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谈兵法:​谈兵法·解三国(2)​,读《三国演义》该注意点啥?

杰子

<p class="ql-block">“谈兵法·解三国”,离不开《三国演义》。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读《三国演义》该注意点什么。</p><p class="ql-block">《三国演义》第二回讲道,起兵初期的刘、关、张,引军投奔奉旨攻打黄巾军的朱儁后,合兵一处,进讨黄巾军张宝部。书中写道:“张宝引贼众八九万,屯于山后。儁令玄德为其先锋,与贼对敌。张宝遣副将高升出马搦战,玄德使张飞击之。飞纵马挺矛,与升交战,不数合,刺升落马。玄德麾军直冲过去。张宝就马上披发仗剑,作起妖法,只见风雷大作,一股黑气从天而降,黑气中似有无限人马杀来。玄德连忙回军,军中大乱,败阵而归,与朱儁计议。儁曰:‘彼用妖术,我来日可宰猪羊狗血,令军士伏于山头,候贼赶来,从高坡上泼之,其法可解。’玄德听罢,拨关公、张飞各引军一千,伏于山后高冈之上,盛猪羊狗血并秽物准备。次日,张宝摇旗擂鼓,引军搦战,玄德出迎。交锋之际,张宝作法,风雷大作,飞砂走石,黑气漫天,滚滚人马,自天而下。玄德拨马便走,张宝驱兵赶来。将过山头,关、张伏军放起号炮,秽物齐泼。但见空中纸人草马,纷纷坠地,风雷顿息,砂石不飞。张宝见解了法,急于退军。左关羽,右张飞,两军都出,背后玄德、朱儁一齐赶上,贼兵大败。”</p> <p class="ql-block">此段关于“作法”与“解法”的描述,可谓精彩绝伦,扣人心弦。然而,早在此前700多年的春秋晚期,“兵圣”孙子就通过他的兵书《孙子兵法》告诉人们,所谓的鬼神、妖法是根本不存在的,战场上无论怎么折腾都不会“显灵”的。&nbsp;</p><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九地篇》有曰:“禁祥去疑”,主张在军队中禁止迷信活动,消除士卒的疑惑。对此,曹操作注:“禁妖祥之言,去疑惑之计。”《孙子兵法·用间篇》又说:“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这“三不”的意思是说,了解敌情,不可祈求于鬼神,不可用相似的事去模拟,不可用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数去验证。用《孙子兵法》的眼光来看,所谓“作法”与“解法”,都是骗人的把戏。</p><p class="ql-block">窥一斑而知全豹。《孙子兵法》不仅是指导战争的圭臬,而且为人们认知历史问题、辨识真伪现象,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p><p class="ql-block">《三国演义》作为文学作品,为了烘托人物与事件,增加可读性与吸引力,仙妖鬼神频繁“出没”,虚构“重塑”、“失度”夸大的成分很多,但在《三国演义》成书的明末清初年代,是无可厚非的;而从当代来看,这些描述也不影响它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这就需要人们在读《三国演义》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批判性思维,有所甄别、有所认否,既不能将其一概视为“史实”,又要善于取其精华、排其糟粕。而要做到这一点,则有赖于《孙子兵法》来拨云散雾、指点迷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