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陋室铭》读起来不但琅琅上口,更是因为这首诗中包含的人生智慧、格局、处世心态让人钦佩,因而能流传千古。我们现代的人每天忙忙碌碌,身心疲惫不堪,工作之余,希望能有一个让人修养身心的空间,让疲惫的心灵有一个寄托,放松一下紧张的身心。心安处,即是修身养性之地,场所不必太豪华高调,只要能让人心安心静即可。在深圳龙华区就有这样的一个空间—张小党太极馆。</p> <p class="ql-block"> 这间太极馆,不大不小,置于深圳龙华民治世纪春城一处二楼商铺尽头,隐于城市之角落,静谧而安详,往来太极馆的皆为热爱太极之人士。太极馆内来练拳的,有长者,有年轻人,有小孩;有上班族,有退休人士,有男有女,大家皆因太极结缘。他们或闭目打拳,或专注练习,或聊天说笑,或静心观看,人人皆能自得其乐。</p> <p class="ql-block"> 太极馆简洁朴素。无华丽之装饰,无浮夸之摆设。室内一面墙上挂着几副关于太极拳的装饰画,另一面墙是整面的镜子 ,墙角摆设有剑刀棍矛等武术器具,尽显朴素与端庄肃穆,空气中弥漫着谐和安静的氛围,与太极拳的韵味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 练习室走廊之外有一处不大的休息空间,走廊外有一棵高大茂盛的榕树,榕树枝叶形成一个天然的自然屏风,给这个空间创造出宁静祥和的气氛,一桌几凳置于此处,桌上摆有茶具和简单绿植摆设。练拳休息之余,大家可以坐这里泡茶饮茶,微风吹过,廊外树枝摇曳,还有插花瓶中随意的几朵鲜花儿,使那个空间立刻熠熠生辉起来,仿佛给平淡无奇的生命平添一段色彩斑斓的希望,是在是令人惬意啊!</p> <p class="ql-block"> 太极馆从成立距至今有7年多历史,馆内只有两位授课老师,他们是父子俩,来自河南陈家沟的太极发源之地。平时在周一到周五时只有年轻的张超老师在拳馆管理教学,周末学员多,张超老师父亲会来拳馆教授指导学员。两位老师性格都挺随和,平易近人,他们的太极拳打的非常棒,教的也是认真耐心,一点太极大家的派头都没有,因此深得学员们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 这家太极馆很少宣传推广,低调得和他的简朴的装修一样,拳馆大部分学员都是通过互相介绍而来,有父子、母子、一家三口,爷爷奶奶和孙子孙女、夫妻、兄弟姐妹共同来学习的,他们都喜爱太极拳,喜爱这里的老师 ,喜爱这里的氛围,也因此愿意把最好的东西分享给最好的朋友和亲人。和善之地,和善之师吸引的也都是和善之人。大家彼此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有问必答,有疑必解,人人以诚相待,亲如一家,他们都因为喜爱太极的缘故而聚集在这朴素的小方寸之地。来这里学习太极拳的人来来去去如流水般走马换灯,有时候那些离去的人偶尔也会回拳馆,像回娘家一样来看看老师和师兄师弟们。同时也有一批坚定的跟随者一直不离不弃在这里,太极馆对于他们来讲不只是学习太极的地方,更是一方宁静祥和的空间驿站。</p> <p class="ql-block"> 一日之际在于晨,早晨,阳光透过窗外斑驳的树枝,从窗户中洒落,照亮了整个太极馆。此时,习拳之人,迎着朝阳,拳法如流水,一招一式,尽显柔中带刚之美。</p> <p class="ql-block"> 太极馆之氛围,和谐而宁静。远离尘嚣,无纷扰喧嚣之声。习拳之时,心中无念无欲,犹如清泉之水,澄澈明净。</p> <p class="ql-block"> 太极馆虽小,却蕴含着无尽之意境。太极拳之奥妙,融入其中。习拳者需心静如水,意到、神到、拳到,三者缺一不可。 </p> <p class="ql-block"> 习太极拳者,非为名利,非为炫耀。其旨在强身健体,修养身心。通过太极拳的练习,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和谐、宇宙的律动、人生的智慧与情趣。</p><p class="ql-block"> 总之,太极馆之美好,尽在其中。习拳者既可享受太极之美,又可结交志同道合之友,何乐而不为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