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育遇见葫芦”——兰陵县第十一小学教师梯级发展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季瑞东

<p class="ql-block">  心育童心,奠基未来。兰陵县第十一小学一直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各级部门的指导下,扎实推进学校各项心理健康工作,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其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葫芦画相融合,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当心育遇见葫芦画&nbsp;,迸发出了别样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  葫芦谐音“福禄”&nbsp;、“护禄”。葫芦带着吉祥美好的寓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符号 ,于时光中穿梭了千年。</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从葫芦的种植,管理,采摘处理过程中体验到劳动的不易和丰收的成就感,感知勤劳,坚持在收获成果中的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  “这个葫芦里藏着一个隐身娃”,“我这个葫芦里则封印着火娃”,“老师,老师……我想要那个葫芦。”此时,采摘时的葫芦园中洋溢着欢声笑语。</p> <p class="ql-block">  著名教育家迪斯特·韦赫指出:“画1小时画获得的东西,比看9小时获得的东西还多。”在儿童心理学里也有这一项,通过对孩子的绘画分析,就能得出孩子的情绪、心理疾病根源。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在学习之余舒缓内心,寻找别样的快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孩子有着天性的童趣和强烈的表现欲,他们的喜怒哀乐跃然葫芦上。在他们还不能用丰富的语言来表达内心世界时候,通过手脑结合的方式——绘画便产生了。也就是说,其实每一幅画都是孩子真实内心思想的写照,是孩子情绪的外在表现。告诉您一个小秘密:如果孩子的涂鸦中线条生硬、混杂、重叠,颜色暗淡,这些说明此刻他或许正有不良情绪。相反,如果孩子的涂鸦线条柔和、丰富,颜色明快,则表示孩子的情绪是健康的,心情也不错。</p> <p class="ql-block">  王冠杰同学利用一双巧手,绘制了一个“小英雄雨来”的形象,在文中相识,在画中会面,何尝不是一种缘分。</p> <p class="ql-block">  古诗的美让人欲罢不能,“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为古诗在葫芦上做一幅插画,也别有一番风味。</p> <p class="ql-block">  小小读书郎,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你对读书应该也有了别样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  灿烂的笑容是最好的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  在葫芦画的绘制过程中,孩子们学习了本领,传承了文化,提高了自身的修养,也培养了孩子们的细心,耐心,磨练了他们的意志,促进了自我心理健康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  日月既往,不可复追。当心育遇见葫芦画,极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促进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这是我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历程中的新举措,接下来我们将不忘初心,深化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开发,推进活动的深入发展,推动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p><p class="ql-block">编辑:季瑞东</p><p class="ql-block">审核:张 兵</p>

心理健康

葫芦

孩子

教育

别样

当心

涂鸦

我校

遇见

兰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