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涅槃 浴火重生

飞雪

<p class="ql-block">  新疆乌鲁木齐市有座“新兵营”,从没有驻过新兵,却是我军军兵种部队的发祥地</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曾办过抗日军政大学等院校,培养了大批军政人才。其中有一所军校,现代化程度最高,培养了一批航空、摩托、装甲、炮兵、骑兵和机要等方面的人才,却鲜为人知。这就是1937年5月,由陈云、滕代远在新疆首府迪化(今乌鲁木齐)主办的红西路军入疆部队“新兵营”。</p><p class="ql-block"> 为援救红军西路军,中共中央派出在苏联的陈云、滕代远、冯铉、段子俊、李春田五人组成一个代表团,在共产国际帮助下,前往新疆援接红西路军左支队,1937年4月23日到达迪化。5月1日陈云、滕代远等人组成的中共中央代表团率车队到达星星峡,与红西路军左支队会合。5月7日,左支队分乘十几辆汽车进驻新疆首府迪化。</p><p class="ql-block"> 1937年“七七事变”后,左支队迁到迪化东门外的一个营房里。为了打消盛世才的顾虑,经中共中央批准,取消左支队番号,整编为总队(后称总支队),对外改称新疆督办公署“新兵营”,隶属盛世才部队编制。总支队长杨秀昆,政委刘庆南,参谋长饶子健,政治处主任姚运良,党总支书记喻同金。总支队内设政治处、医务所、总务科、青年科、警卫排、救亡室等直属机构和4个大队。每个大队编3个排,每排3个班,每班10人左右,团营连干部编为干部队。</p><p class="ql-block"> 新兵营在名义上是盛世才从内地招收的新兵,实际上是受中国共产党驻新疆代表直接领导。第一任党代表是陈云1938年1月,由邓发接任。1939年6月,陈潭秋接替邓发,任中共驻新疆第三任党代表。</p><p class="ql-block"> 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一、二大队学习汽车驾驶修理技术,三大队学习装甲车和坦克,四大队学炮兵。 另外,在1937 年秋,经中共中央批准,陈云同志与盛世才协商,从新兵营抽调 25 人,又从延安抗大、摩托学校选调19人,到新疆航空队学习飞行和飞机机械维修。此外,“新兵营”还办了俄文班,派30余人到莫斯科学习情报工作。后来,这些人都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军种、兵种中的骨干力量。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为空军、炮兵、装甲兵部队的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支“新兵营”队伍中,还走出了28名开国将军。</p> <p class="ql-block">新兵营前辈杨天云之子杨永强和我们一起来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纪念馆”参观。</p> <p class="ql-block">王平夫妇和赵义夫妇,专程来到新疆“新兵营”参观父辈们曾经的历程,感悟红西路军精神。</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前言</p> <p class="ql-block">第一单元:长征胜利,奉命西渡黄河。</p> <p class="ql-block">第二单元:组建西路军,血沃西征路。</p> <p class="ql-block">西路军西进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第三单元:百折不回,多方营救。</p> <p class="ql-block">第一单元:援接星星峡,进驻新疆。</p> <p class="ql-block">第二单元:学习政治文化和军事技术。</p> <p class="ql-block">任秀敏看到了父亲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王平看到了父亲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赵义看到了父亲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第三单元:开展统战工作。</p> <p class="ql-block">第四单元:奔赴抗日根据地。</p> <p class="ql-block">在回到延安后部分西路军将士合影照片中,赵义找到了自己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给回到延安的西路军总支队指战员作报告时的讲话。</p> <p class="ql-block">第一单元:狱中斗争,集体回延安。</p> <p class="ql-block">第二单元:中国人民军队多兵种的基石。</p> <p class="ql-block">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创办七所航空学校,其中四所航校第一任校长,是西路军总支队学习的学员。</p> <p class="ql-block">第三单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人才的摇篮。</p> <p class="ql-block">西路军总支队走出的国家领导人和将士名录。</p> <p class="ql-block">结束语</p> <p class="ql-block">“新兵营”已经是红色教育基地。这是我们参观时遇到的接受红色教育的年轻人。当他们知道我们是红西路军后代时,都向我们的父辈们敬礼致意。</p> <p class="ql-block">红西路军进疆路线:会宁--星星峡2500公里。</p> <p class="ql-block">红西路军进疆路线图。星星峡--乌鲁木齐800公里。</p> <p class="ql-block">我们专程去看望了红西路军老战士,新兵营前辈杨天云的遗孀张瑞华阿姨。九十高龄的张阿姨说:“如果老头子能看见你们,他该多高兴啊。”言简意深,令人感动。真想念那些已逝去的坚强老人。</p> <p class="ql-block">  走进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纪念馆,广场前的《军旗紧握红心向党》主题雕塑和西路军进疆路线图,仿佛又让我们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当年在这座军营里,基本都是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并在河西走廊与马家军浴血奋战的红西路军将士。这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的最远地方,这支部队也是最后一支结束长征的部队。</p><p class="ql-block"> 展馆内一张张历史图片,一件件当年的文物,一版版学员的名单……都记录了我们的父辈们学习军事技术的过程。当时他们大多数人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在这里经过短暂的文化补习,就面对着新的领域,新的知识,新的使命和任务。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刻苦学习汽车、装甲车、炮兵、无线电、航空、军医和情报等技术,执着的充实着自己,磨练着自己,在这里进行着凤凰涅槃。</p><p class="ql-block"> 是的,凤凰涅槃。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涅槃中的火凤凰,带着硝烟,带着战火,带着满身的疲惫和累累伤痕,带着血染的军旗,冲天而起,翱翔九天,在烈火中重生。他们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军多兵种建设的基石。</p><p class="ql-block"> 红军西路军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