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的帕米尔高原

蓝色和白色

今天向帕米尔高原出发。<br>  虽然已了解到了喀什西临帕米尔高原,但没有想到几个小时的路程就让我们深入了高原的腹地,看到了高高的暮土格塔峰。<br><br> 一路的爬坡上升,一路看着那火烧过的奇特地形寸和草不生的雄伟山岭,还有那连急急的河流也是如泥汤般完全没有沉淀地把高原上的沙土倾泄而下巨大河谷,我心中终于明白了一件事,引导我前来这里的一定不是那些路书,而是自己的灵魂,它需要一次艰苦的穿越来解答生命的意义。<br><br> 透过险峻的山峰的缝隙,洁白的雪山不时闪现在我们的前方。渐渐地雪山由一个一个孤独的雪峰,连成了一片壮丽的雪域,在蓝天的映衬下,是那样的高大洁白。它的洁白己胜过了天空中的云朵。它虽然远在天际,却仿佛伸手可得,就连那暮士搭格峰上巨大的冰川仿佛就在我们的眼前历历可数。也许是高原的清新纯洁的空气透明度好,我们才能看到如此清晰的冰川。大家的问题是能不能登上这看似容易攀登的壮丽雄伟的雪山,答案是肯定的,但一定不是我们,一定是训练有素的人。<br>  <br><br> 最美的风景一定在路上,从喀什到塔什库尔干的路就是这样一条路。 一路上不但有着形状险峻的高山河流陪伴,不断变幻的雪山、湖泊河流密布的湿地与草原,其绮丽壮美的景色在自驾的途中也会时刻在吸引着你的眼球,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旅行者对大自然的认知。也许靠想像力是苍白的,也许是吃惯了大米白面的我们所了解或认知的世界,是无法理解这片神奇的高原的。<br><br> 在爬过一段一段险峻的峡谷山道后,一个美丽的蓝色湖泊映入了我们的眼帘。此时的公路就像一块直直的跳板,只要你一踩油门,你就会飞跃起来,同那蓝色的湖融合右一起了。当然最奇妙的还不在这里,雪山环绕之下,还有一座白色的沙山,严格说是灰白色,在它的陪伴之下,这片把这片湖装扮的美轮美奂,就如同蓝天与白云降落大地,又像是魔国的世界飘逸灵动,却又是神秘莫测,又不乏雄浑之美。也许这种色彩的搭配只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功才可以实现,人类是不能否极了。<br><br><br> 塔县的行程是有些苍促了,国门、瓦罕走郎,还有盘龙古道、女儿城都需要时间,再加上高原反应的影响,也不能让我们付出太多的体力。只是心中还有这样的愿望,下一次再来时应做好物资与时间上的准备,来深刻地感受这里的历史与自然风貌,感受热情的塔吉克族人民。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原雄鹰塔吉克族的象征</h3> 我们品偿了优质的塔什库尔干酸奶,还受到了公路局服务区塔吉克小伙子热情提供制氧机的悉心关怀,为我们疲劳的旅游感受到了人间最美好的温情。他们(塔吉克族)生活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高原,有时可能到5000米,他们就像那帕米尔高原上的雄鹰飞翔在雪域高原,造就了他们善良朴实乐于助人的优秀品格。<br><br> 晚上就住在离石头城不远的客栈,是次行程中最贵的住宿。<br>  清晨的塔县是阴沉沉的。一早起来我就拿上无人机去看塔县的标志——石头城。<br><br> <br> 石头城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著名交通要道。<br>   无人机所看到的石头城已是残垣残垣断壁,大致可以看到城门口的所在。城堡健在高高的土山之上,城外就是河流纵横的湿地河谷。城堡临河所建,在古时想必也是这里的最高建筑,气势雄伟,还能看到石砌的城基,泥与石头砌城的高大城墙,只是从空中所看到城,城中所剩的是几乎为零的建筑物,估计已经废弃了很久。<br><br> 唐僧西天取经时曾来过这里,当时叫做朅盘陀国。《大唐西域记》中记载:此国周环二千余里,大都城以大石岭为基,背徙多河,周围二十余里山岭连绵,川原隘狭。谷稼少,菽麦丰,林树、花果皆稀。国人容貌丑陋,着毡褐,性犷暴骁勇,少学艺,然知淳信,敬崇佛法。有伽蓝十余所,僧徒五百余人,习学小乘说一切有部。相传其开国者之父容貌与中国相同,头戴方冠,身着胡服。城中有经量部童受,论师所居之伽蓝,台阁高广,佛像庄严。<br><br> 文中所说的“大都城以大石岭为基,背徙多河”,正同现在石头城所属的地理环境相一致,背靠河流湿地,以石头山岭为基础建筑起石头城。但是其所描述的“国人容貌丑陋,着毡褐,性犷暴骁勇,少学艺” ,有人说这是唐僧的偏见,这在一千多年后的现代确实难以让人理解,也许是审美的标准不同,他只钟情于印度与大唐人的相貌了。<br><br> 汉代时这是西域三十公国之一的蒲犁国的王城,唐代时统一的西域,设为葱岭守护所。<br><br> 虽然这次没有走近去看一下那巨石上建筑的城堡,虽然它已经荒芜了,但它仍旧像一颗璀果的明珠照耀着帕尔高原上灿烂的人类文,照耀着祖辈们对这片神秘高原顽强执守的精神。<br>遥远的过去前并不遥远,它只是前辈走过的足迹,迷蒙的过去也并不迷蒙,它只是在我们前方指路的明灯。<br><br> 我们告别壮丽帕米尔高原时,雪峰上似乎正在下着一场雪,看上去更加地绵长洁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