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十日自驾游~成都篇(都江堰、杜甫草堂、武侯祠)

岁月无痕

<p class="ql-block">  川西自驾游第十天,上午参观游览都江堰,这里多年以前曾经来过,这次主要带外孙参观,也算是旧地重游吧!</p> <p class="ql-block">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由渠首枢纽(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灌区各级引水渠道,各类工程建筑物和大中小型水库和塘堰等所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工程系统。它担负着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7市(地)40县(市、区)1130万余亩农田的灌溉、成都市多家重点企业和城市生活供水,以及防洪、发电、漂水、水产、养殖、林果、旅游、环保等多项目标综合服务,是四川省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水利基础设施。</p><p class="ql-block"> 都江堰修建于秦昭王后期,是当时的蜀郡守李冰总结了前人治水的经验,组织岷江两岸人民修建的。唐代,又修建了飞沙堰。建国后,又陆续修建了工业供水渠、外江闸、飞沙堰工业引水临时挡水闸等水利设施。</p><p class="ql-block"> 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它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p><p class="ql-block">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后先看看游览图</p> <p class="ql-block">这条路叫“堰功道”,前面是伏龙观。</p> <p class="ql-block">  堰功道上,用竹皮编成的圆筒里装满了鹅卵石,围成了大大的圆,它叫"石笼",竖立的三角支架叫"马搓";中间平放的圆柱叫"卧铁"。</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伏龙观,伏龙观原名“范贤馆”,始建于晋。北宋初年,人民怀念李冰的功绩,扩建殿宇,沿袭李冰“降龙治水”传说,改称伏龙观。是都江堰景区文化遗产最丰富、景色最壮美的著名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进入伏龙观,首先看到的是李冰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看看景区的模型图,确定游览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从伏龙观下来,向宝瓶口鱼嘴方向走去,路上经过一座桥。</p> <p class="ql-block">  伏龙观下面左侧就是宝瓶口。宝瓶口是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特,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 宝瓶口是控制成都平原自流灌溉的门户,具有引水和控 制进水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伏龙观下面的山体上中间几个字是“寒潭伏龙”。相传是清朝时一位知县写的一首诗的名字,写的是李冰父子擒孽龙,将孽龙囚于伏龙潭下的传说。“寒潭伏龙”中的寒潭指的是宝瓶口下面的一个深潭,又叫伏龙潭。</p> <p class="ql-block">  向着鱼嘴的方向走去,走过一条两边都是高大树木的林荫道。</p> <p class="ql-block">  这里就是鱼嘴了,“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鱼嘴的设置极为巧妙,它利用地形、地势,巧妙地完成分流引水的任务,而且在洪、枯水季节不同水位条件下,起着自动调节水量的作用。鱼嘴分水工程位于都江堰最深处,是都江堰水利工程中最壮观最值得一看的地方,可视为都江堰的精髓。</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都江堰景区内著名的安澜索桥,古名“珠浦桥”,宋朝时改为“平事桥”。明末毁于战火,改用渡船。清嘉庆年间,相传教私塾老师何先德夫妇倡仪并募集资金,重建索桥,故民间相传为“夫妻桥”。桥建成以后,两岸行人可安渡狂澜,所以更名“安澜桥”,每当遇到防洪抢险时,此桥的交通作用更为重要突出。一九七四年在修建外江闸时,将此桥下移一百余米重建,改木桩为混凝土桩,这样桥桩更加坚固,桥身更加稳定,既保存了原貌,又便于游客安全游览。这就是我们现在见到的安澜索桥。说它是古桥,是因为它是照古桥状貌建筑的。</p> <p class="ql-block">排队等候过安澜索桥</p> <p class="ql-block">过桥的人太多,排了很长的队才终于轮到我们过桥。</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安澜索桥陈列室,外边是何先德夫妇塑像。</p> <p class="ql-block">  二王庙,位于都江堰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麓,是纪念古代水利名家李冰父子的祀庙,是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王庙原名“崇德祠”,寓意李冰治水有功,人们推崇他的恩德。宋、元两代,李冰父子先后敕封为王,故将崇德祠改为二王庙。</p> <p class="ql-block">二王庙的台阶有点陡,爬上去还是有点费力的。</p> <p class="ql-block">  从二王庙出来,不想走回头路,我们要从玉垒山出口走出景区,就要爬玉垒山,上下台阶很多,还真是挺累的。</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玉垒关</p> <p class="ql-block">上下台阶时外孙总是搀着我。</p> <p class="ql-block">  爬到玉垒山高处可以俯瞰都江堰全景,看我有些累了,懂事的外孙把我的包拿过去挎在胸前。</p> <p class="ql-block">终于走到出口了,女儿女婿已经等在那里。</p> <p class="ql-block">在玉垒山出口处拍个照!</p> <p class="ql-block">已是中午十二点多了,女儿带我们到灌县老街上吃美食小吃。</p> <p class="ql-block">外孙最爱吃这里的冰粉</p> <p class="ql-block">  这里就是都江堰著名的南桥,这座桥原名普济桥、凌云桥,位于都江堰的城南,因为距灌县古城南门(导江门)百余步,雁翅凌空直指南道,所以又俗称南桥。它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好似长虹飞架内江之上,气势不凡,是城南最重要的景观,被誉为水上画楼。</p> <p class="ql-block">从南桥廊道两边的窗口望去,可看到水流湍急的内江水。</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游客中心,我们坐下来看着大屏幕,收听对于都江堰的详细介绍。</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两点多,我们离开了都江堰,驱车奔向此次自驾游的最后一站成都。</p> <p class="ql-block">  8月20日是我们返程的日子,上午还有半天时间,带外孙去参观杜甫草堂和武侯祠,这两个地方我们也都去过,又是故地重游。</p> <p class="ql-block">  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1955年成立杜甫纪念馆,1961年3月4日,杜甫草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更名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参观杜甫草堂时一直下着雨,我们打着伞不方便拍照,室外没拍几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大雅堂”原是草堂寺的大雄宝殿,后改为展示诗歌文化的陈列厅。门上匾额“大雅堂”三个字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字。里面有展现杜甫一生故事的壁画,还有一个“诗圣著千秋”陈列展,展示了杜甫的生平和他一生写过的各种经典诗词。大雅堂内陈列着迄今为止国内最大面积的大型彩釉镶嵌磨漆壁画和12尊历代著名诗人雕塑,分别是:苏轼、屈原、陈子昂、陆游、辛弃疾、白居易、陶渊明、黄庭坚、李商隐、王维、李清照、李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认真观看体现杜甫一生故事的大型壁画。</p> <p class="ql-block">仔细看看,增加对古诗词文化的了解和热爱。</p> <p class="ql-block">  花径:连接杜甫草堂纪念建筑群与原草堂寺的一条红墙夹道小径,幽静深长的红墙小径长约百米,花径尽头是“草堂影壁”,红墙夹道,绿竹掩映,颇有古风味,很多人都会选择在此处拍照,我们也冒雨拍了两张。</p> <p class="ql-block">  少陵碑亭:这里是杜甫草堂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人们常常将其作为茅屋的象征。它是一座以茅草作顶的亭子,内树有一石碑,镌刻“少陵草堂”四个大字,笔力浑厚,笔姿秀润,是果亲王允礼所书。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果亲王送达赖进藏,经过成都,特拜谒草堂,留下此手迹。“少陵”是杜甫的别号。</p> <p class="ql-block">  茅屋故居:是1997年根据杜甫诗作和其它历史资料的描述重建的。这间建筑在尽量还原了茅屋布局和室内陈设的同时还有意做出了破旧的效果,步入茅屋,展现在眼前的是三间屋舍,中间为主人起居休息的卧室,左右为会客室和灶间,可见草堂内的照片,屋内看见的墙壁上有破洞和墙体夹杂的草料,试图让参观者体会“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从杜甫草堂出来,我们去了武侯祠博物馆,还好雨停了。</p> <p class="ql-block">先到讲述三国历史的陈列室参观</p> <p class="ql-block">  武侯祠始建于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原是纪念诸葛亮的专祠,亦称孔明庙、诸葛祠、丞相祠等,后合并为君臣合祀祠庙。</p><p class="ql-block"> 武侯祠是民众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肯定和赞誉的载体,也是三国遗迹源头,由汉昭烈庙、武侯祠、惠陵、三义庙四部分组成,属于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文化遗产保护区。1961年3月4日,武侯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三义庙,成都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原位于成都提督街,始建于康熙年间,1997年因城建需要整体迁建于武侯祠内,建筑构件、匾额等均采用原物。现三义庙由拜殿、大殿和两廊组成。大殿内塑有刘备、关羽、张飞泥塑像。</p> <p class="ql-block">桃园结义石碑</p> <p class="ql-block">  因天气及时间关系,杜甫草堂和武侯祠都未及细看,我们是故地重游,而外孙是第一次来,希望此行能让孩子增加一些对古代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兴趣。</p><p class="ql-block"> 至此,我们这次全家川西自驾游的美篇全部完成(共五篇),旨在回忆并记录一下此次旅程的全过程及自身感受,并借此和朋友们分享川西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谢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