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笨鸟先飞 见缝插针</h3> <h3> 这个月子期间,有了阿姨的帮衬,似乎轻松了很多,我任务就是睡好养好,最初伤口还是能带给我痛楚,过了一段时间,吃了睡睡了吃的日子,时间久了,手机都不能让我欣喜,便拿起了书柜上的几本书,看着看着,不小心就把这段不能随便动弹的日子消磨完了。</h3> <h3> 某一天,阿姨结束了与娃的这段美好时光,轮到我披甲上阵了。带娃虽然辛苦,但乐在其中。我见缝插针,趁娃睡着之时做一些自己的事情。比如备课。从九月初开学,便拜托同事拿了语文书,便在家里给自己制订了计划,毕竟悟性不高,只有勤奋来凑,智慧不够,只有学习来凑。离上班时间越来越近,底气不足,唯有提前准备。在备课的过程中,有迷惑,有想法,有动力,参考了不少资料。在这期间,拿起了买了有些时日的书——吴忠豪先生主编的《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进行研读,从中获得了些启发。平时在语文课堂中总是在教课文,一堂课下来,最后能够总结的也往往是学生在课文思想内容或人文情感方面的收获,而平时的课堂中,或许在这方面达不到教学目标,自然,有时候教学效率不够高。慢慢品读这本书,也让我不断思考:语文课如何选择和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不能仅仅从课文的特点出发,也不能只考虑年级的目标要求,而是要以学生为本。</h3> <h3> 每天备课的时间有限,十月份的公开课也离得不远了,备课过程中思考很多,想法很多,构思也很多,但还是比较片面,大单元整合教学形式下,我的教学水平还有待努力提升,向同伴学习,勤思考,在实践中让自己不断成长。</h3> <h3> “天使“来我家</h3> <h3> 夏天已经快3个月大了,第一个月她与阿姨亲密无间,我们当了甩手掌柜,主打一个休息好。第二个月把它作为一个过渡期,我和先生商量第二个月晚上自己带,白天依然交给阿姨。结果,面对”陌生“的爸爸妈妈,夏天极不配合,把我和她爸折磨的晕头转向,她洪亮的哭声响彻整个房子,顺带传到了楼上楼下。白天阿姨帮带孩子,我们便用来弥补晚上那一觉。庆幸的是,这个宝还是知道体谅劳心劳力的爸爸妈妈,过了十多天,终于消停了不少,我们也不再需要欣赏凌晨两三点的夜景了。</h3> <h3> 八月底,阿姨回去了,爸爸上班了,姐姐上学了,接下来,我全天与夏天待在一起,享受难得的亲子时光。从这一刻开始,她像一个懂事的大孩子。白天不哭不闹,吃了睡,睡了吃,让我能休息一下,或者做自己的事情。不睡的时候也是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的小手来消磨时间。实在闲得发慌,就和我唠嗑两句,虽然彼此都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但交流起来也是五官齐飞,笑容满面,偶尔的一两声哭闹,也是想求得老母亲的关注或抱抱。傍晚,外婆、爸爸、姐姐都回来了,家里又热闹了起来。可她并不因为家里多了人就异常兴奋,手指比起我们更有吸引力。</h3> <h3> 晚上十点左右,她深深进入梦乡。希望我家的”小天使“永远健康快乐,在这个小家里茁壮成长。</h3> <h3> 学习的榜样</h3> <h3> 人这一辈子,总是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很多人仅仅只是自己生活中的过客,身边不乏有虚情假意,两面三刀的人,但庆幸的是,从大学毕业出来工作,曾经、现在遇到的更多是真诚的人,很多时候我收获的是鼓励、肯定、关爱。腼腆、多愁善感的我并不能在职场上与人随时侃侃而谈,或许是缺少那一份勇气,那一份自信,多了一份顾虑吧。身边开朗的人总是带给我欢乐,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我在慢慢改变。</h3> <h3> 生完宝宝后,在美国的倩给我送来祝福,每次看到那简单的几句话,却倍感温馨。我们分开已经十年了吧,时间久到我们忘了自己的年龄。可这十年间,每次节假日或重要的时刻都会收到对方的牵挂和祝福,平时视频聊天都要根据时间差和家里的情况来选择彼此契合的时间,一聊就是一两个小时。奈何要照顾小孩,往往聊天总是在不舍中结束。从我们刚认识到现在,倩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她的慧心巧思、豁达大度、锲而不舍,正是我远远不及的东西。同为两个宝宝的妈妈,在异国他乡,她依然是那么乐观、开朗,不论在哪里,任何时候,她总能从容面对眼前的一切事情。</h3> <h3> 生活不如意十有八九,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学会释然,或许就没那么累了。我要努力成为一个乐天达观、大智若愚的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