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的团友我们的团,团长刘晓刚</p><p class="ql-block">在团长的带领下,在金秋九月,我们从香港出发,一路向西……</p> <p class="ql-block">一路送我们前行的西班牙司机,让我们一路平安,顺畅的领略了西葡两国风光。感谢异国他乡的朋友!</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希腊:</p><p class="ql-block">希腊:西方文明发源地,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对世界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雅典卫城是希腊雅典的一座古代建筑群,位于雅典市中心的一座岩石山丘上。它是希腊最著名的古迹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古代遗址之一。雅典卫城以其伟大的建筑和历史意义而闻名于世。</p><p class="ql-block">雅典卫城建于公元前5世纪,是古代希腊城邦雅典的中心。它不仅是宗教和文化活动的场所,还是政治和民主制度的象征。在历史上,雅典卫城曾多次遭受战争和破坏,但在19世纪和20世纪经过修复和保护,恢复了其原貌和辉煌。</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无论东西方人此生都应去看一看的地方。它会带你回到遥远的古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场,夕阳下更有能让人发挥想象力</p> <p class="ql-block">别具一格的雅典国会换岗仪式</p> <p class="ql-block">圣托里尼的标志建筑之一:三个教堂蓝顶</p> <p class="ql-block">落日余晖下的圣托里尼</p> <p class="ql-block">圣托里尼伊亚小镇落日,也是圣托里里岛的美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圣托里尼伊亚小镇俯瞰爱琴海</p> <p class="ql-block">圣托里尼伊亚小镇街景</p> <p class="ql-block">圣托里尼悬崖酒店落日</p> <p class="ql-block">圣托里尼悬崖酒店美景</p> <p class="ql-block">圣托里尼上了世界地理杂志的著名蓝顶</p> <p class="ql-block">圣托里尼岛第一天居住的酒店早晨</p> <p class="ql-block">圣托里尼的红沙滩</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足球劲旅巴塞罗那俱乐部的主场 【诺坎普球场】。</p> <p class="ql-block">巴特罗之家(Casa Batlló,1904—1906)由西班牙建筑师高迪设计,以造型怪异而闻名于世,是建筑设计历史上经典之一,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加泰罗尼亚现代主义风格的代表建筑。 是高迪完成度最高的新艺术自然主义风格建筑。这座公寓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共有6层。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米拉之家(米之家,建于1906年至1912年间,坐落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市区里的Eixample 扩建区、格拉西亚大道(Passeig de Gràcia)上。米拉之家的拱顶,呈现抛物线或悬链线的形状米拉之家是安东尼奥·高迪设计的最后一个私人住宅,它的外观呈波浪形的,由白色的石材砌出的外墙,扭曲回绕的铁条和铁板构成的阳台栏杆,搭配宽大的窗户,让人发挥想像力。外观上虽然各种扭曲,但是还是被许多人认为是所有现代建筑中具代表性的,也是有独创性的建筑,是二十世纪世界上重要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米拉之家诠释的是:曲线创造出的灵动生命</p> <p class="ql-block">奎尔公园(park Güell)建于1900-1914年,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高迪是奎尔公园的设计师,从1906年到1926年,高迪在这里工作和生活了整整20年。</p><p class="ql-block">奎尔公园,本来是富商奎尔在巴城西北荒野处筹划的高级住宅区,这项造镇计划让当时的人兴趣缺缺,只造好「公共设施」的部分,成为今日以眩目的碎马赛克拼贴及入口的糖果屋闻名的公园,[4] 高迪自己在公园里的粉红色宅第住了二十五年。据传当时他不许情侣进入他的公园谈恋爱。</p> <p class="ql-block">圣家族大教堂:又译作神圣家族大教堂,简称圣家堂(Sagrada Família),是位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巴塞罗那的一座罗马天主教大型教堂,由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1852~1926年)设计。</p><p class="ql-block">家族大教堂是栋平面呈矩形,立面为不规则多柱形,不对称的哥特式教堂,主体结构由5座殿堂和3座侧翼殿堂组成。圣家族大教堂始建于1882年,高迪于1883年接手主持工程,融入自己的建筑设计风格、哥特式和新艺术运动的风格进行了建设。高迪将他的晚年投入了教堂的建设,直至74岁(1926年)去世时,教堂仅完工了不到四分之一。20世纪50年代间的建造时断时续。2010年,建设的进程过半,然而整个建筑过程中最大的一些挑战依旧未被解决。[1]2021年11月29日,圣家族大教堂圣母楼封顶,点灯仪式在同年12月8日举行。高塔和教堂的大部分结构预计将于2026年,高迪逝世的100周年纪念之时完工;装饰工作预计将于2030年或2032年完工。</p><p class="ql-block">圣家族大教堂以独特的形象成为了巴塞罗那的地标性建筑。1984年,圣家族大教堂的一部分与高迪在巴塞罗那的其它六个建筑作品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高迪像</p> <p class="ql-block">耶稣</p> <p class="ql-block">耶和华</p> <p class="ql-block">圣母玛利亚</p> <p class="ql-block">象征生命</p> <p class="ql-block">展现黄昏</p> <p class="ql-block">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场馆全景</p> <p class="ql-block">一剑穿心:是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火炬台,奥运会后成为永久纪念</p> <p class="ql-block">斗牛场外观</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王宫:原址是一个摩尔人的防护城堡。1085年,马德里被天主教收复,这里渐渐荒芜了,几乎没有人使用。1561年,菲利普二世把首都从托莱多迁到了马德里,便在这里建造了新居所。但是,1734年的一场大火把老宫殿夷为了平地。当时的国王菲利普五世下令,就在这个地方再造新皇宫,而且全部使用防火石材。就这样,从1738年开始大兴土木,到1764年查理三世正式入住,历时26年,跨越了两个波旁王朝的统治时期。</p><p class="ql-block">由于历代国王都根据自己的喜好对皇宫进行装饰,使得王宫带上了浓厚的个人印记和时代色彩。比如,卡洛斯三世布置的寝宫,卡洛斯四世建造的镜厅,阿方索十二世所钟爱的豪华餐厅,都表现出了极具个性的装饰风格。皇宫直到1931年阿方索十三世退位前一直为皇室使用。如今的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居住在马德里郊外更简朴的萨苏埃拉宫,只有在举行国事活动时才使用这里。所以,西班牙皇宫大部分时间是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皇宫共有280多个房间,但对外开放的只有20个。皇宫内所有对外开放房间的所有物品,都是按几百年前的原位摆放的,没有移动过任何一件。能够让前来观赏的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久远的皇室生活。</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皇宫是欧洲第三大皇宫,仅次于凡尔赛宫及维也纳的皇宫。建于十八世纪中叶加尔罗斯三世,是波尔梦王朝代表性的文化遗迹。其豪华壮丽程度,在欧洲各国皇宫中堪称数一数二。内墙上的刺绣壁画及天花板的绘画都经常维修,保存情况相当好。西班牙皇宫建在曼萨莱斯河左岸的山岗上,它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而且最精美的宫殿之一。皇宫建于1738年,26年后才完工。它呈正方形结构,每边长180米,外观具有卢浮宫的建筑美,内部装潢是意大利式的,整个宫殿豪华绝伦。里面藏有无数的金银器皿和珍宝级的绘画、瓷器、皮货、壁毯、乐器及其他皇室用品。现今西班牙皇宫已被辟为博物院,专供游人参观。 </p> <p class="ql-block">皇宫的对面是西班牙广场,它的正中央起立着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西班牙文学大师、《堂·吉诃德》作者——塞万提斯的纪念碑。纪念碑的下面是堂·吉诃德骑着马和仆人桑丘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瓦伦西亚(西班牙第三大城市),构思奇艺的工程技术与科学城</p> <p class="ql-block">瓦伦西亚王国广场位于西班牙,广场周围的建筑物都是千篇一律的旧,却是最有味道的旧,这些建筑物都有着迷人的风采,站在广场的中央,你能够把大部分的建筑物收进眼底,细细品味。</p><p class="ql-block">在瓦伦西亚国王广场上,你只需要静静的坐着,或者听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又或者带上自己喜爱的书籍,就在那种休闲的氛围下,享用自己的快乐假期。这样的选择通常是适合一些心情比较浮躁的人群,或者心情本来就很平和的人更加适合。他们可以在这里相遇,相知。在广场上,每天都会有许多人在这里做着大同小异的事情。</p><p class="ql-block">瓦伦西亚王国广场就是心灵的修养圣地,只有到了这里的人才能体会到那种感觉的独特。</p><p class="ql-block">作为旅游者,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让你去体会这种平凡而宁静的生活感觉,但在离广场不远处的一栋色彩鲜艳的住宅楼的阳台上,我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男孩在吃冰激淋。我眼睛一亮,那就是一幅现实版的童话世界,顿时吸引了我,时间关系,没拍下来,成了此次出行的最大遗憾。</p> <p class="ql-block">马德里街头弗朗明哥舞蹈披肩</p> <p class="ql-block">马德里的火腿切片</p> <p class="ql-block">马德里的火腿餐</p> <p class="ql-block">马德里太阳门广场:最初太阳门广场旁有一个太阳门,它曾经是马德里的东大门,历时一个世纪之久。因为它面向太阳升起的东方,所以取名为太阳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传说:</p><p class="ql-block">这个广场中央树立着一座攀依在莓树上的棕熊的青铜塑像,它是马德里的城徽。说起这个城徽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原来马德里的原意是“妈妈快跑”的意思。传说很早很早以前,有一天一个小男孩跟妈妈出来玩,他很淘气,跳呀蹦的,走哇走哇,就远离了妈妈。正当他想往回找妈妈的时候,忽然碰到了一只棕熊。小男孩撒腿就跑,棕熊在后面紧追不舍,情急之中,小男孩蹭蹭几下爬上了一棵大树。他刚在大树上喘了几口气,忽然听到了妈妈的喊声,原来妈妈在找他。可是树底下的那头棕熊正在寻找自己呢。妈妈看到这个场面,肯定要来救自己的,那棕熊就会去伤害妈妈⋯⋯想到这里,他在树上冲着妈妈大声疾呼:“妈妈快跑——妈妈快跑——”有人说他的喊声引来了猎人,有人说他的喊声吓跑了棕熊,不管有多少说法,这个勇敢的男孩给这座城市留下了一段美丽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零起点标志:人们可以以太阳门为起点,计算出通往全国各地的汽车、火车、飞机的里程。</p> <p class="ql-block">马德里的哥伦布雕像</p> <p class="ql-block">马德里的西班牙女郎,只有一个美丽头像,让人们去尽情的想象</p> <p class="ql-block">车上拍到的皇马俱乐部</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特色,弗朗明戈:</p><p class="ql-block">佛朗明哥(Flamenco),又译弗拉明戈、佛拉门戈,是一种源於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地区的艺术形式,包括歌曲、音乐和舞蹈。</p><p class="ql-block">佛朗明哥的形成深受安达鲁西亚地区的摩尔人和犹太人的影响,还吸收了大量罗姆人(吉普赛人)的艺术元素。</p><p class="ql-block">当代著名的佛朗明哥舞蹈家大多是罗姆人。</p><p class="ql-block">由于西班牙以此推动旅游业,佛朗明哥舞已经成了西班牙舞蹈甚至西班牙文化的代表。</p><p class="ql-block">佛朗明哥音乐有50种,每种有自己的节奏模式。佛朗明哥舞蹈是一种即兴舞蹈,没有固定的动作,全靠舞者和演唱、伴奏的人以及观众之间的情绪互动。</p><p class="ql-block">最初佛朗明哥只包括佛朗明哥清唱,後来加上了佛朗明哥吉他的伴奏,有节奏地拍手或踢踏,和配以舞蹈。</p><p class="ql-block">有时只有在吉他伴奏下的佛朗明哥舞,但歌唱仍是佛朗明哥传统的核心。</p><p class="ql-block">869年到1910年被称为佛朗明哥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在很多咖啡厅中有佛朗明哥表演。男、女舞步有了明显区别:男的注重步法移动,而女的侧重肢体语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佛朗明哥演变的细节大多已不可查证,原因是多方面的,譬如其来源是草根阶层,本身的分化,基督教统治者对摩尔人、罗姆人、和犹太人的迫害,以及罗姆人口口相传的传统。</p><p class="ql-block">当1492年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和阿拉贡的斐迪南的军队征服了摩尔人在西班牙的最後一个堡垒格拉纳达之後,宣布采取宗教宽容政策,摩尔人和犹太人得以和平地归顺。</p><p class="ql-block">然而後来异端裁判所说服了伊莎贝拉和斐迪南背信弃义,强迫摩尔人和犹太人要麼皈依基督教,要麼迁到非洲去。</p><p class="ql-block">光在1499年就有五万摩尔人被迫接受洗礼。</p><p class="ql-block">於是大量摩尔人、犹太人、罗姆人逃往乡下和山中。</p><p class="ql-block">这就是佛朗明哥艺术形成的土壤。</p><p class="ql-block">正因为如此,佛朗明哥艺术中有大量的悲愤、抗争、希望、和自豪的情绪宣洩。</p><p class="ql-block">佛朗明哥歌唱者的自然接近沙哑的发音方式体现了这种艺术起源的环境,也影响了西班牙其他的艺术形式。</p><p class="ql-block">1774年佛朗明哥第一次见诸文字。</p> <p class="ql-block">第四个西部城市,美里达(2023.9.19日我们到达这里)西班牙城市,埃斯特雷马杜拉自治区首府所在地,人口约5.2万人,是西班牙最漂亮的古罗马式的城市之一,由当时的罗马人在其战略要道上所建。由于其杰出的建筑工艺,一些古罗马建筑经历了大自然的长期严峻考验,较好的保留,成为人类自然可以共享的宝贵遗产。</p><p class="ql-block">梅里达 | 最高贵、古老和忠诚的城市梅里达由奥古斯都军团创立于公元前24年,梅里达是罗马帝国在西班牙的最后一个重镇。全名“最高贵、古老和忠诚的城市梅里达”</p><p class="ql-block">著名景点有:古罗马剧院、古罗马竞技场、古罗马博物馆、迪亚娜寺</p><p class="ql-block">梅里达古罗马建筑群(1-5世纪),梅里达/埃斯特雷马杜拉,始建于屋大维时期,是西班牙保存最完好的罗马帝国时期建筑群。梅里达是卢西塔尼亚行省的省会,现存遗迹包括古罗马石桥、引水渠、斗兽场、半圆形剧院、战车竞技场、戴安娜神庙、马尔斯神庙、图拉真凯旋门、大会堂、浴场等。</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与葡萄牙国界牌</p> <p class="ql-block">葡萄牙:车上拍到的水渠</p> <p class="ql-block">葡萄牙境内埃武拉古城</p><p class="ql-block">埃武拉是一座历史古城,始建于公元三世纪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当时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长期为罗马军队驻地。尚能看到的罗马时期的古迹有罗马神庙、温泉浴池、罗马城墙遗址以及唐娜·依萨贝尔拱门。罗马帝国灭亡后,埃武拉曾先后被西哥特人和摩尔人占领,其间城市规模开始扩大,建筑风格体现出哥特式和阿拉伯特色。</p> <p class="ql-block">1510年建的人骨教堂</p><p class="ql-block">艾武拉的人骨教堂的全名叫圣弗朗西斯科教堂,教堂前后历时三十年于1510年建成,这是一座融合了哥特式、巴洛克式和曼努埃尔式风格的天主教堂。 人骨教堂原本是16世纪葡萄牙王室的御用教堂,十四世纪中叶席卷欧洲的黑死病夺取了很多人的生命以至于教堂周边的墓地容纳不下不断增加的骸骨,教士便把骸骨移入教堂的西厅建成了人骨教堂。</p> <p class="ql-block">里斯本:四月二十五号大桥(网络图片)</p><p class="ql-block">四月二十五号大桥,葡萄牙里斯本境内桥梁,四月二十五号大桥,曾是欧洲第一长桥,世界第三长悬索桥。为了纪念葡萄牙人民在“丁香革命”中推翻军政府。于1966年8月6日开始通车,之后于1999年增加了火车车道,桥身全场2277.61米,跨度为1012.88米·由建设旧金山-奥克兰海湾大桥(San Francisco-Oakland Bay Bridge)的美国公司建造的。原名萨拉查大桥</p><p class="ql-block">葡萄牙四月二十五号大桥于1966年建成,最初以当时的独裁统治者Salazar的名字命名,被称作Salazar桥。后来,葡萄牙于1974年4月25日推翻了Salazar的独裁政权,后被称为“丁香革命”。为了纪念葡萄牙人民在“丁香革命”中推翻军政府,建立民主这一历史时刻,就将Salazar大桥改名为“四月二十五号大桥”。</p> <p class="ql-block">里斯本耶稣巨像</p> <p class="ql-block">葡萄牙的罗卡角:欧洲大陆西边尽头,葡萄牙诗人卡门斯说罗卡角是,陆止于此,海始于斯 </p> <p class="ql-block">里斯本贝伦塔(Torre de Belém),坐落于里斯本的十六世纪防御工事,修建于葡萄牙文艺复兴高潮时期,为葡萄牙曼努埃尔风格的杰出代表,1983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此塔见证葡萄牙曾经辉煌的历史遗迹。</p><p class="ql-block">贝伦塔看尽了世间的凄凉。贝伦塔建于1500年,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虽名为塔,但是它更像一座小型的碉堡,镇守在河岸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葡萄牙航海纪念碑 (Padrão dos Descobrimentos)建于1960年,位于里斯本贝伦塔附近,屹立于海旁的广场上,气势不凡,已成为葡萄牙的象征。</p><p class="ql-block">该碑的设计师的寓意不仅仅是对历史上这些冒险家们的牺牲精神表达敬意,更是为他们无比的勇气而深感骄傲。</p> <p class="ql-block">葡萄牙航海纪念碑是为纪念航海家亨利王子(Henrique o Navegador,1394~1460)逝世500周年而建。其外形如同一艘展开巨帆的船只,碑上刻有亨利及其它80位水手的雕像,船头站立者即为亨利,其后为其助手加玛,两旁是一些随同出发的航海家,以及葡国历史上有名的将军、传教士和科学家,颇具气势,以纪念葡萄牙300年来开拓海洋的光辉历史。</p><p class="ql-block">从纪念碑的侧面看,从建筑结构接近顶部的中间有一个十字形状的雕塑,其实是一把长剑。设计师的寓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碑前的地上刻有一幅世界地图,上面刻有发现新大陆的日期。</p> <p class="ql-block">这幅地图是1514年葡萄牙殖民澳门</p> <p class="ql-block">好吃的葡萄牙的葡塔</p> <p class="ql-block">里斯本的爬坡小火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