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科学教育班第二周实习岗前培训第6组总结

池鱼

<h3>时光匆匆,转眼间岗前培训已经过去了两周。在这两周内,从准备教案,做ppt,到组员之间互相讨论如何更好的导入、实验之间如何更自然的衔接,再到试讲结束后下午成员间互评。每个同学都对如何备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如何上好一节课也有了自己的思考。</h3> <h3>首先,组员董小琴试讲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其他小组成员认真听讲,并对他的课给出了评价。</h3> <h3>优点:课程结构完成,课前有导入,课后有总结。在讲课过程中逻辑清晰,课堂互动积极。<br>缺点:声音不够洪亮。</h3> <h3>在评价完董小琴的课后,组员陈美彤也主动上台试讲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两位同学有不同的上课风格,但都为我们呈现了积极认真备课的一面。</h3> <h3>优点:课程结构完整,导入有趣,实验衔接自然,教学语言简洁,课程中融入思政。<br>缺点:课堂太过活跃,对于重难点的把握不够清晰。</h3> <h3>在这之后,其他三位组员官雅莹,丁思雨,袁艺也分别上前试讲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组内也认真的进行了互评。最后,组员董小琴又认真的试讲了“心脏与血液”一课,四位组员对比了她几次试讲,对她的表现给出了评价。</h3> <h3>优点:试讲几次课,教态越来越自然大方,教学语言有提升,课程思政融合逐渐熟悉,声音逐渐洪亮,与同学们的互动也更积极。<br>缺点:导入有时不能考虑到同学们的心理,课后拓展有时过于发散。</h3> <h3>在这一周内,第6组5位组员都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和“心脏与血液”进行了试讲和组内互评,大家都积极认真备课,并在互评后反思改进。本周培训圆满结束,大家都受益颇多,期待下一周的培训。</h3>

试讲

组员

互评

导入

一课

课后

董小琴

备课

课程

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