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3年的夏天是近年来国内旅行者最多的一个夏天。就各种旅行方式也创造了许多网络流行词:沙漠骑骆驼的是攻打匈奴;大学生是特种兵式旅游;游览古城墙的似攻城战。我们也加入其中,追随梁思城、林徽音山西古建考察之路,来了一次山西古建游。</p><p class="ql-block"> </p> 准备 <p class="ql-block"> 旅行的起因是看到了这张图片。这是山西长子县法兴寺圆觉殿内的十二尊圆觉菩萨泥塑中的法光地菩萨。孤陋寡闻的我,从未见过如此秀美端丽的菩萨塑像。优雅的姿容,均衡又美妙的比例,凝神静思的姿态;关键第一眼跟我朋友的女儿好像啊!迫切想要看到这尊塑像,看到创造那个泥塑的年代遗留下的其他艺术创作,建筑,历史人文等等。</p> <p class="ql-block"> 花了整整两周做准备:上网,查资料;买书,看书;做攻略。喜欢历史的人都知道: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中国历史百年看上海、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陕西、五千年看山西。三晋大地,表里山河;外有大河,内有高山,山河天险做屏障,避免了战争与自然灾害的侵袭,因而保留下国内最多的古建筑。在上世纪30年代,<span style="font-size: 18px;">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赴</span>山西考察古建筑,走出一条有寺庙,佛塔,楼阁,石窟,景观的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的沉浸式人文之旅。</p> <p class="ql-block"> 重走之旅,计划8天7夜,行车1500公里,参观24座寺庙,一石窟,一木塔,三个博物馆。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正好碰上台风“杜苏芮”,五台山的暴雨与泥石流,防台风或者寺庙维修造成的寺庙关门,还有旅游旺旺季的交通堵塞,好些参观计划无奈只能取消;那些早已闻名遐迩的,只看到了乌央乌央的人群。还好我们最想看的,也看到的古建筑参观游览,依旧收获满满,堪称完美。</p> <p class="ql-block"> 行程:上海✈️太原(晋祠博物馆,山西博物馆)🚗(资寿寺,后土庙)平遥古城 🚗(镇国寺,洪福寺,南禅寺,佛光寺)🚗 五台山(南山寺)🚗(悬空寺,永安禅寺)🚗 大同 (大同城墙,华严寺,云冈石窟,九龙壁)🚗(应县木塔,净土寺,大同博物馆,善化寺)🚗 大同 🚗 (代州文庙)太原✈️上海。</p><p class="ql-block"> 壁画、彩塑、木结构是山西古建筑艺术的三要素。寺观壁画与寺观彩塑的最远年代都是与现存木结构建筑的年代是一致的,皆为唐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 古建筑之壁画 唐 <p class="ql-block"> 寺观壁画在山西的存量是非常多的,主要是清代及以后的,其它年代都是几何级的退减。为保护壁画,此次参观过程中,所有壁画非专业人员是不能拍摄的,此篇中所有壁画都是来自网络文献,只有佛光寺的资料由文保员提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佛光寺的东大殿存有目前最早的唐代寺观壁画。出于保护的目的是完全遮住了,不能观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目前国内唯一的唐代寺观壁画。(佛光寺东大殿)</p> <p class="ql-block"> 佛光寺的文殊殿被东大殿的光芒所掩,但寺内墙壁上的共计248尊罗汉像还是值得好好看看。</p><p class="ql-block">罗汉分上下两层排列,下层坐在岩石上,上层站在其身后,坐立穿插,罗汉姿态百花齐放,表情丰富,无一雷同。</p> <p class="ql-block">罗汉图</p> <p class="ql-block"> 水陆画起源于三国时期,自金代至元、明、清时期盛行的佛教寺院为超度亡灵,普济水陆一切鬼神而举行的一种重要佛事。水陆画题材主要取自儒、释、道三大教,其人物都是水陆法会上供奉的宗教人物,且描绘精微细密,佛像的庄重肃穆、菩萨的清秀典雅、明王的愤怒威猛、帝王将相的矜持、名儒高僧的智慧以及孝子贤孙的谦恭,都描绘得出神入化,文雅精当,韵趣兼备。</p> 元 <p class="ql-block"> 永安禅寺的“传法正宗殿”为元代遗物,殿内四壁布满了巨幅元代工笔重彩壁画,共计有170平方米。壁画中人物刻画细致,表情丰富,共计882个人物。讲解员语速飞快,手电在黑黑的大殿里上下飞舞,我们是紧跟慢跟也跟不上。因为是宗教神祗之大成,极为珍贵的古代画作,需要保护不能见光,但也是绘画教学的极好教材,于是专辟临摹教室,可以在教室里仔细端详壁画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 走进殿内,一片漆黑中打开门带进来的一束光正好照在对面北壁藏传佛教密宗中的十大明王。其绘画形式与唐卡的绘画很相似,藏传佛教中 佛、菩萨是以善劝善,以恶制恶。壁画中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明王尊是佛、菩萨为用于震慑贪、嗔、痴三毒,而显化的忿怒威猛相。</span>尤其是中间往右第一尊撕脸明王,大日如来佛的变化身,摄人心魄,过目难忘。左:撕脸明王(大日如来佛)右:步掷金刚明王(普贤菩萨)</p> <p class="ql-block"> 大威德明王(文殊菩萨)。所骑凤的眼睛画的活灵活现。点状画法令坐骑的毛发有一种花纹质感。</p> <p class="ql-block"> 东西两壁一直转到南壁,全部为水陆画。儒、释、道三教汇合一殿,气势雄壮,人物密集。画面分三层,各类神祗分类组合,应该是人物最完整的宗教道场画作。有举旗仙子告知这些究竟是谁,每一组都神情各异,眼神彼此交流,神明,恶鬼,众生,星宿,山川湖海的仙灵也聚到一起。</p><p class="ql-block"> 人物都画的略倾斜,吴带当风的画法,沥粉堆金和贴金的工艺,矿石颜料的饱满色泽,门开门关时,透进来的自然光照在画面上,画面的立体感瞬间呈现,这些虽是民间画家的作品,其表达更生动,更丰富。</p> 明 <p class="ql-block"> 灵石资寿寺在大雄宝殿的东西二壁都存有画作,分别是《药师佛佛会图》与《炽盛光佛会图》,分别出自《药师经》与《炽盛光经》。</p><p class="ql-block"> 壁画的造型风格主像面相圆满方阔,饱满浑厚,色泽重描重彩,明艳华丽。专家推测在明成化三年(1467)所绘。</p> <p class="ql-block"> 文殊菩萨手持宝卷。(大雄宝殿西壁)</p> <p class="ql-block"> 药师殿壁画初于明成化十五(1479),但大多数绘于康熙三十六年(1657)。东西两壁满绘祥云,上端五菩萨,形成十善菩萨格局;下端四位形象奇特的武将,共八位。他们体型健壮,形象奇特,面目狰狞,而且画法也特别。相比较前面画法更秀气。</p> <p class="ql-block"> 水陆殿北壁绘有八大明王;西壁画分三层:上层为五佛,中间为天地水陆诸神和星神,下层为地神和道俗。画笔较有韵律感,自然圆融。据记载始画于成化十八年(1482),虽后补𥛶,但影响甚微。</p> 古建筑之彩塑 <p class="ql-block"> 彩塑艺术,特别是泥彩塑是中国特有的艺术门类(后传入日本),它与石彩塑、木彩塑、陶彩塑有所不同,是直接在泥胎上上彩。山西存有最大量的寺观彩塑。</p> 唐 <p class="ql-block"> 山西现存有唐代彩塑寺庙仅有南禅寺,佛光寺及青莲寺这三座,我们此行游历了前两家。</p> <p class="ql-block"> 南禅寺大佛殿的一铺唐代寺观彩塑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唐建中年间的彩塑作品,现存14尊,1999年一对供养菩萨塑像和牵狮人被盗,如今不得已用围栏保护起来。</p><p class="ql-block"> 佛光寺东大殿佛坛设彩塑35尊,与大殿同期塑造。主像5尊,各有胁侍菩萨立于左右,供养菩萨和童子若干。</p> <p class="ql-block">佛光寺东大殿</p> <p class="ql-block">文殊与普贤菩萨(南禅寺)</p> <p class="ql-block">文殊与普贤菩萨(佛光寺)</p> <p class="ql-block">胁侍菩萨(南禅寺)</p> <p class="ql-block">胁侍菩萨(佛光寺)</p> <p class="ql-block">供养菩萨(佛光寺)</p> <p class="ql-block">天王(南禅寺)</p> <p class="ql-block">天王(佛光寺)</p> <p class="ql-block">童子(南禅寺)</p> <p class="ql-block">童子(佛光寺)</p> <p class="ql-block"> 两组对比来看东大殿的彩塑经后期的修补上色后,颜色是鲜艳了,但细节损失了太多。</p><p class="ql-block"> 这两组彩塑皆为晚唐,佛都塑造的面相庄严,面颊丰满,唇厚颐丰,姿态静穆自若,具男相之容。而菩萨(普贤)塑造的趋于女性化:头饰繁密华丽,长发披肩,面庞丰腴秀眉凤眼,端庄慈祥。一众胁侍菩萨,姿态均为立式,身材健挺高挑,体态呈现修长窈窕之美。手势更是变化万千,纤巧细致。服饰是通过线条的繁简变化,曲直,盘旋,飞动来表现,从而刻画并突出菩萨的形象。</p><p class="ql-block"> 这些彩塑图片皆来自文保人员,故比较清晰亦较全。</p><p class="ql-block"><br></p> 五代十国 <p class="ql-block"> 平遥镇国寺万佛殿内11尊塑像为五代北汉天会年间建殿时的作品。除去敦煌莫高窟,这是寺观彩塑的唯一五代时期彩塑,丰满腴润的唐风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 坛上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胁侍菩萨、二供养童子、二金刚。这也是唐、五代时期寺院塑像的固定布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普贤菩萨</p> <p class="ql-block">文殊菩萨</p> <p class="ql-block"> 这两尊胁侍菩萨像看着非常熟悉(与敦煌45窟的菩萨造型非常相似)。婷婷婀娜的姿态,丰盈健美,冰清玉洁的肌肤,莹润细腻,绸缎般丝滑的锦裙,项与臂都配璎珞,胸前斜扎络腋,菩萨面相圆润,细眉如弯月,双目微启,神情恬静。</p> 宋 <p class="ql-block"> 晋祠圣母殿有43尊<span style="font-size: 18px;">彩绘塑像系宋元二年(1087)所造。</span>包括坐相圣母,<span style="font-size: 18px;">几名宦官,男装侍女及侍女。</span>除圣母像两侧小像是后补者外,其余都是宋初原塑。</p><p class="ql-block"> 侍女和宦官彩塑基本都是按真人比例来塑的,与唐朝的丰腴之美完全不同,而且长相也与我认识的现在山西女子大差不差。简直不敢相信那是900多年前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 殿内正中帐内为圣母坐像:圣母坐木制方座,头戴凤冠,面部静谧慈祥,双腿盘坐,双手隐于袖中,一置胸前,一置腿上,蟒袍自两膝向下沿方座垂下,整个塑像呈稳定的三角形,形态显得特别端庄。</p> <p class="ql-block"> 尽管浮尘落满侍女的肩头,但脸庞,身姿,表情仍然生动,这些塑像姿态之活,表情之细,让人惊艳之余无以言表。其中有一尊半脸微笑,半脸愁闷的唱花旦侍女,连京剧艺术家梅兰芳都连看三个月,才舍得离开。</p><p class="ql-block"> 侍女的服饰为晚唐、五代的长衫或短衣长裙,头或梳双螺髻,或梳堆云髻,上裹彩色巾子。手中各持一物,有的是为帝后供奉文印翰墨,有的洒扫、梳妆,有的奉饮食,侍起居,以至奏乐歌舞等,姿态神情极为自然。</p> 辽金 <p class="ql-block"> 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中有着惊艳世人的31尊辽代塑像。那是一堂佛祖给弟子讲经说法的场面:有弟子、供养童子、胁侍菩萨组成。塑像精美的彩绘由于历代香火的熏染,经千年积累,尘灰与塑像浑然一体,但也抹不去塑像本身的旷世之美。</p> <p class="ql-block">胁侍菩萨</p> <p class="ql-block"> 其中,最最有名的就是这尊塑像被称作:合掌露齿胁侍菩萨,盛名在外。佛像高约2米,赤足立于莲花台上,头戴宝冠、梳有高髻、长辫抚肩,上身微袒,项下配璎珞,带有臂钏,下着长裙,衣饰长带飘逸。体态丰盈适度,身体微侧,婉丽动人。她头右倾,双目斜睨,微微露出白齿,婉儿一瞬,笑意弥漫开来。双手合掌置于胸前,正领悟着佛法之精髓。</p><p class="ql-block"> 郑振铎先生把她和洛夫博物馆的Venus De Melo (米洛斯岛的维纳斯)相比较。</p> <p class="ql-block"> 善化寺大雄宝殿中央佛坛上供奉的是五方佛、有二弟子、二胁持菩萨、大殿左右塑有24尊护法天。二弟子、二胁侍菩萨动态上均两脚持重,衣饰塑造也贴体少转折,有别于唐代和辽代彩塑的扭转妩媚而更显端庄。每尊佛像身后都有一片巨大的背光,让佛像更显庄重而华丽。这个背光的工艺非常精湛。</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迦叶的笑容是在各个佛堂中最少见到的,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 善化寺二十四诸天像是结合了唐代天王、力士等护法造型,融入了辽代密宗明王类造像,又加入部分菩萨造像,以及道教造像内容,应用北宋彩塑写实、世俗化特点,而创造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 大梵天、日宫天子等文臣皆文质彬彬,气质儒雅;韦陀,四大天王是刚劲挺拔,威风凛凛;功德天,鬼子母等天神,高贵典雅,雍容端丽,宛若菩萨;这便是你一走进大殿,便被深深吸引的精髓。</p> <p class="ql-block">日宫天子</p> <p class="ql-block">鬼谷子与功德天</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最最喜欢的一个塑像:大吉祥功德天。她是二十四诸天中主管财富、吉祥的重要天神之一,也称大吉祥天女。这尊圣女像,头戴纶巾,双手拢于广袖之中,挂满璎珞的身上彩绘已大部分褪落,但丝毫不能掩饰她身上那种从容自信。圆润的脸庞,线条柔和清秀,微微上翘的嘴唇透着笑意,会安抚世人浮躁的心灵。而微睁的双目充满悲悯和关怀,似乎会包容一切烦恼,带来希望之光。与她旁边那两位高大威武、刚猛健硕的尊者比,既不张扬,也没显露诸般法术,而那种安定人心的力量,可以重若山海,可通过去未来。</p> <p class="ql-block"> 我当时久久的站在天神面前,与她对视良久,总觉得美的移不开眼睛;心静的听不见周遭的人声;感叹是哪位工匠有如此高超的审美,给我们后人留下一份杰作。</p> <p class="ql-block">山门天王殿的四大天王真可以萌翻众生。也是善化寺一绝。</p> 明 <p class="ql-block"> 资寿寺三大士殿的18罗汉彩塑因为失而复得,尤其稀罕。堂里三大士观音像及周围大小不等的16位罗汉,尊尊体型优美,神情逼真,色彩清淡朴实,花纹自然得体。他们有的低头沉思,有的溯跃静坐,有的怒目叱咤,有的谈笑风生……真是惟妙惟肖,棚韧如生,突破了古代彩塑中干篇一律趋于雷同的模式,是现存明代彩塑中的珍品。(感谢台湾震旦集团董事长陈永泰先生海外巨资寻回;民间雕塑工匠郭成保先生精心修复罗汉像。)</p> <p class="ql-block">挖耳罗汉与芭蕉罗汉</p> <p class="ql-block">伏虎罗汉</p> <p class="ql-block">举钵罗汉</p> <p class="ql-block"> 用洪福寺的一堂宋代彩塑来压轴彩塑部分,是因为它实在太特别,既现实又生动,难得一见。</p><p class="ql-block"> 殿内主塑九尊佛像,零星悬塑塑像。正中为释迦牟尼,两旁为迦叶、阿难,又两旁为文殊普贤,再两旁辅塑两尊胁侍菩萨,最外两旁为金刚两尊。整个塑像群韵律和谐,精妙别致、栩栩如生,富有艺术想像,与一般习作大有悬殊。</p> <p class="ql-block">普贤菩萨的大象是从莲花座下伸出长鼻的。</p> <p class="ql-block">文殊菩萨的脸为什么是红色的呢?</p> <p class="ql-block">迦叶弟子的苦瓜脸也没谁了。</p> <p class="ql-block">天王你是从幼儿园出来的萌宝宝吗?</p> <p class="ql-block">胁侍菩萨好娇羞</p> <p class="ql-block"> 洪福寺建在夯土坡上的古堡里,位置比较偏僻,寺庙山门也嵌在古堡城墙里,与城墙混为一。可能是远离尘嚣的缘故,工匠们才能自由发挥,创造了不同凡响的菩萨造型。</p> <p class="ql-block"> 我们所看到的,林林总总几百尊塑像了,出自不同朝代的能工巧匠之手,有皇家寺庙的高难度工艺加大阵仗,有民间寺庙的生动真实;真是各显神通,各自绽放。当你站在千年古寺的大殿,与等候你千年的佛、菩萨相遇,时光仿佛都凝结成一瞬。</p><p class="ql-block"> 这次的晋中晋北的小环线没有包含文章开头的圆觉菩萨所在的法兴寺,期待在下次旅行中相见。</p><p class="ql-block"> 文章还没写完,古建筑之主角木构建筑之精彩留到下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