写详细。</p><p class="ql-block"> (1)设置一波三折的情节。</p><p class="ql-block"> (2)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多种描写方法,用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把经历写得详实、丰富。</p><p class="ql-block">五、范文引路,学写重点部分</p><p class="ql-block"> 1.出示修改之前的文段,引导学生赏析、点评片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出示修改后的片段,让学生感受如何把情节写得更详细。</p><p class="ql-block">        引导学生感受在习作中可以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多种写作方法,把经历的重点部分写详细。</p><p class="ql-block">六、书写想象,完成变形习作</p><p class="ql-block"> 1.出示写作提纲,提示学生把重点部分写详细。</p><p class="ql-block"> 2.学生独立完成第一次习作,教师在巡视过程中了解学生习作情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七、交流习作,指导后期修改</p><p class="ql-block">    1.展示、交流学生习作。</p><p class="ql-block">     2.点评习作中值得学习之处,引导学生借鉴优秀习作。</p><p class="ql-block">(1)题目有趣,经历有趣、奇特。</p><p class="ql-block">(2)经历写得具体,写出了变形后的特别之处。</p><p class="ql-block">(3)能够融入自己的感情。</p><p class="ql-block">3.修改内容。</p><p class="ql-block">(1)没有写出变形后的具体变化。</p><p class="ql-block">(2)变形后经历的事情写得不详细。</p><p class="ql-block">4.就学生习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随机点评,指向习作修改。</p><p class="ql-block">八、总结写法,助力提升能力</p><p class="ql-block">       1.教师总结写法。在写想象作文时要充分发挥想象,用新视角观察世界,调用已有知识。通过设置曲折情节,关注心情变化,多种描写方法相结合。</p><p class="ql-block">        2.作业布置。根据写法指导,修改自己的习作,誊抄习作。</p>

习作

学生

变形

想象

引导

经历

变形记

描写

修改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