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宁夏篇)

梁柏

<p class="ql-block"> 《西行漫记》(宁夏篇)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梁 柏 </span> </p><p class="ql-block"> 1、一座博物馆·唤醒西夏王朝</p><p class="ql-block"> 中国,西北,甘肃至宁夏,因地处黄河以西,故称河西走廊。</p><p class="ql-block"> 西北的甘肃,几乎将整个南北530公里、东西1659公里狭长的身躯全部骑在了河西走廊上;而河西走廊上的宁夏,从版图上看,其造型却是被挤压状:南北456公里、东西只有250公里,东邻陕西、北接蒙古、南与甘肃相连。</p><p class="ql-block"> 宁夏,自古以来内接中原、西通西域、北连大漠。<span style="font-size: 18px;">伫立于祁连山滋养的河西走廊核心地带,在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的簇拥下,黄河奔腾不息滋润,尽享贺兰雄浑庇护。</span></p><p class="ql-block"> 宁夏很小,但很伟大,身披黄沙,孤勇直面整个西域以及强悍的游牧民族乃至中亚。 </p><p class="ql-block"> 在遥远的一千多年前,有一个神秘的王朝,曾经驰骋于西北神秘荒芜的戈壁里、出没在沙漠荒原之上,曾经与宋辽三分天下、和宋金三足鼎立,雄踞西北、对垒中原数世纪的强悍民族,是党项羌人在西北大地上书写的一部壮美史诗。</p><p class="ql-block"> 西夏王朝(公元1038年-1227年),开国皇帝李元昊,自称大夏、大白高国。因地处西北,史称西夏。其疆域,东据黄河,西至玉门,北抵大漠,南临萧关。西夏王朝到强盛之巅时面积约83万平方公里,版图包括今宁夏大部、陕西北部、甘肃西部及内蒙古、青海部分地区,人口200多万,都城兴庆府(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p><p class="ql-block"> 西夏王朝近二百年,吸收汉族文明,凭借宜农宜牧,创造了独特的西夏文化,推进西北统一、民族融合、经济发展,为中国元代大统一奠定了基础。西夏王朝传十主,极盛而衰,历189年。1227年被蒙古成吉思汗所灭,西夏亡。</p><p class="ql-block"> 西夏王朝遭遇到势力强大的蒙古人,唐古特,蒙古人对西夏的称谓,死于六盘山下的成吉思汗死前要求屠杀所有唐古特人,在蒙古人的铁蹄之下,唐古特没有能坚持下来。1227年,经过一番血雨腥风,成吉思汗的大军攻下了西夏王朝。蒙古人对西夏党项人进行了毁灭性的杀戮。史料记载蒙古人攻破城池后屠杀了包括皇族的所有西夏人,以致存在一百多年的西夏王朝灰飞烟灭,史籍里没有留下一丝痕迹。</p><p class="ql-block"> 元朝作为宋、辽、夏、金的后朝,修载了《宋史》《辽史》《金史》的史记,却没有《西夏史》的记载。西夏成为了一个消失的民族,一段失落的记忆。就连《二十四史》对狼烟战火湮灭西夏显赫王朝,居然也只字未提?为什么在史书中找不到你?为什么你象雪一样融化得干干净净?为什么一代天骄成古思汗非要从种族和文化上彻底把你从历史长河中清除出去?迷…</p><p class="ql-block"> 一个悲壮的王朝覆灭了,连同西夏的点滴也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给后人留下的只有朦胧的记忆。迷…</p><p class="ql-block"> 直到清末史学家张澍无意中发现了用西夏文写成的碑文,从此才扣开了这个隐秘世界的大门。还是迷…</p><p class="ql-block"> 公元1937年,德国飞行员卡斯特驾机飞越宁夏平原,发现贺兰山脚下有众多白色土堆,他联想到埃及的金字塔。他四处询问这片白色土堆为何物?均无结果。带着疑问、带着迷一样的航拍影像回国整出了一本书叫《中国飞行》。迷…迷…迷……</p><p class="ql-block"> 尘封了一千多年,中国人自己弄丢了一段历史,象遗失太久而忘记、<span style="font-size: 18px;">象弃之不要或弃之不想要的孩子。</span>可当被老外发现后,中国人自己还是没当回事,就像当年敦煌被世界各国不怀好意的考古学者集体合理打劫时同样不被重视,真真是生了一个一个好孩子,就是不负责任,视监护权为儿戏。中国有几千年历史,全世界第一,丢几段不在乎;我泱泱大国几亿众生,卒几个无所谓。</p><p class="ql-block"> 直到事隔34年后,中国的考古学者于1971年才确认了这一片是西夏墓葬。1974年至今,宁夏银川市西约30公里处,在西傍贺兰山,东临银川平原,海拔1130米至1200米之间,在方圆53平方公里的陵区内,分布着9座帝陵,253座王侯勋戚的陪葬墓,规模宏伟,布局严整。至此,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也是现存规模最大的西夏文化遗址,经千年神秘失踪后神奇苏醒。</p><p class="ql-block"> “神奇的东方金字塔”,</p><p class="ql-block"> “神秘的西夏王朝”!</p><p class="ql-block"> 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为一个王朝建造一座规模宏大的博物馆让宁夏变得伟大。贺兰山东麓西夏王陵境内,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唤醒了西夏王朝。</p><p class="ql-block"> 这一刻,清晰可见西北历史的又一高光时刻:幻觉中的西夏向我们走来,一个历史上最神秘的王朝,连同它最神秘的土地,最神秘的皇帝,最神秘的军队,最神秘的文字,最神秘的女人,包括最神秘的鸟,向我们走来。</p><p class="ql-block"> 西夏王朝,似诗亦梦!另后人心动!&nbsp;</p><p class="ql-block"> 如今这个曾经显赫一方的神秘古国西夏王朝留给后人的,只是一个又一个的谜……</p><p class="ql-block"> 文字/摄影: 本文作者 梁柏(注:部分图片.文字资料来自互联网)</p> <p class="ql-block"> 2、贺兰山·一座容易被忽视的山</p><p class="ql-block"> 贺兰山名的由来:一说:“峰峦苍劲,青白斑杂,远望如驳马”,突厥语“驳马”为“曷拉”,“曷拉”即为“贺兰”的汉语音译。出自<span style="font-size: 18px;">《唐书·通典》;又一说:</span>宋代贺兰道人在此修炼,故得名“贺兰山”。</p><p class="ql-block"> 贺兰山位于宁夏和内蒙古交界处,是宁夏平原西部的天然屏障。20亿年间,贺兰山从沉睡于海底到受中生代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山的造山运动影响和板块的挤压,升出海面,几亿年后再淹没于海底。经十几亿年漫长的海陆交替,冷暖变换,于8千万年时期一举升起,奠定了山势,至今再也没有沉入海底。</p><p class="ql-block"> 贺兰山<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处在河西走廊与漠北草原的交汇处,</span>自古以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从秦朝到汉武帝时期,竭尽国力抗击匈奴。当年西夏王朝之所以能对抗蒙古以及北宋,靠的就是贺兰山险要的军事防御。至此,中原王朝与西北游牧民族在这片必争之地上,惨烈厮杀了数千年。谁守住了纵延数百里的贺兰山脉,谁就能守住王朝的边防安全、生存和发展。岳飞的诗词《满江红》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得恨到什么程度,字字杀气腾腾,句句碾压一切。(历史上岳飞并没去过贺兰山),诗词里的“贺兰山”实际上是边关要地的代名词,因贺兰山是历史上著名的“军山”,千百年来,见证着大小战役,始终捍卫着宁夏平原的安宁,可见此山之重要。</p><p class="ql-block"> 连绵不断的战乱中,贺兰山没有忘记与黄河一起联手,遏制了阿拉善沙漠的东移进程。如果没有贺兰山,宁夏平原将不复存在。周边的五个沙漠,也会无情吞没整个宁夏平原。大自然馈赠给宁夏平原以得天独厚的“塞北江南”。<span style="font-size: 18px;">历朝历代不停地往这里移民,</span>汉、回、蒙、满等多民族杂居繁衍生息之此。造就了独特的移民文化。</p><p class="ql-block"> 如果没有亲眼看见贺兰山,关于对贺兰山的了解,也仅限于书本、影视剧里。印象最深的是岳飞的《满江红》。一说和二说即不神秘也不浪漫。但走出西夏博物馆远眺贺兰山、想到贺兰山十几亿年的前生后世时,当看到贺兰山雄伟壮阔身躯的尾部从容淡定地深入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水里的那一刻,敬畏之心油然而生。西夏王朝的神秘历史、贺兰山岩画的神秘美学价值、黄河流域与贺兰山的联手合作滋养的民族繁衍。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创伤最多、贡献最大的一座最容易被忽视的山,如果没有岳飞那首《满江红》,谁人能知晓贺兰山为何处神仙!一座溢满杀戮、紧系战争与和平纽带、掌握一个民族繁衍生息大权的真神仙!</p><p class="ql-block"> 贺兰山,是一座不应被忽视的山!</p> <p class="ql-block"> 3、黄河-中国北部的一条大河。</p><p class="ql-block"> 在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黄河源头之水以三个拳头大小的出水口轻盈而出。</p><p class="ql-block"> 黄河由西向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省。古人说黄河是“浊河”;现代人称黄河为“悬河”。</p><p class="ql-block"> 黄河呈“几”字形状,流经峡谷段犹如一头巨狮,冲出崇山峻岭,山鸣谷应,其势波涛汹涌。狂飙5464公里奔腾至山东省东营市,最后流入渤海。</p><p class="ql-block"> 滔滔黄河水,奔流不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均产生于黄河流域。</p><p class="ql-block"> 黄河,从源头刚刚出生的黄河水,清纯而年轻,鱼翔浅底、清澈透明,走着走着变成了黄色。浑浊替代了清白,古人说黄河是“浊河”。古籍有载:“黄河斗水,泥居其七”,是裹挟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巨量泥沙使然,是世界上含泥沙最多的河流,并以泥沙多而闻名于世,黄河沙量之多,含沙量之大,水土流失之严重为世界大江大河之冠。黄河每年都会携带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这是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的原因之一);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造福一方。但这样又出现了“悬河”、即“地上河”的隐患(黄河底要比济南城里的地面高出6至7米)。</p><p class="ql-block"> 黄河信誓旦旦做着益举,同时又野心勃勃地溢出点滴“坏事”。</p><p class="ql-block"> 大自然馈赠给人类此的同时,定会给你彼,黄河中下游曾经多次洪水泛滥,灾害频繁。咆哮的黄河发威时,一点都不讲情面。历朝历代都不遗余力地在治理黄河,古代最典型的例子“大禹治水”,虽只是个传说,但道出的是古人的智慧和毅力;现代人最典型的例子则是“南水北调”,即引长江水进黄河,稀释“浊河”、让她变得清澈,继而消灭“悬河”隐患,让黄河真正成为母亲河。</p><p class="ql-block"> 彼举、此措,均惊心动魄、波澜壮阔。</p><p class="ql-block"> 宁夏境内的黄河流域段,似乎温和、安静了许多。但颜色没改、品格没变,咆哮之声仿佛依然此起彼伏、怒吼之音仿佛仍然不绝于耳。黄河品质依然温暖,河水质量的饱和度总是有种分分秒秒蓄势待发的感觉。那是一种怎样的力量,是涌动中隐藏得非常好的爆发力,是伟大和坚强!</p><p class="ql-block"> 黄河的每一滴水似乎都在鼓舞着一个民族前行并且不能停下脚步,汇聚在一起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p><p class="ql-block"> 敬畏,母亲河!</p> <p class="ql-block">  4、贺兰山岩画·来自三万年前的书信</p><p class="ql-block"> 1969年宁夏贺兰山岩画被发现,晚于欧洲近两个世纪之多,也晚于“摩崖石刻”的发现。</p><p class="ql-block"> 在距今3万年前,宁夏境内的人类在贺兰山一带繁衍生息,创造了以贺兰山岩画为代表的原始造型艺术。<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史前蛮荒时代,</span>贺兰山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他们用简陋的工具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记录了远古人类3000~10000年前放牧、狩猎、祭祀、征战、娱舞、交媾等生产生活场景。随着千、万年时光岁月的流逝,那个时代如今已经一去不复返,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在贺兰山的巨石上刻下了难以磨灭的手迹,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如今我们通过古老岩石上刻制的一幅幅神秘、精美的岩画,依然能穿越时空与远古先民对话,感受那个时代的点点滴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那炙热燃烧着的远古书信,温度不减、饱满丰沛,闪耀着远古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 5、宁夏青铜峡黄河大峡谷</p><p class="ql-block"> 距银川市区65公里处的青铜峡黄河大峡谷由贺兰山余脉、牛首山相夹而形成。十里长峡从容不迫穿山而过,吃掉了贺兰山尾、融合了咆哮的黄河。</p><p class="ql-block"> 青铜峡,因两岸山石“土色如金”,峡谷在天与水中相互映衬呈现出青铜的颜色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贺兰山尾部在这里不露声色地消失于黄河水中,不留痕迹、干干净净。</p><p class="ql-block"> 青铜峡黄河铁桥(1958年建,1959年通车)是宁夏第一座黄河桥梁;</p><p class="ql-block"> 当年(1936年)题刻于半山腰的 “青铜峡”三个大字,如今(87年过后)几乎被黄河水(水面增高24米)淹没;</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传说当年大禹劈开挡住黄河泛滥成灾之水的牛首山,放水滋润干旱缺水的下游,青铜峡黄河大峡谷由此形成。伫立于青铜峡岸边</span>治理黄河的专家大禹不知疲倦的面对黄河水,治水不休,似乎在为现代人树立着榜样。</p><p class="ql-block"> 西夏王朝始建于千年前的一百零八塔整齐排列完好无损,见证了丝绸之路上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p><p class="ql-block"> 青铜峡黄河大峡谷,十里长峡功不可没。</p> <p class="ql-block"> 6、明长城·毛泽东经此留下豪横诗句</p><p class="ql-block"> 明长城,是明代抵御蒙古骑兵南下的屏障,现是宁夏与内蒙古分界线。为防御北元(元朝残余)的侵袭,明朝大修长城,其长度与汉朝不相上下。现今保存完好的长城大都是明朝时所修,被称为明长城。 </p><p class="ql-block"> 明朝维修长城之长,其原因是明朝点背,前朝摊上的是强悍的匈奴建立的元朝。元朝之前的宋朝,皇帝决定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弃武从文了。整日里歌舞升平,不需要防范,不再修长城。唐、宋是历代修筑长城最少的朝代。这大概是导致宋灭亡的原因之一。元朝时,一个进攻型的北方蒙古民族侵入中原,攻城略地直至中亚腹地,一个进攻型的民族,不需要防御的城墙。又是一个不修长城的王朝,元被明灭,可能也是原因之一。元朝残余屡犯明境、侵袭不停。因此,明大修长城。长城伴随中国的历史修修停停、打打杀杀、进进退退,功劳不小、贡献不菲!巨大的神秘力量引历朝历代帝王、名家、英雄好汉、贩夫走卒,乃至全球各国首脑、贫民百姓、仁人志士前去登顶朝拜。</p><p class="ql-block">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途经宁夏,毛泽东纵笔挥毫留下“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著名诗句,霸气决绝、励志无数英雄;本人曾几次登长城,成没成好汉没感觉,感觉耳边袭来震震杀声…当年的“点将台”上两侧诗句:“但愿将军能百胜,何须天子筑长城”。盼常胜将军横空出世,参与皇上决策,节省银两,降低成本、用于民生,即富哲理又实事求是。古人所期待的进攻与防御的关系如此之美好;古人强烈的参政议政意识如此之智慧。 </p><p class="ql-block"> 长城无疑是人类史上独一无二的巨大的防御符号,华夏文明发展的脚步常常会在这里徘徊而踯躅不前。先进乎?落后乎?需要给出正确答案……</p> <p class="ql-block"> 7、藏兵洞-中国古代的地道战</p><p class="ql-block"> 明长城、红山堡、大峡谷,中国唯一保存最完整的长城立体军事防御体系-藏兵洞。</p><p class="ql-block"> 在宁夏水洞沟通往红山堡的大峡谷中神秘而幽深地保存着500多年前的明代藏兵洞。依托长城崖壁的雄伟和险峻,神秘的古城堡更显神奇。藏兵洞,是明代戍守边关的将士用来防御外敌的立体军事防御体系之一。</p><p class="ql-block"> 据史书记戴,明代鞑靼、瓦刺贵族多次由灵州至盐州间拆墙南下,寇掠灵州、宁夏(今银川)等,携掠后退回北方。但都不人攻红山堡。藏兵洞等立体防御工事在軍事上发挥了重大作用。</p> <p class="ql-block">  8、明代的“赶大集”——“马市”,“互市”</p><p class="ql-block"> 红山堡“马市”,也称边贸“互市”,是明代在红山堡一带开设的与蒙古、瓦刺和鞑靼之问的一种以物换物的交易市场。</p><p class="ql-block"> 当时,蒙古、鞑靼等游牧民众在此搭设蒙古包,以金银、牲口、马匹、兽皮、奶制品以及毡帽等物品来换取汉民族的布匹、丝绸、铁锅以及其他物品。各族民众在此开设的铁匠铺、绸缎铺、绒线铺、杂货铺等各种商铺和蒙古包,在交易最活跃时,形成了长达四五里许的交易市场。每当开市之时,前来赶市的各族民众人数众多,马市异常热闹。</p><p class="ql-block"> 马市的开设,使蒙古人通过正常的手段获得了物品,也解决了明朝优质军马供应不足的问题,增强了明朝的军事实力,对边境的和平和安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9、1920年宁夏海原大地震黄谷川遗迹</p><p class="ql-block"> (一) 、1920年12月16日20时06分(民国九年),甘肃省固原县和海原县( 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和海原县)发生里氏8.5级特大地震,震中位于海原县县城以西哨马营和大沟门之间,北纬36.5度,东经105.7度,震中烈度 12度,震源深度 17 公里,地震共造成28.82万人死亡,约30万人受伤,毁城四座,数十座县城遭受破坏。</p><p class="ql-block"> 海原地震是20世纪发生在中国最大的地震,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 11.2 个唐山大地震。强烈的震动持续了十余分钟,当时世界上有96个地震台都记录到了这场地震,被称之为“环球大震”余震维持三年时间。据1949年以后调查,地表断裂带从固原硝河至海原县李俊堡开始向西北发展,经肖家湾、西安州和干盐池至景泰具,全长220公里。此震为典型的板块内部大地震,重复期长。不到此地,不知国之当年的重大自然灾害,真真国之不幸、民之不幸…</p><p class="ql-block"> (二) 、当地黄谷川谷子,是在太空培育了六个月后的种子,结出的第一代谷子。特殊的地质条件、独特的培育方法、从没见过这么大而饱满的谷穗!喜人之至!</p> <p class="ql-block"> 10、偶遇一久远小村落</p><p class="ql-block"> 深入黄河沿岸北长滩的尽头,偶遇一久远的村落,无人、没畜,四处静悄悄。破败不堪的宅院给自己涂抹上黄河之水的颜色,只有村落背后的黄河之水似乎在永不停息地述说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11、水洞沟·史前考古发祥地</p><p class="ql-block"> 宁夏水洞沟遗址位于宁夏灵武市临河镇,距首府银川市28公里,地处鄂而多斯地台的西南缘。史前遗址与明代长城交错叠加,记录了不同时代人群的生产生活,构成距今四万年至五百年间的时空随道。</p><p class="ql-block"> 宁夏水洞沟是中国最早经过科学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和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 12、张三和张三小店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宁夏水洞沟文化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与一个叫张三的人和他开的“张三小店”有着密切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张三,本名张梓,灵武水洞沟村人,因他排行老三,人们便叫他张三,他开的小店被称为“张三小店”。1920年,比利时传教士肯特,在东渡黄河、途径水洞沟时,收集到了一件披毛犀头骨化石和一些石制品。1923年6月11日,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和桑志华取道北京,联袂北上,沿着黄河左岸西行,到达水洞沟,住进“张三小店”。在张三夫妇的友好接待和配合下,德日进和桑志华对水洞沟进行了科学考察,发现和发掘了5个旧石器时代遗址,共出土了300公斤以上的石器和一些动物化石。回到法国后,他们对这批石器和化石进行了潜心研究。1928年,水洞沟考古报告公布于世。完成了推翻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没有旧石器时代文化”论断的伟大创举,从而揭开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新篇章,张三和“张三小店”同德日进、桑志华一齐载入了发现和发掘水洞沟文化遗址的史册。</p><p class="ql-block"> 了不起的张三和他的张三小店”!就象发现“兵马俑”(1974年)的那个陕西西安西杨村姓杨的农民一样,后人应该记住: 了不起的他们!</p> <p class="ql-block">  13、历史战争实景史诗剧《北疆天歌》</p> <p class="ql-block">  每天,当黄昏降临时,在金黄色光线涂抹下的远古战场上,宁夏水洞沟、明长城、大峡谷便会在冷暖色彩交响的伴随下,激情上演一部民族史诗、英雄史歌。</p><p class="ql-block"> 旌旗猎猎、战马嘶鸣,狼烟四起、阵阵杀声。远古的记忆,将大型历史战争实景史诗剧《北疆天歌》,以明长城、大峡谷为实景,再现了西夏王朝的传奇故事。</p><p class="ql-block"> 没有传统舞台、没有大型布景、没有眼花缭乱的巨型LED灯…只有水洞沟、明长城、大峡谷、藏兵洞、城堡等古老元素组成的中国唯一保存最完整、堪称天险的古代立体军事防御体系为实景演出场地。</p><p class="ql-block"> 中原与千年宿敌握手言和,诚邀蒙古彪悍的顶级专业骑士,精选百匹骏马、骆驼、牦牛及仿真战车,两地导演历时两年精心打造,荡气回肠、惊心动魄。</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音乐动效震撼强烈的巨浪仿佛要融化</span>远古沟壑,<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战马嘶鸣狼烟四起的战场似乎会淹没了</span>实景遗址。</p><p class="ql-block"> 西夏王朝兴衰的史诗、如诗如梦般吟唱在惨烈杀戮的战场上、歌颂于期盼和平的愿景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笔者2023年8月15日于宁夏银川</span>“西夏博物馆”新馆(2<span style="font-size: 18px;">016年新建).</span></p> <p class="ql-block">西夏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宁夏·西夏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西夏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西夏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西夏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西夏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宁夏.公元2016年“西夏博物馆”新馆。</p> <p class="ql-block">西夏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西夏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西夏博物馆馆藏“西夏士兵军服”。</p> <p class="ql-block">西夏博物馆馆藏。</p> <p class="ql-block">西夏博物馆馆藏。</p> <p class="ql-block">西夏博物馆馆藏。</p> <p class="ql-block">西夏博物馆馆藏。</p> <p class="ql-block">西夏博物馆馆藏西夏文字。</p> <p class="ql-block">宁夏·“西夏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1937年德国飞行员卡斯特驾机飞越宁夏平原发现“西夏王陵”。</p> <p class="ql-block">西夏王陵遗址(今宁夏银川市占地50万公里)。</p> <p class="ql-block">西夏博物馆馆藏。</p> <p class="ql-block">宁夏贺兰山脉。</p> <p class="ql-block">中国地图。</p> <p class="ql-block">宁夏贺兰山。</p> <p class="ql-block">贺兰山岩画。</p> <p class="ql-block">贺兰山、岁月失语·惟石能言。</p> <p class="ql-block">贺兰口</p> <p class="ql-block">岁月失语·惟石能言。</p> <p class="ql-block">岁月失语·惟石能言。</p> <p class="ql-block">贺兰山。</p> <p class="ql-block">宁夏.银川世界岩画馆。</p> <p class="ql-block">宁夏.银川世界岩画馆。</p> <p class="ql-block">宁夏·贺兰山岩画。</p> <p class="ql-block">贺兰山岩画。</p> <p class="ql-block">贺兰山岩画。</p> <p class="ql-block">贺兰山岩画。</p> <p class="ql-block">贺兰山岩画。</p> <p class="ql-block">贺兰山岩画。</p> <p class="ql-block">贺兰山岩画。</p> <p class="ql-block">宁夏黄河峡谷段.北长滩。</p> <p class="ql-block">宁夏.银川.黄河北长滩。</p> <p class="ql-block">贺兰山山脉终点。</p> <p class="ql-block">宁夏.中卫“66号公路”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黄河流域。</p> <p class="ql-block">黄河流域。</p> <p class="ql-block">黄河流域。</p> <p class="ql-block">黄河沿岸北长滩的尽头,偶遇一久远的村落,破败、苍凉。</p> <p class="ql-block">黄河沿岸北长滩的尽头,偶遇一久远的村落,破败、苍凉。</p> <p class="ql-block">黄河沿岸北长滩的尽头,偶遇一久远的村落,破败、苍凉。</p> <p class="ql-block">黄河沿岸北长滩的尽头,偶遇一久远的村落,破败、苍凉。</p> <p class="ql-block">黄河沿岸北长滩的尽头,偶遇一久远的村落。</p> <p class="ql-block">黄河沿岸北长滩的尽头,偶遇一久远的村落。</p> <p class="ql-block">黄河沿岸北长滩的尽头,偶遇一久远的村落。</p> <p class="ql-block">黄河沿岸北长滩的尽头,偶遇一久远的村落。</p> <p class="ql-block">黄河沿岸北长滩的尽头,偶遇一久远的村落。</p> <p class="ql-block">1920年海源大地震黄谷川遗址。</p> <p class="ql-block">1920年海源大地震黄谷川遗址。</p> <p class="ql-block">1920年海源大地震黄谷川遗址(震出个宁夏地图,巧合乎?)。</p> <p class="ql-block">宁夏黄谷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特定的地理环境,</span>黄谷川种植的太空培育的第一代谷子。</p> <p class="ql-block">宁夏黄谷川。</p> <p class="ql-block">宁夏青铜峡黄河大峡谷。</p> <p class="ql-block">当年刻制于半山腰的 “青铜峡”三个大字,如今几乎被黄河水(水面增高24米)淹没。</p> <p class="ql-block">宁夏青铜峡黄河铁桥。</p> <p class="ql-block">宁夏青铜峡黄河大峡谷大禹文化园。</p> <p class="ql-block">宁夏青铜峡黄河大峡谷大禹文化园。</p> <p class="ql-block">宁夏青铜峡黄河大峡谷大禹文化园。</p> <p class="ql-block">宁夏青铜峡黄河大峡谷大禹文化园。</p> <p class="ql-block">宁夏青铜峡黄河大峡谷大禹文化园。</p> <p class="ql-block">宁夏青铜峡黄河大峡谷大禹文化园.大禹雕塑。</p> <p class="ql-block">宁夏青铜峡黄河大峡谷大禹文化园。</p> <p class="ql-block">西夏王朝始建于千年前的一百零八塔整齐排列完好无损。</p> <p class="ql-block">宁夏银川水洞沟遗址.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p> <p class="ql-block">宁夏银川水洞沟遗址.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p> <p class="ql-block">宁夏银川水洞沟遗址。</p> <p class="ql-block">宁夏银川水洞沟遗址。</p> <p class="ql-block">宁夏银川水洞沟遗址。</p> <p class="ql-block">宁夏银川水洞沟张三小店。</p> <p class="ql-block">宁夏银川水洞沟遗址。</p> <p class="ql-block">宁夏银川水洞沟遗址。</p> <p class="ql-block">宁夏银川水洞沟张三小店。</p> <p class="ql-block">宁夏银川水洞沟张三小店。</p> <p class="ql-block">宁夏银川水洞沟张三小店。</p> <p class="ql-block">宁夏银川水洞沟“互市”、“马市”。</p> <p class="ql-block">宁夏银川水洞沟“互市”、“马市”。</p> <p class="ql-block">宁夏银川水洞沟“互市”、“马市”。</p> <p class="ql-block">宁夏银川水洞沟“互市”、“马市”。</p> <p class="ql-block">宁夏银川水洞沟互市。</p> <p class="ql-block">宁夏银川水洞沟藏兵洞。</p> <p class="ql-block">宁夏银川水洞沟藏兵洞。</p> <p class="ql-block">宁夏银川水洞沟藏兵洞。</p> <p class="ql-block">宁夏银川水洞沟遗址。</p> <p class="ql-block">宁夏灵武国家地址公园。</p> <p class="ql-block">“灵武长城”总长约16.8公里,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是明长城的代表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宁夏水洞沟遗址明长城灵武段“点将台”。</p> <p class="ql-block">宁夏水洞沟遗址明长城灵武段“宁夏镇与蒙古鞑靼部”分界线。</p> <p class="ql-block">宁夏水洞沟遗址明长城灵武段点将台。</p> <p class="ql-block">宁夏水洞沟遗址明长城灵武段。</p> <p class="ql-block">宁夏水洞沟遗址明长城灵武段。</p> <p class="ql-block">宁夏水洞沟遗址明长城灵武段.宁夏与蒙古边界线。1935年10月红军长征途经宁夏,毛泽东纵笔挥毫留下“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著名诗句,霸气决绝、励志无数英雄。</p> <p class="ql-block">宁夏水洞沟遗址明长城灵武段。</p> <p class="ql-block">宁夏水洞沟遗址明长城灵武段:旌旗猎猎.战马嘶鸣.狼烟四起.阵阵杀声。远古的记忆,将大型历史战争实景史诗剧《北疆天歌》,以长城、大峡谷为实景,再现了西夏王朝的传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宁夏水洞沟遗址明长城,大型历史战争实景史诗剧《北疆天歌》。</p> <p class="ql-block">宁夏水洞沟遗址明长城,大型历史战争实景史诗剧《北疆天歌》</p> <p class="ql-block">宁夏水洞沟遗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