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开笔礼,是中华传统文化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称谓,俗称“破蒙”,是一种流传久远,也是中国古代孩童成长过程中接受的首次大礼。2023年9月20日上午,德保县城关镇鉴河小学隆重举行2023年秋季学期一年级新生“开笔启智慧,梦想筑未来”开笔礼仪式。通过行开笔礼,让孩子们在仪式中接受勤学苦读、尊师孝亲、崇德立志、仁爱处事的中华文化精髓,做一个有理想、有文化、有德行的新时代好少年。</p> <p class="ql-block"> 成长从鉴小起步,梦想从鉴小启航。随着隋红军校长击鼓三声,我们的开笔礼正式开始。一年级的孩子们身着汉服,在家长的陪同下,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恭敬庄重地走过“启智门”,心里默念自己的理想和志向,预示着一年级小朋友将在鉴河小学翻开人生的崭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 《礼记》云:礼仪之始,在于正容体。讲的就是童蒙之学,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衣冠是让我们忆起先祖那些优秀品德的最好载体,也是让孩子们知书明理的第一步。</p> <p class="ql-block"> 心怀感恩,皆是美好。孩子们在启蒙老师的带领下,端身立正,扶手高揖,以至诚、感恩、恭敬之心向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行三鞠躬礼。仪式以拜孔的方式向孩子们传输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孩子们感受“拜孔”的仪式感,懂得尊师重道的道理;给老师行礼,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之恩。给父母行礼,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最后,同学互拜,感谢岁月同窗,愿挚爱互帮、友谊长存。</p> <p class="ql-block"> 古代学童入学读书前,启蒙师长用朱砂在学子们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痣,称为“开天眼”,寓意开启智慧,从此眼明心亮,发奋读书。启蒙老师和科任老师用朱砂在同学们额头正中点上红痣,为他们开启智慧之门。瞧,孩子们个个眼里有光,心中有爱,对未来充满了美好期待。</p> <p class="ql-block"> 击鼓的声音越响,声音传得越远,说明志向就越远大,目标就越明确。隋红军校长携学生代表上台击鼓,以示学生从今启蒙。同学们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在响亮的大鼓声中,齐明志向:尊敬师长、热爱学习、为校争光。</p> <p class="ql-block"> 农光合老师为同学们开笔启蒙,示范书写“人”字。一撇一捺,意义深远,他寄望孩子们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学会做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中国人,胸怀大志,未来可期。同学们屏气凝神,专心致志,认真书写一撇一捺,体会其中做人道理。</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跟着范春燕老师做《跪羊图》手语舞向家长表达自己最真挚的感激之情。</p> <p class="ql-block"> 中国有“礼仪之邦”之称,师道和孝道是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讲究尊师重道,注重亲师礼仪。茶敬亲师是尊师重道的体现,一年级新生代表向老师敬茶,他们双手捧茶,鞠躬拜谢。</p> <p class="ql-block"> 隋红军校长为新生赠送启蒙读物,让学生从今往后与书为伴;家长送给孩子两个红鸡蛋,红鸡蛋在民间是祥瑞之物,有喜庆安乐之意。再加上老师送的一支笔,孩子们用笔和红鸡蛋摆成数字“100”,希望学生们通过百分百努力,换来百分百的满意。</p> <p class="ql-block"> 颂诗环节贯穿开笔礼始终,由农耀军书记带领全体同学朗诵,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启蒙开智,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 一个小小的身影出现在舞台上,她就是一年级新生代表一(6)班的覃一函同学。稚嫩的童音藏着入学的欣喜及对校园生活的期待,她代表全体一年级同学表达了对学校的期待,对老师、同学们的喜爱,同时也表达了在未来的小学求知生涯中将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努力、快乐学习,做最好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重要的日子,家长们也有话想说。一(9)班岑艳潇同学的妈妈表示本次开笔礼活动既温暖又有意义,让家长深深感受到了学校及老师们对一年级孩子的用心良苦,她代表一年级全体家长对学校、老师们精心策划及为此次活动做出的努力表示诚挚感激与赞美。今后也会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家校共育,帮助孩子们提高文化素养,真正意义上助力孩子们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 隋红军校长为本次活动致辞,“开笔启智慧,梦想筑未来”,在这个美好而重要的日子里,祝福每一名一年级的同学都能够从此刻起,拥有更多的智慧,怀揣更美好的梦想,在鉴河小学这片沃土上开启一段快乐而神奇的成长之旅。最后,也衷心希望这些孩子能在老师们的带领和培养下,都能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都成为我们鉴河小学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 最后,学校合唱队为新生们送上鉴河小学的校歌《成长》,表示对新生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策 划: 隋红军 农耀军</p><p class="ql-block">监 制: 黄国萨 岑 霞</p><p class="ql-block">文 稿: 覃娇娇 黄世环</p><p class="ql-block">校 对: 谷妙月 农兰彬</p><p class="ql-block">图 片: 周燕恒</p><p class="ql-block">编 辑: 陆晓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